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商议战事(2)(1 / 2)
崇祯14年6月中旬
前面的讨论给周铉最大的意义在于:他发现大家普遍对歼灭“围困锦州的4万建虏”的信心严重不足。
如果建虏龟缩起来,等待援兵,那么即使建虏没有援兵,要最终拿下他们,也得付出巨大代价;
这个代价可能是吴三桂、祖大乐和辽东巡抚邱民仰无法接受的;
即使是周铉本人,如果周家护卫队损失三分之二才能拿下这4万建虏,那他也不愿意。
得到这个信息后,周铉心想:那还不如利用建虏的狂妄,引蛇出动;
这蛇就是围困锦州的4万建虏军队。
如果蛇不出动,那首先是救出祖大寿;
其次是可能情况下,偷袭义州;
这样基本上也好向朝廷和崇祯皇帝交代了。
如果蛇出动,那就吃吃“蛇肉”。
拿定这个主意后,周铉再次向众人抛出“引蛇出动”计划。
大家听后,纷纷很感兴趣,但也提出了一些问题:
“如何隔断义州和‘围困锦州的4万建虏’之间的连接通道?”
“谁来实施隔断?这可是风险很高,搞得不好就会被击溃。”
“官军从哪里进攻?谁负责进攻?”
“如何援救祖大寿?锦州官军如何逃出包围圈?”
……
周铉已经看出来,现在大家基本上同意这个方案。
反正“蛇”如果愿意出来打,那就在伏击圈打一仗,大明官军应该有点优势;
如果“蛇”龟缩防守,那么就不打,救出祖大寿就可以了;
顺便,还有可能奇袭义州,甚至占一点其它便宜。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谁来负责防守,设置阻击圈。
这时候,周遇吉站出来了,他说道:“属下愿意在锦州和义州之间设立阻击线!只是属下步兵只有1万出头,再多一点更好!”
周铉看着周遇吉,满脸地微笑!
他总算感觉到,历史不会看错忠义之士!当然,他也不会看错这位有能力、忠义、勇猛的将领!
于是,周铉说道:“好,很好!”
这时候,曹变蛟也站出来道:“属下也愿意!”
周铉再次说道:“好,很好!”
吴三桂和祖大乐最后也站出来了!
看来,当着钦差、巡抚、监军和四名太监,这明显是表态;
但是因为阻击过于危险,吴三桂和祖大乐是逼不得已才做如此表态。
周铉站起来说道:“有这么多忠义、勇猛之士,这次驰援一定成功!”
接下来,周铉大声道:“听我号令,周遇吉将军率领步兵、曹变蛟将军名下的步兵以及周家护卫军步兵,约23000人,先期前往杏山与松山之间,做好训练与防守工作;
吴三桂将军率领约5000骑兵,继续加强训练,前往松山一带侦察和了解敌情;
曹变蛟将军率领自己的骑兵、周遇吉将军的骑兵、以及其它骑兵,一共约5000骑(实际上是约5500骑,周铉故意往小数字说),前往松山与杏山之间训练和了解敌情;
祖大乐将军率领步兵约25000人,前往松山附近挖壕沟;
具体人数要待第二轮测试后才能确定;
记住,所有的兵都需要携带1个月粮草前行;
本钦差现场参与骑兵的作战!”
所有的人精神大振,因为他们很难想象,这里竟然有1万骑兵;
大家都议论纷纷,一个个面红耳赤、神态飞扬!
周铉心道,坏事了;
这一万骑兵说出去,肯定会让京城里的人眼红,甚至认为打胜仗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辛亏,当初没有突发奇想,再弄2000匹战马过来;
如果有1万5千匹马,那很多官员估计都要疯掉了;
那可真要出大事情了。
真要有15000骑兵,崇祯皇帝和朝廷说不定命令周铉攻打到盛京。
现在,周铉也管不了那么多;先得要有胜利,才能谈后面的事情!
吴三桂对这个任命很满意!
曹变蛟对这个任命更满意,他从来都没有率领这么多骑兵打仗!
祖大乐也很满意;
显然,他不需要进攻,只是防守;同时,防守的主要压力在周遇吉那边,所以他非常安全。
周遇吉也比较满意,因为他有一颗忠义之心、勇武之心,他想打建虏。
现在有2万3千多官兵,再加上提前做好埋伏,这仗不难打!
周铉对照地图,将四将领的位置和活动范围圈出来了。
同时,他要求7月5日前,周遇吉和祖大乐在松山位置挖好壕沟,祖大乐布置好防线;
7月10日前,周遇吉在松山与杏山之间挖好壕沟并进行队伍修整;
吴三桂和曹变蛟要护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