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皇太极来了(1)(1 / 2)
崇祯14年7月下旬,辽东
第二天,为了鼓舞士气和斗争,周铉在再次出征辽东的动员大会上,当着众人的面,将所有曾经承诺过的银两全部发放、甚至是超预期的发放到位。
每位骑兵发放5两银子;
死去的骑兵也发放5两银子,并获得补偿10两银子;
获得建虏头颅的骑兵,每个头颅按10两银子发放(朝廷的奖励另外发放);
同时,从曹变蛟当初率领的5400多人的骑兵中,选择5名最勇敢的骑兵;
从吴三桂当初率领的5500名骑兵中,选择5名最勇敢的骑兵;
这些勇士每人单独发放100两银子;
除此之外,那些千总、副将、三位总兵都以驰援锦州成功获得了大额的银票奖励。
整个现场热火朝天,大家都既激动、又兴奋,还很感动!
随后,周铉再次承诺,这次出征回来后,每人再获得5两银子的奖励,获得建虏头颅的,每个头颅额外奖励10两银子。
整个场面完全火爆了!
因为宁远城没有银票兑换银两的地方,那些现银还是周铉利用银票向宁远城的祖家兑换出来的;
祖大寿从军40多年,第一次看到有钦差拿自己的银两来奖励朝廷的官兵,而且还是大笔的银两,他很是激动和感慨!
他连忙吩咐祖家人和吴三桂用银两兑换了银票,反正价值都一样。
至于这次参与驰援锦州战斗的步兵,每人的银两都发放到所在的千总手上,周铉叮嘱他们每位步兵都要发放到位。
出发前,骑兵部队也做了分配:
第一队:吴三桂部,约3000骑;
第二队:祖大寿、祖大弼部,约2900骑(原吴三桂率领部分骑兵分配过来);
第三队:曹变蛟部,约2500骑(部分周家护卫队以及租借骑兵分配到这里);
第四队:周遇吉部,约2700骑(部分周家护卫队以及租借骑兵分配到这里);
周铉则带领侍卫队进入了周遇吉部,他这次穿衣服都与众骑兵一样,只是周围有30名侍卫队员,连周华和郑师傅都在旁边。
张大磊、卢家良、薛华、王军四位队长和一些战斗力强的副队长都在曹变蛟部;
周铉的想法是将曹变蛟部当成进攻主力;
而李雄、张华等队长则在周遇吉部;
周铉将周遇吉部当做防守反击的主力。
在正式出发前,周铉给出的要求是:先杀人,再收建虏头颅;有便宜就占,没有便宜就走,有危险就逃;
四队之间不要远离3里路,防止被各个击破;
300名夜不收早已经提前出发,这次夜不收的分配同上次相差无几;
但周铉要求夜不收要与骑兵队接近点,及时反映周边的状况;
李大武带领的骑兵队就在周铉附近的20里范围内侦察和游动。
中午的时候,队伍才正式出发,很快就到了塔山附近;
夜不收反馈了最新的信息:松山附近仍旧有大批量建虏,他们继续围困松山,而且壕沟还多了二道;
杏山附近远距离看到了建虏夜不收,双方没有交战。
依照这个情况,直接去攻打松山的建虏肯定不可能;
马匹跨越不了壕沟,利用骑兵去干步兵做的事情更是费神费力费钱。
周铉决定今晚暂时在松山和杏山之间、周遇吉第一次挖的壕沟附近休息。
等队伍到了这个位置,已经快傍晚了,众人开始吃干粮、喝水和喂马。
半夜时分,突然有夜不收传来消息,说锦州西北边到义州的方向有大股的建虏,目前他们在休息,离锦州西北面大约还有40里。
周铉估计是皇太极的增援到了,人马较多。
找来众人商议后,除了祖大寿持保留态度外,其他人都赞同去袭击他们一次!
目前,这里离锦州西北面还有70多里,也就是离皇太极还有110里,所以只能先到达锦州西北面附近休息一番,然后趁势发动攻击。
既然如此,那所有的骑兵都要发动攻击,因为皇太极所带的兵肯定不少!
但是,夜不收需要保留在这周围侦察,因为这里是一道很关键的防线,建虏有可能在此封住大明骑兵返回的通道。
如果真的封住了,那可真是有去无回!
当晚,所有骑兵趁夜黑,赶到了周遇吉上次在锦州外围西北面挖壕沟的地方,这里离锦州还有20多里;
到达这里时,估计是寅时(凌晨三点后),天还没有亮,微微散发着光;
周铉命令所有人休息一下,吃干粮、喝水、喂马,三盏茶的时间再出发。
战斗必须赶紧展开,否则锦州建虏得到消息,赶过来就不好了;
同时,夜不收要展开驱赶建虏的夜不收,防止他们侦察到了消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