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回家(1 / 1)
趁他们不注意,来喜喊了一声,“快跑啊公安来了。”身后的几个同事,非常配合他的行动。他们在后面喊“站住,举起手来,再跑我就开枪了。”
路边上的那伙大人,明显慌乱害怕,有的甚至打算逃跑,就在嫌疑人慌神的一瞬间,我们的公安民警一举抓获他们五个。还有三个在负隅顽抗,那他们的结局就会比较惨,被打的走路都一颠一颠的。
嫌疑人被带走了,孩子们也跟着我们回到了局里。
“同志们,这次任务完成的很好,一举抓获犯罪嫌疑人十几名,解救孩子二十几个。值得表扬,我先口头嘉奖各位,等案子了结了,上面会按功行赏的。”
“还有一个好消息,我们意外缴获了他们的,两部电台,和几本密码本。他们当中肯定有人,是打入我们内部的敌特分子。所以说这个案子有点深,能挖多少东西出来,具体就要看我们警员的手段了。”
“局长,这回我能去通知张医生夫妻,来局里接孩子了吗?”
“去吧,到那好好的跟人家解释一下。”
“是,李局,我这就去。”
得到了局长的批准,李阳骑上自行车,快速的来到张医生的家里。
“大娘麻烦问一下,张医生在家吗?我是公安局的李阳,来请他们过去我们那里,接孩子回家。”
“什么?同志你刚刚说什么?麻烦您再说一遍。我没有听清楚。”
“大娘,我是公安局的李阳,我们局长派我过来,通知你们,去局里把孩子领回来。”
“张远,阿芳,快点出来,去接静茹,静蕾回家。公安局的同志来了。你们俩快点,别让人等急了。”
“娘哎,我这就来,不是骗我们的吧!”
“不是,你看李同志还在这呢!”
“李同志,你说真的,不骗我,我闺女都好好的?”话没说完,他已经泪流满面。
“走吧,到了看到娃们,你就相信了。”
来到公安局,局长亲自接待了他们,并把事情的所有细节,都详细的跟他们解释了一番。
“张远同志,李芳华同志,事情经过就是这样的,我很抱歉当时那种情况下,不能告诉你们实情,对不起,害你们伤心难过,让你们担心了。”
“李局,我们咋有脸怪你们,要不是你们正好在医院办案子,我俩孩子怕是这辈子都找不回来了!谢谢您,谢谢局里的同志们,我们回去,就做一个锦旗送过来。谢谢大家对我们的付出。”
静蕾静茹被带了进来,一家四口拥作一团,尤其是妈妈,紧紧地和孩子们抱在一起,双方的情绪彻底绷不住了,忍不住嚎啕大哭,久久不愿分开。
这场拥抱持续了很久,爸爸在拥抱中大哭,时不时抬头看一下孩子的脸,确认一下是不是真的。
情到痛处,父亲抱着孩子又哭又笑。而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一直和妈妈紧紧拥在一起,不时用小手去拍拍爸妈的背。
待发泄完情绪之后,一家四口围坐一圈,爸妈不住地打量闺女,抚摸着孩子的小手。才有了真实的,回来的感觉。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纽带,不只有血缘,还有无止境的思念。这份思念因血缘而起,又因愧疚而蔓延。作为一个局外人,你永远无法想象一个孩子被拐走之后,这个家庭将会经历怎样的日子。
为了找到孩子,很多被拐儿童的父母寻找几十年,甚至倾家荡产。
有的幸运地找到了,有的则仍在寻找的路上。
其实我们最高兴的事情,就是和家人团聚。最盼望的事情,就是回家。最亲近的关系,就是血浓于水的亲情。最牵挂的人,就是远在他乡的亲人。
家里虽说是工作之余可以放松的场所,但是,为了孩子有教养,有涵养,父母在家里也要严格自律,做出表率,使家里的环境温馨和谐,活而不乱,卫生整洁。这样,一家人生活的才会舒心,才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家是一块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了理解,收获了宽容;种下了体谅,收获了和谐;种下了挑剔,长出了埋怨;种下了指责,长出了祸根。一家人过日子有所迁就,有所包容,才会有太平。
家庭是宁静的港湾,春风和煦,波澜不惊。而家庭的幸福美满,则需要我们在人生的航程中永远并肩前进。如此便能温馨如一,幸福永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