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四章 小太监尼姑痷再拜恩师(1 / 2)
天山老尼祖籍中原。少时出家遁入空门。后拜崑仑山老祖毕研为师。攻武习文。精通各种拳法枪法。尤其对射箭一项独树一格。号称九箭神。同时老祖喜好历來古典名家大作。熟读孙子、吴子等兵书。是当世不可多得的女中贤达。
老尼的俗家名字叫凌国秀。幼年丧父。随母改嫁。继父是个个色中恶鬼。她八岁那年惨遭继父玷污。母亲无奈将她送到一家尼姑痷避难。
凌国秀发誓报仇。有朝一日定要杀了那个老贼。随着年深日久。她心头的仇恨随着时日逐渐磨平了。痕迹不再。或许是善恶有天断。时光抿恩仇吧。后來母亲故去不久。她的继父得了迷症走失。很久人们才在山间阴沟里发现他的尸骨。狼拉狗扯人形已无法辨认。只有几件破衣烂褂方认得出确是本人无疑。他一生无儿无女。又无正当职业。喜好的却是吃喝嫖赌。身后空无一物。死了的当天就來了一群人。拉走了他的全部家当(无非是锅碗盆瓢。还有一间破屋和一床被褥)充作所欠赌资酒债顶了账。
再往后。又过了些年。凌国秀已出落成一个才貌双全的小尼姑。那年皇榜会试。有一风流倜傥的应试举子來痷中游玩。无意中邂逅凌国秀。两人情投意合。心心相印。不久便坠入爱河。举子信誓旦旦。发誓非国秀不娶。这次会试中与不中。都要为国秀花钱还俗。发榜那日。举子匆匆去看榜。凌国秀顿觉惴惴不安起來。似有一种不祥的兆头。也是自那日起。举子再也未來痷中。国秀心焦。着人去打听。原來举子高中头名状元。已被皇上做主娶了一位当朝大臣的女儿。国秀想想也是。并非举子负心。他既被皇家选中。就是皇家的人了。即便是状元郎又如何。在皇上眼里还不是连个蚂蚁都不如。他不允也由不得他。她原谅了那个负心人。
凌国秀又恢复了昔日的平静。只当是什么事也未有发生过。可是不久之后。她觉着大事不好。腹内常有异常。她知道自己的劫难到了。一个尼姑怀了身孕该是何罪。师父念她年幼无知。悄悄给她吃了些打胎药并把她藏到痷外农家养身。同时找了一位相貌年龄和她相仿的新尼姑暂且顶替她的名字位子。过了些日子。当她重新回到痷中的时候才知道顶替她的那位师妹已经被人所杀。师父说:
“孩子。不是师父不留你。而是痷中留不住你。杀你师妹的那个人并不是为了杀她。冤有头债有主。你该明白了吧。去吧。走得远远的。永远不要回來。”
凌国秀迤逦來到番地。自家创办了一座尼姑痷。那位负心的举子后來如何她从未打听过。她相信师父说的那句话:善恶有天断。时光抿恩仇。
天山雪携小太监前來拜见师父。老祖一见。顿时吃了一大惊:这个小白脸面庞、长相甚至举止怎么与当年那个举子竟是凭地相似。莫非这中间……
小太监跪下磕头。恭敬道:“师祖在上。请受小子一拜。”
“将军快快请起。折煞贫尼了。你身为朝中重臣。贫尼如何经受得起你这一拜。”老祖欲要亲自躬身去扶。被天山雪拉住动不了身。只得作罢。任由他磕了三个响头。老祖纠正道。“将军既为徒儿的丈夫。也跟着徒儿呼我为师父吧。”
“师父在上。容小子再拜”小太监乖巧得紧。既是认了师父。必然还要磕头。
老尼不觉间开始喜欢这个小白脸了。别看他年纪轻轻。至多也就二十上下。虽身居要位。却不居高自傲。既然人家已认了自己为师父。总得教点什么。想罢就说:
“孩子起來。贫尼收下你这个弟子就是。你都会些什么。在院中耍两圈。让为师瞧瞧。看为师能否为你再锦上添一两支小花儿。”
小太监知道自己的机会來了。急忙抖擞精神。骑上他的宝马龙驹。勾连长枪在手。舞得如飞轮一般。小太监然后下地。长拳短出。踢腿打把式。反正是真人面前不怕出丑。把他平生所学的各样招式都在老祖眼下亮了一亮。天山老祖看罢微微一笑。道:
“徒儿这些本事也堪称天下无双了。只有一样稍嫌可惜。”
“敬听师父教诲。”小太监双手抱拳。恭立一旁。
“你的箭术不精。这是你的缺憾。箭为将军的第三只手。此术万不可偏废。”老祖一言说中要害。
“师父所言极是。徒儿的箭术一直是短项。”小太监垂手应道。
“孩子过來。我教你一种射法。其名曰:九连环。待我传你口诀。然后你看我射。”
老尼对着小太监的耳朵。说了一遍口诀。然后站起身來。有小尼姑捧來箭矢。老祖手捻九箭在手。闭目稍停。弯弓搭箭。只听“嗖嗖嗖”连发九箭。宛如流星赶月一般。箭无虚发。各中一靶。
众人齐声叫好。老祖把箭矢交到小太监手里。嘱他按要领去射。小太监发了七箭。中了三箭。
老祖道:“要领有了。只是还要苦练。”
小太监颌首道:“师父教导。徒儿谨记在心。”
老祖突然想起一事。笑道:“看我这人。到底是老了。记性这么差。差点把一件大事忘了。快快吩咐下去。张灯结彩。鼓乐就免了。今晚还要为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