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顾琛辞官(1 / 1)

加入书签

绿柳一脸的不敢相信,她脚步踉跄地小跑着进入了凌晗的卧房。她的眼神充满了疑惑和痛苦,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小姐,您不是只是和顾琛将军说话吗?怎么会……”她的声音颤抖着,仿佛无法接受眼前的事实。她缓缓走到床边,紧紧握住凌晗的手,希望能感受到一丝生命的气息,但却只感觉到冰冷。“小姐,您看看我啊!”她哭喊着,声音充满了绝望和悲伤。

顾琛推开门,走进房间里,他的脸色阴沉得可怕,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哀伤和愤怒。他缓缓走到床边,看着已经没有生气的晗晗,心中充满了悲痛和自责。他轻轻地抚摸着她的脸庞,仿佛还能感受到她曾经的温暖。然后,他转过身来,对着绿柳说道:“绿柳,我要你立刻调遣一个可靠的人前往盛京城里的顾府忠义堂竹风院,通知我的父亲和母亲,告诉他们晗晗已经离开了人世,希望他们能够赶来送她最后一程。”绿柳泪流满面地点点头,转身离去,安排人员前往盛京城。

裴嬷嬷(凌晗的奶嬷嬷裴静姝)脚步匆匆地来到顾府门前,她神情焦急,额头上还挂着细密的汗珠。门房见此情形,赶忙将她迎进府内,并迅速通报给顾父和顾母。

片刻之后,裴嬷嬷被带到了正厅,顾父和顾母早已在此等候。裴嬷嬷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情绪,然后郑重地向顾父和顾母转达了一个令人痛心的消息:“老爷、夫人,我家小姐已于半刻钟前故去了。”

顾父和顾母闻言,犹如遭受晴天霹雳一般,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们难以置信地瞪大双眼,嘴唇微微颤抖,一时之间竟无法言语。这个突如其来的噩耗让他们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哀伤和痛苦。

顾父顾母强忍着悲痛,在裴嬷嬷的带领下,坐上了前往凌晗宅院的马车。

一路上,顾母不停地抽泣着,而顾父则紧咬着牙关,默默地凝视着车窗外。

车厢内弥漫着沉重的氛围,谁也没有说话,只有马蹄声和车轮滚动的声音不时地打破这份宁静。

终于,马车抵达了凌晗的宅院。顾父顾母下车后,看着眼前寂静的庭院,心中的悲痛愈发浓烈。

他们迈着沉重的步伐,走进了屋内,只见凌晗静静地躺在床上,宛如沉睡一般。

顾琛走到床前,轻轻地抚摸着凌晗的脸庞,泪水止不住地流淌下来。

“琛儿啊,想哭就哭吧,别憋着。”顾母心疼地看着儿子。

顾琛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扑进父亲的怀里,失声痛哭。

哭过之后,顾琛缓缓抬起头,眼神坚定地说道:““我要把晗儿下葬。”顾琛语气坚定,不容置疑。顾父拍了拍他的肩膀,表示支持。

“此外,孩儿还有一事相求。爹,您可否进宫面圣,替孩儿向圣上递呈辞官的奏折?”

顾父略作思考,点点头道:“也好,你先处理好晗儿的后事,其他事宜为父自会替你安排妥当。”

数日后,凌晗得以风光大葬。送葬队伍浩浩荡荡,引得不少百姓驻足观看。顾琛一身素衣,紧跟在棺椁之后,神情哀婉。待到葬礼结束,顾琛回到家中,闭门不出。他守着凌晗的遗物,回忆着两人过往的点点滴滴,心如刀绞。

时光匆匆,转眼已过去数月。这日,顾琛正在书房作画,忽闻门外传来一阵喧闹声。他皱起眉头,放下画笔,走出房门查看。只见一个家丁神色慌张地跑来,气喘吁吁地说道:“少爷,不好了!圣上派人来传旨,要您即刻入宫面圣。”顾琛心中一沉,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他暗自思忖,莫非是圣上改变主意,不准他辞官?事不宜迟,他赶忙换上官服,随来人一同进宫。踏入皇宫,顾琛来到御前,跪地行礼。圣上开门见山地道:“朕听闻你欲辞官归隐,可是真的?”顾琛低头答道:“回圣上,臣确有此打算。”圣上微微皱眉,道:“朕念你忠心耿耿,为国为民,实在不愿放你离去。如今边境战事吃紧,朕希望你能继续留在朝中,为国家效力。”顾琛面露难色,他一心只想陪伴凌晗的亡魂,无心仕途。然而,面对圣上的旨意,他又无法拒绝。就在他犹豫不决之际,圣上又开口道:“若你执意要走,朕也不会强求。只是,这朝堂之上,怕是再无你的容身之地了。”言罢,圣上挥挥手,示意顾琛退下。顾琛心情沉重地离开了宫殿。他明白,自己的命运从此便掌握在圣上手中。是选择继续为官,还是坚守内心的想法?他必须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顾琛叩首谢恩,缓缓站起身来,眼神坚定地看着圣上,“臣愿为国家鞠躬尽瘁,但臣亦有私心。晗晗离世,臣心灰意冷,恳请圣上准许臣辞官归家。”

圣上凝视着顾琛,沉默片刻后叹了口气,“也罢,朕准了。你收拾行囊去吧,莫要辜负朕对你的信任。”

顾琛再次跪下,叩头谢恩。退出养心殿后,他如释重负,却又感到一丝迷茫。

顾家府邸,顾琛吩咐下人收拾细软。他站在庭院中,回首往事,心中感慨万千。

数日后,一辆马车驶出京城。车中,顾琛带着凌晗的遗物,踏上了去江南之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