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道院福地,感悟其神,练丹室内(1 / 3)
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长宁城外的一处并不太高绝险峻的山脉,因为长久以来不时有异象生出,不时有人看见仙人之影而变得慢慢有名。
又有好事的文人骚客题诗作赋推波助澜,让此山成了一处广为流传的仙山福地。
无论清贫富贵者皆向往之。
道观庙宇也修建了不少,平日里来来往往热闹非凡。
不管是痴心者,求道者,拜神祈福者,还是满肚鬼域,污纳垢者,一个个或是真心或是假意的欺骗着自己与旁人。
告慰着或有或无的良知。
满心的虔诚,却是不知道,真仙就在无人…嗯,除却私会的男女外无人在意的后山。
后山。
云雾缭绕下,潜藏着一处高山翠柏,绿竹仙鹤和谐共存悠然自在的区域…
比起前山来,少了些红尘华贵,多了些自然清静。
长宁城的地府乃是总部之一,与分部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道院也同样如此,其与八百里城道院那种小地方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张宝仁三人刚从虚无中显现皆是不由得一愣,非是景色有多么的好,恶多么的精妙绝伦撼动人心。
而是来到此地就让人觉得仿佛一下子从泥潭里挣出,脱离了尘世,而归于自然。
贪婪的吸了一口清凉透彻的空气,因为长久劳顿带来的些许疲倦之气一扫而空。
瞬间神清气爽,心情仿佛都好了几分。
白莫非和包蕾两人仰着头,脸上带着一种舒适亲切的笑意,“好久都没有回来了,还是这里待着舒服。”
“是啊,过了这么久,还是到院中最是美好。”
“以前总想着出来,出来时又想要回去,哈哈…”
说着便不由得嬉笑了起来。
离开有一年多了,但那些苦修的日子仿佛还是如同昨天一样。
两人和张宝仁不同,都是正派出身,都在这处道院总部进修过,此时说是回家了也不为过。
只是这时两人感觉到的舒适可并非是记忆加持下增添的温暖。
张宝仁转头四看着,远处掩映着几处古楼,近处零散着几间竹屋,周围还有松石小道,猿鹤共舞…
其境其景虽然看似简单,甚至可以说是简陋。
但灵觉敏锐之人便可感觉到,其中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每一寸地方都恰到好处,合乎自然。
差一点都不好,移一些就失了分寸。
花丛草木猿鹤松竹,动静相合,完美的融为一体。
让此地归于自然,近于道。
让其中之人被一个非常祥和舒适的气场所笼罩。
寻常人只会觉得安逸非常,可能会认为这是远离红尘俗世的原由。
但真正对于风水阵法略懂一二的人,却是能够通过一些只鳞片爪窥见此地之奇妙。
如果以天眼视之,整个道院之内除了那几栋古楼之外,其中没有任何符文点缀。
但这些普通的草木之间却自然而然地蒙上了一层淡淡的浮光。
这说明此地的变化真的就只是凭借着那些普通的花草树木所铸就。
这种以凡物触及超凡的情景,张宝仁只在「降龙伏虎」的武道大师技巧中感受过。
天地造化,鬼斧神工,几近于道。
此地的风水格局远非八百里城道院以及张宝仁那三脚猫般的风水之道可比。
在「六甲奇门」大成之后,张宝仁身上便恒定有一“道韵”,使得他在行走坐卧之迹皆与自然相合。
随身携带着一个风水场域。
而在此地“道韵”运转的也更加的和谐舒畅了。
张宝仁甚至有一种,如果一直生活于这道院之内,在修行「六甲奇门」之时,甚至不需要行云布雨,观风云气象图。
也可将这一神通滋养至大成。
三人在这好似仙家沃土的道院中沉默伫立了一会儿,一起轻松的恬歇的片刻。
之后张宝仁长舒了一口气,“先走吧,等了结这次的任务,你们便能真正的歇下了。”
白莫非抬手抻了一个腰,有些慵懒的说道:“还真是清闲不得。”
“本来还什么都不觉得,可回到道院之后却是莫名的就不想动。”
张宝仁摇头笑道:“刀搁钝,人搁困。”
“仙家富贵堕人心呐!”
或酸或楚的念叨了几句,然后张宝仁便在两位地主的指引下,朝着叶道人所住的方向走去。
还没走多远,就见一个身穿道袍的道士火急火燎的朝三人跑来。
张宝仁轻声问道:“这就是那位叶道人?”
“没错…”
两人点了点头。
这位朝三人跑来的叶道长是一个看着三四十岁却生有白发,很是沧桑的中老年道人。
其穿着靛蓝色及腿腕的道袍,符布所缝制而成的道袍都被其穿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