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第三案 密室逃脱:迷雾(2 / 3)
意料之中的,罗帆毫不犹豫地点头。
“最开始我以为店长就是老板,从前那个店长也一直没有否认自己是老板,一直在我们面前摆谱,结果店长忽然换成了周哥,周哥才跟我们说店里的店长都是代理店长,所有人都是打工人。”
又是周岁稔。
沈时和在心里悄悄吐槽了一句,不仅哪儿都有周岁稔,他身边的人对他的评价还挺高。
沈时和记得罗帆一开始还不服气周岁稔,因为知道真相之后他也想做代理店长而且觉得自己比从天而降的周岁稔更有资格。
结果现在已经一口一个“周哥”叫得亲切了。
周岁稔当真有本事。
沈时和忽然觉得心里有些说不上来的酸,她把这种酸归咎于气周岁稔不争气,好好的警察不当,跟个街溜子一样到处乱窜。
不过沈时和也知道自己是没有什么立场去评判周岁稔的决定的,自己和周岁稔最多也只能算师生关系,现在的关系更是奇怪,似乎什么关系都说不上,自然也不好置喙。
“你们的店从一开始就是由代理店长全权负责吗?”
罗帆露出了为难的表情:
“警官,我在这个店就工作了半年出头,从前店里的事情我实在是不清楚啊。”
除了许月之外在店里工作时间最久的就是已经身亡的许月,现在再去找从前在店里工作过的员工也不太现实。
首先店里的员工大都是兼职,连用人合同都没有一份,找起人来就是大海捞针。
其次就算是要找从前的员工,也得是从一开始就在店里工作的员工才行,那就更难找了,再说就算是找到了,能不能回忆起工作时候的细节,说的话对案件是有帮助还是误导都是不可控的,总体来说弊大于利。
“想到什么认为对案件有帮助的细节请及时反馈,需要提醒你的是,目前来讲你的嫌疑还是最大的。”
沈时和走之前还不忘给罗帆打打预防针,虽然此时沈时和心中的天平已经倾向于杜威,但是罗帆似乎也并不无辜。
毕竟就目前来看,对密室环境最熟悉的当属罗帆。
按照店里人所说,罗帆在中控的时候甚至只需要听描述在那个房间就能猜出玩家遇到了什么问题并且给予答案,他都不用看监控就能对游玩状态了如指掌。
前面也说凶手能用这种作案手法实施犯罪就能证明凶手对密室环境相当了解,以此为前提的话罗帆身上的嫌疑最重且无人可比。
果不其然,沈时和在罗帆脸上看到了心灰意冷。
总说事教人一次就会,沈时和私以为罗帆这次无论是在人生的哪个方面应该都会长点记性了。
另一边的张华已经可以走了,但是沈时和出来却看见周岁稔还在大厅没走,沈时和误以为周岁稔是在等罗帆,于是提醒他:
“罗帆和张华的情况不一样,今天应该是走不了了。”
言下之意是你可以走了。
周岁稔却好像没有听明白一样。
“没事,好容易回来一趟,我再坐一会儿。”
“没记错的话,月余前你刚来坐过一次,不过是坐在审讯室里。”
周岁稔闻言就笑了。
“怎么?沈同学还想请我去里面坐坐?理由呢?”
“周先生误会了,我可不是什么滥用职权的人。如果周先生跟我一样珍惜羽毛,张队恐怕做梦都会笑醒。”
沈时和没有直白说自己的想法,假借张队的名义,实际上自己也希望周岁稔回到正轨。
“正轨?什么才算是正轨?做警察吗?沈同学,你做警察做得开心吗?”
沈时和沉默了一会儿。
开心吗?
回想起来让她感触最深的还是薛山一家的案子,从前在课堂上听案例的时候,又或者是跟着周岁稔查案子的时候,因为自己不是当事人或者经手案子的警察,所以对于案件的感受远远没有自己亲自上手来得深刻。
沈时和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对感情很淡漠的人,在正式参与工作前,沈时和觉得情感淡漠是一件好事,这样在查案的时候不会被情绪影响到判断,而且能以置身事外的视角完全理性地进行思考。
旁观者清,往往只有旁观才能知道真相。
可是当真正开始工作,正式参与到案子中去,才发现旁观他人的苦难并且保持淡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人本身就是情感动物,想要保持完全的理性太难。
就算是对感情再淡漠,也不能断言说完全不受其影响。
最开始的时候沈时和以为参与到工作中去感受到最多的会是亲手抓捕罪犯的喜悦,但是实际上看来感受到最多的一是对受害者的同情,二……竟是对凶手的同情。
身处这个位置,沈时和明白自己应该维护的是是什么,所以有时候凶手的遭遇值得同情,但是法律却不容侵犯。
她也只能惋惜对方走错了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为真正的“受害者”博取一线生机,但是事情的结果却不会改变太多。
处理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可是扪心自问,若是自己身处那样的境遇当中,沈时和也想不出什么好的方法却拯救自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