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太多了(1 / 2)
还有这么好的事?
虽说是坏事传千里,好事不出门。
可挣钱的事,一样也传的飞快。
人传人,村传村,很快,整个泾阳沸腾了。
大唐实行的是均田制。
凡15岁以上的男子,每人授给种植谷物的露田40亩,女子20亩,一家人算下来,百余亩总是有的。
更兼战乱多年,人少地多,土地兼并没那么明显。
目下,几乎是人人有地。
听说在地里砸点东西就能拿钱。
这么好的事,傻子才不干。
有家畜的来了,没家畜的也来了。
而且,来的还都挺急。
生怕这帮公子哥出门带的钱少,再没了自己家地里头的。
大家的担心,确实很有道理。
宋祖鹤虽然有些准备,专门让大家请了三天假,连上休沐,一共五天出来‘打猎’,还做好了长期下套十天来一次的计划。
但依旧严重低估了劳动人民对于致富的渴望。
带的铜板,真不够啊。
没办法,太沉了......
也没料到,这么踊跃。
没奈何搜刮了众老铁的银子,催着白羽去换铜板。
白老头也挺仗义。
见这伙败家子二代,竟然真的是来做生意的。
而且,言而有信。
顿时起了结交的心思。
王爷呀!花点钱,值!
大手一挥,除了众人身上带的,自己单独孝敬十两银子的铜钱......
其他乡绅听说后,如梦方醒。
怪不得人家白老是翘楚呢,就是会办事。
得,依白老例,孝敬!
自己家的地,不要钱,直接砸!
而后,那套子莫名其妙的,有了一个响亮的称号:汉王套!
宋祖鹤从早上一直忙到太阳落山,这才有了点闲空。
毕竟是旧社会,交通工具不发达。
听说的晚的,来不了。
路远没排上队的,见今天没啥希望,早早的便赶了回去。
刚松了口气,王三求见。
叫进来一问,才知道这厮公务在身,不敢耽搁,想赶紧动身去武功赴任。
有正事,自然不能耽搁,但是,作为一个合格的‘恩公’,总要嘱咐几句。
“王三啊!你此去武功,山高路远,我这心里,很不放心啊!”
王三一脸鸡冻。
接触了两天,他算是看出来了。
感情这帮败家子的头,不是汉王,是宋祖鹤!
语气,比之前更加恭敬了几分。
“谢公子厚爱,王三此去,定当恪尽职守......”
“打住打住!”
没等王三把话说完,宋祖鹤双手做个了暂停的姿势,极不耐烦的打断了王三的话。
“谁让你恪尽职守了?谁让你恪尽职守了?告诉你,那自行车乃我大唐不传之秘,你要用生命去守候它,万不可让它落入别人之手。万一有事,必须把自行车带回长安,懂?”
王三有点懵逼。
这么严重!
不就是个能动木头架子吗?
“这.....如此贵重之物.....恩公,要不您留着吧!我那人多眼杂的,万一被别人偷看了去。”
宋祖鹤摆了摆手。
“无妨无妨。这东西,看是看不出什么门道的,别让人抢了去就行。特别是”
眼睛朝北方一斜。
“他们若是有了不吃草的马,这事可就严重了。”
听了这话,王三瞬间觉得,肩上的担子,沉重了许多。
他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瞪着眼睛拉着长腔,吐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噢’字。
狰狞之色,攀上面庞。
“恩公放心,小的就是死,也不会让自行车,落在他们手中。”
宋祖鹤赞许的看了王三一眼,继续叮咛道。
“记住了,这东西,要勤于练习,以后送快报,用自行车送。若遇敌袭,不要犹豫,领着大家赶紧跑,大唐会骑自行车的不多,日后有大用!”
王三咬牙回道。
“恩公放心,我一定把全驿馆的驿卒,都练的会骑自行车。也会把他们,顺利带回长安。”
而后,犹豫了一下,又道。
“只是恩公,武功又不是边关重镇!会有什么敌袭呀?”
宋祖鹤脸一板。
“有备无患!”
........
王三走了。
骑着自行车走的。
另一辆,装在了拉行李的马车上。
宋祖鹤远远的眺望着他们的背影......
眼中,流露出一丝怜悯。
可怜的娃啊!
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