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太皇太后(3 / 4)

加入书签

,如今倒还真是。”

康熙之前就同皇太后说过,说宜妃性子直率,若是有得罪之处,请她多多包容,当时皇太后对宜妃还有些偏见,闻言心中有几分不舒服,这宫中能有几个人心思纯净,其中的弯弯道道也就是皇帝身在其中不知而已。

如今深刻了解了一把,倒还真有这样的人,且不说宜妃对别的妃嫔如何,至少在对胤祺时,一片真心。

皇太后自然不会糟蹋这样的真心。

“啊?”郭宜不知道什么时候康熙还来帮她说过好话,故意试探地问道:“那皇上还有没有说臣妾什么?什么不好的?”

皇太后满脸笑容,“没有,全都是说的好话,说让哀家对你多宽容一点。”

郭宜撅了撅嘴,“那就好,皇上要是说了臣妾什么坏话,您可别相信,您就亲自来看看臣妾,看臣妾是不是真的是那样子的。”

“哀家看你正如皇帝说的一样好呢。”

皇太后想到,宜妃难怪招皇上喜欢呢,这俏皮可人又贴心谁会不喜欢呢?她放下了偏见之后,只相处这一会,也有些喜欢了。

“玛嬷,胤祺喝完水水了,要继续讲吗?”胤祺喝完了水,又跑了过来,贴着玛嬷。

“那臣妾便先告退了。”郭宜笑着说道。

“玛嬷,我想额娘和弟弟了,今天晚上想回额娘的宫中睡觉。”胤祺说道,“明天再过来。”

“好呀。”皇太后很爽快地答应下来了,先前是她一念之差,总觉得自己的选择是最合适的,经着宜妃一提醒,她才觉得完全没有必要,只要她、胤祺、宜妃一条心,又何必在乎别人如何去说。

她应该相信自己能处理好这些,也应该相信宜妃能处理好,不就是宫斗嘛,她又何曾怕过,从草原上懵懂无知的女孩儿到如今的深宫太后,风风雨雨经历了不少,如今最坏的结果就是再走一遍。

为了胤祺,她可以。

胤祺回了翊坤宫,皇太后决定去太皇太后的宫中一趟,自从前几年开始礼佛之后,皇太后也不常去太皇太后宫中走动了,她如今出了一趟宫,回来也该去问问安,顺便同老祖宗讲讲沿路的见闻,老祖宗应该是十分喜欢的。

皇太后进了宫门,便看到苏麻喇站在门口候着,“老祖宗知道您要来,特意让我在门口接一下您。”

“去了一趟五台山,便来看看老祖宗。”皇太后说道,在苏麻喇的引导下进了大殿。

太皇太后章坐在炕上,慢慢喝着茶,满头银丝梳得整整齐齐,脸上的皱纹很是明显,但是眼神依旧光亮犀利,半分年迈的颓感都没有。

“给老祖宗请安。”皇太后规规矩矩行礼道。

“免了免了,咱们见面不兴这个虚礼。”太皇太后朝后靠在大迎枕上,“今儿怎么过来了?”

“我去了五台山一趟,想着回来还是给老祖宗问问安,顺便讲讲这沿途的见闻。”皇太后笑着说道。

她同太皇太后都是来自草原,私下里并没有那么讲究宫中的规矩,且这宫中的规矩也是玄烨亲政之后才慢慢定下来的,早些年他们并没有汉人这么多的礼节。

“我年纪大了,懒得管你们的事儿,别一天到晚地瞎折腾自己。”太皇太后换了个姿势,苏麻喇在一旁搀扶着,“怎么?我说错了?”

“老祖宗心里跟镜儿似的,是我愚钝了,如今把话说开了,以后便好了。”皇太后说道,这宫中之事,哪里能瞒得过太皇太后,且不说太皇太后心智如何,且凭她历经三朝,这见识就无人能比。

“你也是糊涂,她一个妃嫔,你还退让,这年岁都让你活到狗肚子里去了。”太皇太后说道。

皇太后讪讪一笑,太皇太后私下说话都是如此犀利不讲情面,说话也不讲究文绉绉的,她早就习惯了,“还是老祖宗看得清楚,不过我倒不是为了她,而是为了胤祺,我不想这个孩子在中间为难。”

太皇太后目光看在虚处,“当初福临没了,你年轻守寡,皇帝年幼,不能让蒙古的姑娘入宫为妃,为了大清与蒙古的关系,只能留你在宫中,这胤祺给你养着,也是为了让蒙古知道,咱们大清是有意与他们交好,如今看来反倒是拖累你了。”

“老祖宗言重了,这宫中岁月实属难熬,若不是您之前让我养着胤祺,我这日子还不知道怎么过下去呢。”皇太后说道。

宜妃一直说能得到她的照顾是胤祺的福分,其实于她而言,能照顾胤祺才是她的幸运,若是有胤祺陪在她身边,这宫中岁月尚不知如何度过才好。

她不像是皇太后那般谋于政治,又不爱宫斗戏码,若是天天守着寂寥的宫殿,恐怕她早早地就去了。

“随你意就好。”太皇太后说道。

早些年她还管着前朝后宫,后面与皇帝意见相左,两人争执过几次不欢而散之后,她便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如今皇帝的位置越来越稳,权力也越来越大,她更不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让祖孙情分更淡了。

皇太后笑了笑,又同太皇太后讲起沿路的见闻,她此去五台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