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倒着走(1 / 2)
白羽知道李正水不晓得里面的事情,也顾不得什么身份不身份了,连忙开口回道。
“陛下,此次突厥入寇,临县百姓死伤无数,侥幸存活者,也被突厥抢掠一空,情形之惨,难以言表。
醴泉、泾阳两县百姓,仰仗汉王高屋建瓯,提前通知百姓坚壁清野入山躲避,不唯保全了性命,连家财都无甚损失,把一场兵灾,消弭于无形。更有甚者,两县百姓还在此战之中,捡获了不少牲口......”
李二听的,眼雾蒙蒙的。
边关年年划拨钱粮,银子流水一样的往外淌。可是突厥如蛆附骨,年年都会找个空子溜进大唐,劫掠一番扬长而去。
今年,终于,被大唐抢了......这感觉,真好。比被抢好。
看向李恪的目光,瞬间柔和了很多。
此子,果然类我。
白羽只是个过期的县令,在这说话,连头都不敢抬,哪知道李二此时的变化。
见没人让自己停下,便一直哔哔个不停。
“陛下,汉王前时,虽许诺了些银钱,可那都是为了救百姓性命,我等百姓便是再不知书,也断没有不报活命之恩,却揪蝇头小利的道理。”
李二用手擦了擦眼角,语气已带了三分哽咽。
“不可不可,汉王,朕之子也,皇家贵胄,焉能言而无信!此钱,得给。”
白羽听了,磕头如捣蒜。
“陛下,万万不可啊!汉王活命之恩未报,草民何忍再取银钱。今日草民所言,句句发自肺腑,若有半句虚言”
身子猛的一挺,瞪着眼,咬着牙,脸上统是正气凛然。
食指一竖,朝天一指,脑袋斗的腮帮子直哆嗦。
“天厌之,地厌之,于老师,厌之。”
李二:“......”
不就是不要钱嘛,你至于发那么毒的誓吗?
李正水这会也听明白了,感情,是误会来意了。
连忙叩首。
“陛下,汉王活命之恩,两县百姓铭记于心,白老先生今日所说,并无一句虚言。下官此次前来,就是受了两县百姓之托,来给陛下上万民表,颂扬汉王恩情的。”
长孙无忌脸抽抽了几下,捋着胡须眯着眼睛道。
“李县令的意思,数十万百姓朝长安而来,都是来道谢的?”
李正水腰一挺,用力点了点头:“是!”
白羽在旁补充道。
“长孙大人,百姓此来,确为道谢,而且,只到渭水之畔,绝非要往长安而来。”
李二眼睛一亮。
只到渭水,这个貌似没啥影响哈。
只是,这事靠谱吗?
“为何要到渭水。”
白羽面色一正。
“遥拜长安,以谢大恩。”
遥拜!
李二‘呼’的一声站了起来。
这尼玛,逼格也太高了吧。
朕都没享受过这待遇呢。
朕的儿子,居然享受到了。
宋祖鹤见李二面色不对,心‘咯噔’一声往下一沉。
哪出毛病了这是。
继而,明白了过来。
吃儿子的醋了。
眼朝白羽一扫。
“只谢汉王?”
白羽人老成精,哪里会听不出宋祖鹤话里有话。
面色一凛把手一拱。
“是谢陛下和汉王。”
这还差不多。
李二心里嘀咕了一声,面色缓和了不少。
“既如此,朕也不能让百姓失望。传朕旨意,着霍国公护驾,汉王和列为爱卿同行,去渭水河畔,迎接百姓。”
“陛下!”
杜如晦慌了。
真慌了。
说说你就信,二不二啊!
刚想劝劝,却见两道寒光,迎面而来。
知道李二去意已决,连忙改口道。
“三思啊!”
李二冷哼一声:“无妨!”抬腿就往外走。
李正水、白羽也愣了。
神马情况。
说好的是遥拜。
亲自去迎,还那么远.......这也太。
想劝,却不敢。
身份实在太低了。
李恪兴奋的,差点没跳起来。
太好了这个。不用给钱了,还给老爹长了脸。
房玄龄面带喜色。
此举,能收天下人心啊!
长孙无忌,恨的暗暗咬牙,暗自思量着,下一步该怎么办。
杜如晦急的,要扯李二的龙袍。
真危险啊!
即便是来道谢的,那也是几十万人呢,真有两个心怀叵测的.......
李二是千军万马中杀出来的皇帝,身手异常的敏捷。
见杜如晦朝自己走来,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