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平衡(2 / 2)
牵制。他想乱伸手。怕是也不容易。而且。谷大郎有一个别人不具备的先天优势。榆林本土派的领军人物徐军可是他的姐夫。严宁可以预见到。水电项目若要顺利推进。势必需要徐军等一干榆林籍干部的全力配合。把这个宝贵的名额让给他。换取他的支持和配合。倒也不失是一种双赢的局面。
当然了。严宁也不是真心要推举谷大郎。不过是形势左右罢了。但严宁相信。只要自己稍稍地透出点属意人选的口风。以谷大郎无孔不入的性子。一定是志在必得。势必会去找亲亲的姐夫徐军书记去争取。这也算是给徐军出个小难題。他若是同意了。自然是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抢到一个副处级的名额。但拿人的手短。由不得徐军在水电项目上不跟着出力。
同样的道理。若是徐军不同意谷大郎出任这个水能开发建设部门的负责人。那矛盾也就來了。自己推选谷大郎的话已经被人传出去了。谷大郎已经知道了自己的用意。偏偏自己的亲姐夫在中间横着。阻拦自己上进的道路。谷大郎自然会对徐军产生强烈地不满。毕竟。水利局长和有着上升空间极大的副处级职数比较起來。还是差着一个重量级的。同时。也可以让榆林本土干部看到。徐军书记在机会面前。连自己的小舅子都不管不顾。何况其他外人呢。难保徐军旗下的干部不会有想法。这样。也一样会达到分化的目的。
不过。按照严宁估计。徐军还是不会放弃这么个机会的。水电项目势必要上马。徐军若不积极配合。跟在后面扯后腿。倒霉的还是他自己。不用严宁去反击他。谷大郎都会磨的他一点脾气都沒有。沒有人比徐军更了解他那个小舅子谷大郎的小肚鸡肠般的性子。因此。与其被动接受。不如主动争取。多少还是有便宜可占的。
“郑援朝……”借着谷大郎。就可以摆平徐军。就能安抚住榆林本土势力。剩下的就是蛰伏起來的郑援朝了。虽然几次常委会。郑援朝表现的还算配合。但严宁可不敢断定他在筹划什么。有一点严宁可以肯定。郑援朝绝不会是真的打算退出榆林的权力中心权力是使疯狂的一种欲望。郑援朝曾经掌控到了这份辉煌。哪能轻而易举的弃之如敝履。而且。徐东升、李志在榆林的铁杆支持者中有一大部分在徐东升调任以后。都极为默契的投到了郑援朝的门下。俨然把郑援朝当成了主心骨。这绝不是一股小势力。由不得严宁不认真对待。
“虎咬乌龟。无从下手。还真是不好对付啊……”严宁脸色凝重的喃喃自语。暂时看來。对付蛰伏起來。处处小心谨慎。几乎沒有什么把柄破绽的郑援朝还真沒什么好的办法。但是。习惯于提前谋划。抢先布局的严宁觉得。若不能料敌于先。终究是一处缺陷。总有被反制的时候。这心里怎么都不敢轻易地放下。
“算了。车到山前必有路。还是见招拆招吧……嗯。这个时候怎么林琳会打來电话呢。”想了半天。严宁也沒能找出恰当的办法來。只能自己安慰起自己來。不过严宁自嘲的笑容刚刚展开。放在办公桌上的手机急促的震动起來。光洁的桌面上传出一阵阵吱吱的磨擦声。随眼望去。严宁的心里不由地一顿。却是林琳两个字在天蓝色的背景灯的映衬下忽闪忽闪的。一种不安的情绪迅速在心里荡漾开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