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刀山火海也要闯(1 / 2)

加入书签

严宁推荐常征可不是心血來潮。顺嘴胡來。常征是在何延当书记时提拔起來的干部。在双江算是比较年轻的副处级干部。然而。领导一换。打法随之就发生了变化。他们这一批后备干部就成了沒娘的孩子。再想进步可就难了。通过这段日子的接触。严宁对常征的工作能力比较满意。更重要的是严宁想要通过常征将跟着自己混有前途的信号释放出去。尽最大限度收拢人才。弥补自身根基的不足。

再有一点。严宁考虑的可就深了一些。驻京办的垄新春不分轻重。不识远近。直气得马志直跑到自己的面前打小报告。显然是不堪大用的一个人。而双江推进税费改革。涉及到的项目资金。规划方案。甚至是以后需要实施的试点指导性。纲领性的意见。都离不开几大部委的支持与帮助。必须得有一个稳妥的人留在京城积极的去运作。把常征留下來。正好可以弥补京城力量上的薄弱。

然而。不是严宁管得宽。实在是部委机关的工作作风实在有些让人看不过眼。地方上的干部同部委工作人员打交道。话沒说出口就先矮了半截。若是求到人头上。推诿扯皮。吃拿卡要。俨然是家常便饭。这大把的时间都浪费在了请客送礼拉关系上。等到一个项目跑下來。这黄花菜可都凉了。双江的工作时不我待。早一点形成经验典型。农民也就能早一点受益。严宁可沒那个耐心去受部委那些不知所谓的小虾米刁难。

所以。解决这些麻烦的最有效办法莫过于把人打入到部委中。在工作中理顺关系。沒事吃吃喝喝。拉拉关系。处处感情。有事迅速协调。建立起畅通的运作机制。如此一來。事情也就变得简单了。本來。严宁比较属意将马志留在京城。只是马志作为边宁分管农业的副县长。边宁的税费改革可是全程参与的。眼下税费改革试点不断扩大。双江的试点已经确立。严宁若想以点带面。迅速地将税费改革在双江全面铺开。还真少不了马志这样熟悉情况的人。不得已。严宁只能舍弃了这个想法。退而求其次。让常征顶上去。总体上來说也算是比较合适的人选。

“严宁。有沒有从基层里跳出來。到部委去磨磨性子的想法。总不能因为工作而耽误了家庭和孩子……”陪着潇潇将刘老送回了跨院。再一次返回酒桌。二叔刘向军将手中筷子往餐盘上轻轻一放。提出了一个很让严宁感到吃惊的问題。

在解决了双江和边宁的项目立项审批的问題以后。严宁也就沒有理由滞留在京城了。算一算时间。这一趟连学习带跑项目。一直在京城呆了三四个月。好在双江边宁都沒有什么大事发生。否则严宁就陷入了首尾不能相顾的两难境地。既然要返回北江。自然少不得要和凌家的长辈们辞行。只是。自己也就提了提安排个人进部委挂职锻炼。刘向军怎么把这个话題拐到了自己的身上。这个跨越性的谈话方式实在有些让人难以接受。

“北江的发展模式已经成形。双江的改革试点也确定了下來。再有就是马书记的执政理念也得到了中央几位首长的认可。一切都有了良好的开端。只要按部就班推进下去就行了。你再留在双江的作用也就不大了。回到京城來。进入部委哪个部门熬熬资历。磨磨性子。总结一下得失。也有利于你今后的成长……”看到严宁一脸错愕的表情。刘向军知道自己的这个想法提出來的太过突然。以致于严宁沒有一丁点的思想准备。从心往外有些排斥。

“爸。二叔。你们是不是因为我和水盈姐。嗯。担心我和潇潇之间的感情。或者说是在处理古运來父子这件事上的表现太让你们失望了……”事出有因。严宁可不相信刘向军会沒有理由就让自己调回到京城來。这除了自己和谢水盈之间那一次荒唐的行为以外。严宁还真想不出还有其他什么事能值得二叔如此郑重其事的提出要求來。

“严宁你不要有过多的想法。小谢姑娘的原因有一些。但并不是主要的。北江省有石油。有矿产。有木材。有粮食。是名副其实的资源大省。政治地位越來越重要。也使得其势力分布更加复杂。江南派。皖南派。学院派。中原派。再加上咱们家。都想在北江插上一脚。其目的也都是奔资源去的。你赵伯伯上位已成定局。而马书记能不能支撑住局面还是两说。这一次在应对古运來的事情中。你分寸大乱。跳脱的厉害。已然在众人面前暴露出了你太过注重感情的弱点。为了压制凌家。压制住你们这些小辈的成长。为自家的后辈拓展生存空间。势必会有人针对你的弱点下手。再把你放到北江。变局太多了……”

事情往往都是说起來容易。做起來难。古运來能从基层一步一步走上领导岗位。人脉资源。背景实力哪一样都不少。想要抓到他的把柄谈何容易。然而严宁在无声无息之中。完成了从布局到收网的全盘计划。除了参与到此事当中的少数几位。恐怕沒有人能想像的出。曾为封疆大吏的古运來到底是如何裁倒在严宁手里的。

可以说。严宁除了在要求凌家替谢水盈出头的一刻方寸大乱以外。从头到尾都表现的游刃有余。可圈可点。移花接木。旁敲侧击的手法使得更为老辣。然而。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古运來被立案调查。案卷一从军方手中移交出去。各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