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三章 探妖洞朱林宗单锤开山门(1 / 2)

加入书签

老毛子大帅夏维奇因遇刺客袭击。少了样要紧东西。遂连夜撤军。登乌鞘岭。渡金强河。退至“金盆养鱼”的安远盆地。主帅养伤、士兵操练、洞观时局变化。时刻准备待机而动。以报割物之仇。雪夺爱之恨。

这日。有士兵來报:郡主叶卡捷琳娜单人独马从南军那里返回。老夏急忙召见。问寒问暖。叶卡莫娃是女王殿下的亲侄女。依他目前的势力。暂且还得罪不得。雪里红道:

“大帅。南朝与我素无瓜葛。既无仇也无冤。这次放我归來说降不敢。不如也做个顺水人情。放了他那两员被俘女将。退回西伯利亚。隔岸观火。匈奴胜我则分战果。匈奴败我则抢地盘。大帅以为如何。”

夏维奇点头道:“郡主之言正合我意。郡主被擒我寝食难安。这几日正想设法搭救。不料你平安回來就好。当时为怕他们伤害郡主。南军两女将我已放回。同时我已下令撤出战场。大军暂且退至安远草原。罢兵养马。下一步如何行动。尚须等候女王钦命定夺。”

雪里红大喜。道:“如此最好。”

其实雪里红说的也是实话。凭她一句话就让夏维奇撤兵或是投降。未免幼稚。也不现实。再说姑妈也沒有赋予她这么大的权力。在她想來。暂时退出战局是最好的方式。趁夏维奇养兵罢战的这段时间。她带人速回北地。向姑妈告知详情。姑妈是通情达理的人。历來主张婚姻自主。决不会反对她这段婚事。一旦她和潘郎结缘。成了南朝的媳妇。两家还会再打仗吗。

计议已定。雪里红带着她的亲兵女佣等。渡黑水河。翻越腾格里大漠。径直往北地去了。

忽一日。夏维奇正在营中想事。有军中探子來报:南朝大军主力在翻越乌鞘岭时遇罕见大雪。十万人马悉数被困在山上。按当地习俗。若要下山需等來年春暖花开之时。据探。后山只有五位女将携五千兵在山下扎营下寨。五女均是貌比仙子、武功高强之人。其中有两女曾是前日被俘后又逃脱了的。前山仅有押粮官率少数人马以及南军的家属人等。他们若想年内过山已是可望而不可及。

夏维奇闻听大喜。他的伤口愈合之后。枪头虽是短了一截。但尚可勉强凑数。只是效果已大不如前。感谢上帝的格外垂青。将五朵鲜花送上门來供他享受。他正想寻找一个中原美女來验枪试炮呢。未料到天遂其愿。真是“塞翁失马。焉知祸福”。这不正应了中国人的古语“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格言吗。夏维奇连夜发兵。直奔乌鞘岭山后。他要一口吃掉这五千南兵并俘获五位美娇娘。

小太监被困山峰之颠。山顶并无太大的空地容他屯兵。大军只得随地安营。遇有崎岖处。别说立帐就是埋锅造饭都是困难。小太监望天长叹。这回他想的不是他的十位夫人后果如何。而是天子使命怎样完成。十万军兵各有父母妻小在家依门而立。翘首相望。若一旦冻饿而殁。他不成了千古罪人。番军右贤王大单于不费一兵一卒就断送了他十万天兵。莫非这是天意。如此一來。王书贵小人得志。篡权夺位。傻皇上不明就里。太后娘必被白绢缢死。天下纷争。盗贼四起。百姓受罪。生灵涂炭。天下沒有公理了。

小太监召集众将商议对策。胡三稍一沉思。道:

“大哥。如此一來。前军花枝嫂嫂那儿孤军深入。已犯了兵家之大忌。生死且由命。如今鞭长莫及。想是顾不得了。后军赵小高素有不轨之意。不得不防。请速派精细之人而且能飞檐走壁者下山。示意银杏嫂嫂不可轻出。安顿好家眷人等。”

小太监不由暗叹:胡三此人。虽有不少毛病。但对待朋友却是义字当先。而且忠诚可佳。此生这个朋友沒交错。

凡是有此等样事。非张发存、黄仁莫属。小太监急令他二人收拾好行囊。下山而去。

小太监转身又问华世雄、王小五等可有出山妙计。众人均知当前形势。一夜下來。十万大军必定十去**。剩下的也无了战力。天意如此。人岂可胜。大家均是面面相觑。哀声叹气。正当小太监等一筹莫展之际。帐外有士兵报说:

“湘子观观主韩老道长派道童前來。有话要说。”

小太监急命请入。童儿施礼言道:

“我家观主请大帅前去观中。有要事相告。”

小太监心想道长相请必与大军窘境有关。忙辞了众将只身一人直奔湘子观。老道因是事急。也不客套。直奔话題。道:

“将军。逢此大雪。贫道偶然想起早年间小观后院有个山洞。洞口不大。只可容一人进出。洞口每到夜深人静。常有冷热气体喷薄而出。而且还伴有人喊马嘶之声。有人说此洞藏有妖孽或是精灵古怪。大家惧怕。我便令杂工役匠等把洞口封死了。适才我想。如若派人将山洞打开。抑或能容些士兵进入。躲避一时总比冻死了的要好。因此才着童儿请将军前來商议。妥与不妥。请将军自行酌情定夺。”

小太监大喜道:“深谢老道长指点。倘若我军有救。日后必当奏明圣上。拨重金修葺山门。以报道长搭救之恩。”

老道摇手道:“将军何出此言。莫说你是为王事国事。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