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赴辽廷议(上)(2 / 2)
恨,我如与之重订檀渊之盟,东西夹攻,则大宋中兴指日可待!”
张浚此言一出,他那一派之人以及朝中清流便纷纷附议。
秦桧早已料到张浚会借这个机会游说赵构,不过他却是胸有成竹,在此之前他已和同党商量过,廷议之时如何与联辽一派辨说。
他冷然一笑,便也出列,向端坐在龙椅上的赵构行了一礼后说道:“官家,臣以为张大人的提议差矣。想那辽国自宣和年间败亡以来,便如丧家之犬般一路西逃,眼下虽偏居西域一带复国,但其军战力与金国相比,恐不堪一击。纵使其全力东归,但金国亦有西夏、高丽相助,纵使我大宋全力进攻,只怕亦未必占得上风。且如今国库已空,再兴战事唯有加税一途。但现在民众百姓皆已苦不堪言,另行加税恐会引发民变。还请官家三思!”
秦桧此话一出,那些清流尽皆无言以对,他们总不可能站出来说,那就加税好了。眼下连那些南返百姓的安置费用都是一个大难题,就更不用说再扩大战事的军费从何而来了。
张浚也不禁为之气结,心道秦桧这老狐狸还真瞅准了地方,知道官家现在最怕提的就是钱字。前面那些贬低辽**队战力的话都是些空话,连高昌回鹘都灭了,还让西夏感受到威胁,被迫向金求助。这西辽的军队战力恐怕不会比金国弱多少了。
只是秦桧以朝廷财政紧张,无力再扩大战事为由,大作文章,就让自己和一干清流无从辩驳了。
不过张浚能和秦桧打了这么多年对台戏,又岂是易于之辈。他立刻便心中有了主意,再度说道:“官家,联辽之事与攻金之事并非不可分离。臣以为,在目前财政紧张之时,可暂不攻金,但遣使者通辽之事却刻不容缓,与辽联络之后,如辽国大举东归,无论他们是攻夏还是攻金,金国势必将主要军力转向西北,而我大宋压力将大为减轻,我朝更可坐山观虎斗,待辽金双方皆精疲力尽之时,再出精兵北伐,定可一举收复汴京、尽复北方之地。”
张浚此言一出,众臣尽皆动容。就连赵构也意动了。不就是遣一使者去辽国吗?这对大宋来说,可是一件轻而易举之事。如果说动了辽国,对大宋将大大有利,就算没能说动,对大宋亦无损失。
——————————————————————————————
推荐一本朋友的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