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重逢(1 / 2)

加入书签

另一边,

霁市大剧院门口,沈颐安和Alison早早就来了,因为大剧院不光是听音乐的地方,更是霁市一个著名的景点。

它坐落在全城最繁华的文化功能区,周围是各种著名会议中心、博物馆、文化交流中心等等,对面依然是美得惊心的大海。霁市是个三面环海的地方,基本上多数高级建筑都是挨着海边建的。

大剧院的外观非常像一个古希腊神庙,庄严宏伟,神圣优雅,可能也是为了和古老的古典音乐发源地建立一些联系吧。

沈颐安举起手机,背对着建筑自拍了一张,发到了ins上,配文道:“Looking for some inspiration”,然后标记了霁市大剧院的地点。

“Yian,我们走吧,快到点了。”Alison看了眼表,催促道。

沈颐安又对着建筑拍了两张,便收起手机,跟着Alison快步向前走去。

大剧院的内部比沈颐安想象的要更大一些,有各类功能厅。不过音乐厅里管风琴的规格就没那么高了,但这也在意料之中。管风琴作为乐器之王,一般是镶嵌在整座建筑里的,成本和耗材都巨大,不是每个音乐厅都有足够的预算来建造的,像这里这样的规格已是相当不错了。

今天这一场演的是国内交响乐作曲界泰斗赵继之的作品,《梦蝶》。

沈颐安颇喜爱这类融入东方哲学的作品,就像当初她把自己在《道德经》里的畅想融入到作品里一样,宛如有了buff加成一般,音乐成为了一座桥,引导听众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哲学梦幻世界。顿悟,往往都是在这些过程中产生的。做人的修炼,修身也要修心。

随着三声钟响,演奏正式开始。

这是一首故事感非常强的民族交响乐,萧声作为引导,沈颐安仿佛看见了眼前出现了一条路,跟着乐声,她走进了庄子的梦境。

简练大气的旋律让她彻底代入了主角,已然分不清自己是人还是蝶。现实也许就是梦境,梦境也许就是现实。

不同于很多外国人创作的带有刻板印象的东方主义风格作品,这首《梦蝶》才是最能代表中国风的杰作。不喧嚣不吵闹,柔和平静但又不失浑厚磅礴地展现了庄子哲学。

一首作品,创造了一个世界。沈颐安坐在座位上久不言语,眼眶湿润。这是她第一次在现场听民族交响乐,她从未在音乐厅如此失态过,内心的共鸣和血脉的回响被全部唤起。

曲毕,一旁的Alison也相当受震撼,“不愧是写了十年的作品,十年磨一曲,真的值得。”

“是啊,十年。可惜很多人并不了解也不在乎吧。”沈颐安淡淡地说道。

“也许作曲家本人并不在乎,知音难求,不懂的人不听也罢。”Alison明白沈颐安在感慨什么,只是想劝她看开一些。

“是吗,不甘心呢。”沈颐安低头笑了笑,转身离开了,“我自己逛逛,你先回去吧。”

Alison看着她远去的背影,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她们认识这么多年,Alison也算是能彻底理解她心中的执念了。

只是这件事只能她自己消解,所以Alison也没有跟过去,希望给她一些空间。

沈颐安一个人走在霁市的街头,吹着海风,漫无目的地闲逛。

霁市的城市规划其实很像巴黎,有一个最大的中心广场,道路向四面八方延伸,巴洛克式的城市空间格局配合着夜晚的大海,格外有浪漫氛围。

沈颐安边走边打量着这里的建筑,不知不觉便逛到了一条酒吧街。

她暗暗感慨自己的运气,是不是老天知道她每次听完音乐会都有去喝酒的习惯,要不然怎么随便走走都能走到酒吧门口。

沈颐安看了看这些店的招牌,随意选了一家看上去顺眼的店,便推门进去了。

一开门,酒吧的音乐声就涌了上来。

不过沈颐安从第一缕旋律飘过来的时候就僵住了,她缓缓挑起了眉毛,然后站在门口愣了半响。

这……是她写的曲子……《星际战队》的配乐。

仿佛有一股电流从头流到脚底,她竟有些不知所措。刚刚有些失落的心绪被一扫而空,像是获得了一股生机和力量,她觉得振奋和感动。

还是第一次在除了音乐厅和电影院以外的地方听到自己的曲子,尤其是酒吧这种风格的场所。她环顾了一下四周,发现这个酒吧有些朋克摇滚的感觉,按理说通常都会放一些流行摇滚乐,交响乐倒是极为少见的一种选择。

不过《星际战队》以高亢热血的战斗风格作为主题,倒是意外地和酒吧的氛围产生了一种奇妙的连接。思及此,沈颐安对这家酒吧立刻多了数倍好感。

正当她对这位素未谋面但品味颇高的老板心怀好奇的时候,吧台传来了一道男声。

“欢迎光临,请随便坐,扫码点单,谢谢。”

嗯?

对声音一向极为敏锐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