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新居(1 / 1)
回到酒店,Alison帮沈颐安稍微收拾一下,就一起搬进了之前安排好的公寓里,那里有她作曲需要的所有设备。不过鉴于沈颐安需要一个安静封闭的创作环境,Alison没有跟她住一起,而是租了同一栋楼里的另一间房子。
公寓的设计是按沈颐安的要求找的,卧室和作曲工作室都不能太大,但客厅一定要大。
原本Alison寻思着她们也不差钱,倒不如找一个安静的别墅,更方便闭关创作。结果这主意被沈颐安果断拒绝,理由居然是她太懒了,不想每天楼上楼下跑来跑去。
最后Alison总算找到了天选之房,原本是三居室,被主人打通一面墙,改成了大客厅和两居室。而且这个公寓最大的优点是能看到大片海景,她知道沈颐安肯定喜欢,于是没有犹豫,当机立断就安排了下来。
Alison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沈颐安不愿意住一个所有房间都很大的房子,当初也问过她为什么不换一个更宽敞的作曲工作室,结果人家表示自己只要坐下去就懒得再站起来找东西,最好所有需要的材料,她伸手就够得着。
一想到这个,Alison就相当无语,便不再坚持了。
其实还有个原因,也许除了陈思年就没人知道了。
小时候每次被欺负,沈颐安就躲到封闭狭小的废弃图书室里,时间一长,那里就成了最能给她安全感的地方。后来长大也一直习惯地住在不大不小的公寓里,即便赚了很多钱,也没改变过。
不过有些事,不改变也挺好,自己舒服就行。
第二天一大早。
沈颐安冲了杯咖啡,放在了电脑前。她一身简单的家居服,头发随意披散着,刚起床随便洗了把脸就冲进了工作室。
闭关模式的沈颐安作息一向十分规律,她很明白体能和精力永远是成功的两大秘诀。
她关上门,拉开椅子坐了下来,准备进入工作状态。先是把样片拿出来又看了一遍,然后拿起笔在纸上写写划划了起来。
原本她只把这个电影当作进入国内市场的敲门砖,但自从上次看完样片以后,她就觉得此前自己可能是低估这个项目了。
当初她之所以选择科幻电影市场作为起步,最大的原因就是这类题材能提供给作曲家很大的发挥空间,剧情很大程度需要依赖配乐支撑。如果空有故事和画面,可能很难和观众产生密切连接。但配乐在其中就可以起到很强的代入作用。
而且在合成乐云集的科幻市场里,纯乐器的配乐如果能成功,必然能鹤立鸡群,她就可以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一大步。
这次的《鲛人记》也是个很好的契机,过去她一直做的都是偏向西方风格的科幻作品,但这次却是比《望月》更有东方风格的中式奇幻故事。
她想拓宽自己的银幕作曲风格,在这个项目里,正好可以实践一下自己的东方哲学幻想,效果应该非常值得期待。
很快一上午就过去了,其实大部分时间她都在思考和看剧本,作曲其实是一件非常考验耐力和稳定性的事情,不能浮躁和着急。更何况这种依赖剧情的创作,需要很强的共情力和作品感知力。
故事的背景发生在唐朝时期的西域地区,一个北疆女子和天山天池深处的鲛人一族发生的故事。所以沈颐安打算把唐朝西域元素和水元素做一个混搭,比如用一些唢呐、手鼓、以及一些新疆地区的拨弹乐器,再配合手碟、水琴、风铃音束。
不过对于导演提出的热血摇滚的效果,她还得再想想,或许加一些低音提琴会有奇效。
想着想着,外面传来了敲门的声音,沈颐安放下笔起身去开门。
开门的一瞬间,她愣住了,一个完全意想不到的人出现在门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