第七十八章 进退维谷(2 / 3)

加入书签

头问道。“不应该啊,甄家现在的形势很明显是依托长公主府,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形势。

虽说曾有一些龌龊,但是北边那位殿下以后肯定是必须要冀州稳定的,这么一来甄家就算做什么不合理的举动,恐怕也只是在发泄不满,反倒最不可能怀疑。”董卓此时很是不解的问道。

和甄氏之间,起初是生意上的关系,董卓此时还是交游广阔了,有孟尝君的架势,若说和甄氏的交往,也就是一些利益上的合谋,不过董卓觉得,甄氏未必不能利用一番,以李儒的本事,关键时候,影响一二还是可以的。

“不是这一方面,以现在甄家的形势,其实不入核心,也做不了什么事,可有可无罢了,我是说北边那位可能出兵了。”李儒看着董卓,最后一句话咬的很重。

“出兵?北边?不对,是黄巾?”

董卓一愣瞬间反应了过来,如今北域,可是个苦寒的季节,尤其是在这个时代到四五月可能都在下雪,现在出兵,肯定不是向北,再说北方也没人了,那么只有可能是向南了,目标自然也就只有一个,也就是黄巾了。

现在,随着几方面的谋划,朱俊北上河东,仍为镇贼中郎将,皇甫嵩去往荆州,和荆州州牧刘表联手,剿灭荆州黄巾,而董卓此时则是前往青州,任青州牧,维护地方不平。

此时的州牧,看似权大,其实都只是两三年的任期,虽然没有明说,不过董卓和李儒,赌的是这两三年之内,天下就会大变,到那时,这州牧之职,大汉朝也撤不了!

黄巾在他们的规划中,有着重要的职责,黄巾要能再坚持一年,天下恐怕就要大变,如今,西凉不平,羌族叛乱,等着这么下去,接下来,南蛮、山越恐怕也不会安稳,到那时,朝中若是出个什么事,这大汉天下,危矣!

“对,虽然说北边强军很多,不过如今久战之下,至少要歇息三月,如今才两个月,可是,现在得问题是甄氏送来的情报显示,旬月之前,郭嘉、赵云、张飞等将失踪了。”李儒此时翻看着刚送来的情报,叹了口气说道。

随手将讯息进行分割,这各方面的信息进行汇总,把黄巾那边的事情撇掉,就算现在要和黄巾大战了,李儒也没将黄巾当作麻烦。

至始自终入得他双眼也就是雄踞北方的那位,不论是气魄还是势力都让他为之侧目,而且直到现在为止,李儒也未曾北边那位身上见到一丝破绽,这可是女子之身,为何属下就这般忠心事主,这不应该。

权谋之道就如此精湛?难道大汉皇室,现在都教的是这些吗?还有那些商业技术,这是大汉的底蕴吗?

“同时失踪的将校有哪些?”董卓仔细询问道,随后像是想到了什么,“公孙瓒现在在干什么?公孙越那边有什么消息传来?”

李儒分看这些情报,自己也在思索。

“主公的意思是说,北边那位是准备转入清扫内部了,也对,冀州士族不会甘心这么失去权力的。”这点倒也可以解释,点了点头,不过还是有些犹疑。

“应该是这样了,北域连战至今,就算有陶朱之能,聚拢财富,可如果不加以修生养息也会坏了根基。”李儒想了一下如此说道,

“而冀州和幽州最大的麻烦实际上就是盘踞在地方的士族豪强,这些士族豪强若是被灭,既可以穷搜人口扩充治下,也可以消除内部不稳定因素,和之前收买黄巾治下人口相同的手段,不过这些地方士族豪强的数量更为庞大,好处也更多。

很明显,北边那位在没完成战力统合之前绝对不会和黄巾发生正面冲突,可是一旦和黄巾发生战斗,就会直接进入决战。”李儒叹了口气说道,从各种情报上了解到的情况看来,北边那位好像是还没有南下的意图,毕竟收买黄巾治民的事一直都在做着,并没有停歇,这好像是没有大战的意思。

“地方士族豪强的实力,我们都很清楚,北方那位执政时间还是太短了,就算如今治下收纳了百万黎民,可是和地方豪强那种天生的统治还是有着差距,只要发生冲突,至少一年半载之内,应该无法解决。”

李儒下了一个断言,觉得还有时间,可以维持当前的局面,等着己方发育壮大。

“黄巾其实也缺少时间,黄巾最大的问题在于调令不统一,大大小小几十股势力,多的有三五万余人,少的也就一两万人,如今没了治下之民这个困扰,百万黄巾若是真的统合起来,也是一股强大的力量。”李儒此时皱了皱眉头,黄巾的难题就在于此,统辖百万之众,这就需要有统辖百万之才,而像是韩信那般,多多益善的天生帅才,天下还是少有的。

“黄巾军战斗能力在张角道法加成之下并不差,如果张角能统一调动手下百万黄巾,以百万的兵力……”说到这里李儒眼皮就开始跳,百万兵力,还是强军,该说黄巾果然有再造黄天的能力吗?

“攻击或许不足,但是防守绰绰有余,但是难点在于,黄巾没有帅将,张牛角、张燕等人,统辖万人已经是极限了!

除非是想办法给黄巾弄一个像是韩信那般的帅才,只有在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