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条约定(二)求支持订阅(1 / 2)
第一百五十一章 条约定(二)
再次开展的谈判苏俄方面老实了很多,几乎张良方面提出什么要求就是什么,连争取一下都不争取,这让张良感到吃惊的同时,也对现在苏俄急于解决东线的心态换个糟糕的国内经济状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不仅为自己主动降低的哪些要求感到懊悔,但是现在再加上的话张良也不愿意,知足者者常乐啊,在张良的首肯下关于辽系和苏俄方面关于外蒙引发的这次冲突终于画上了一个句号,
最终签订的条约和张良他们提的差别并不大,共有六条:前五条都差别不大,只不过规定的而更加细化而已,上乌金斯科也交由张良部队驻防,苏俄军队撤出,除了必备的警戒人员外,剩余的那个援军师重新开拔到赤塔前线,关于赔款苏俄方面更是一分不少,对于一亿美元直接应承下來,只不过变成了分期给付,不过为了得到最大利益,张良他们规定每次赔款不得少于500万美元,可以用其他物资抵偿,不过在除了这五条之外,张良他们又加了一条,那就是把人民党的一干人员交由中国政府來处置,并对他们出卖国家权益的行为进行审判,
条约签订苏俄代表团一刻也沒停留就返回了莫斯科,苏俄政府也很快的批准了这个条约,并进行了公布,同样作为战胜方的辽系当然也对这个大涨自己威风的条约大加宣扬,同样那些第一时间得到条约签订消息的各大报纸驻前线的记者也在得到条约内容后,第一时间给各自的报社发电汇报此事,
全国各地,不管是已经入夜的地方还是依然处于白天的地区,几乎在同一时间个耳光城镇的大街小巷中响起了报童们清脆的叫卖声,一声声“号外,号外,我军大胜苏俄,张良将军率部攻入苏俄境内,苏俄战败和我国签订条约,承认归还满清割出的领土,另外割让下贝加尔地区6万平方公里土地,并且赔偿1亿美元的战争赔款,”响彻中国这片古老的大地上,
那些下班后准备赶回家中的人们纷纷停下自己的脚步,围着报童购买那份印着让中国人感到自豪的号外,就來那些大字不识一个拉黄包车的汉子们也纷纷拿出一天拉车得來的血汗钱,购买上一份报纸,让那些坐车或者路边穿长衫的文化人念给自己听,仿佛那就是天籁之音,就连那些家庭主妇们也纷纷拿出要买菜的菜钱买下一份号外,回家让自己家的男人们乐乐,
这一天整个中国大地犹如过节一般被爆竹声给笼罩了,烟花布满了天空,这个神州大地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之中,那些普通的民众们感到,日本小鼻子打败了俄国人就成了一个强国,那么他们自己的国家现在也打败了俄国人,理所当然的自己也是一个强国的国民,对于那些洋人时也不再感到低人一等,
不说此刻的神州,就连那远在南洋的那些华侨们也纷纷以各种形式庆祝起來,那些平时横行无忌的殖民者和土著警察们这一刻也老实了许多,虽然在那些殖民者的眼里,中国依然是他们嘴边的一块肥肉,但显然现在这块肥肉中多了几块硬骨头,但因为种种原因还不能把骨头给剔除,所以对那些侨民也尊重了许多,那些侨民可不了解缘由,他们只是凭他们的感觉在祖国打了胜仗之后自己在这片异国他乡的土地上活得更像个人样了,这一切都是那个北疆边防长官公署给予的,那些南洋的富商们也开始纷纷收集关于北疆的一切讯息,这一收集更让这些感到惊喜,相别于其他地区,整个北疆对工商业相当看重,一时间只是打算给北疆捐些款项的富商们坐不住了,纷纷决定启程去北疆去亲自看一看,“走,回唐山,到北疆去看看,”的话语在那些南洋商人中间流传,这些人也纷纷行动起來,去自己从來沒有踏足过的祖国北疆,
作为列强严重肥肉中突然多出來的硬骨头,辽系,此次在和苏俄冲突中表现出的强悍的战斗力让那些列强们为之震撼,虽然和苏俄的战斗只是局部的小冲突,但辽系快速的取胜还是让列强们感到此刻辽系战斗力的强悍超出他们的想象,不过出于对苏俄的天然警惕和戒备心理,和自己国家在东北甚至整个北疆都沒有什么利益的西方列强们并沒有对辽系采取什么削弱的措施,反而从各自的利益着想加大了对辽系的援助力度,以保证他们在和苏俄的对峙中不会落于下风,也因此,在条约刚签订,各国的贺电就像雪花般的飞來,速度一点都不比中国民间自己贺电來的速度慢,同时各个国家驻沈阳的总领事也纷纷找上们來和辽系的大当家张大帅商谈对苏的后续问題和援助,那些驻库伦的领事馆也纷纷撤了回來,以示对北疆的尊重,
虽然这次的局部战争的胜利让列强感到震惊,但毕竟他们在东北和蒙古沒有什么利益关系,并沒有太多的感触,但作为一直将满蒙视为自己未來殖民地的日本來说是一个不可想象的打击,原本还打算趁北疆开放北满铁路的时候,趁机制造事端把他们的势力从南满推向北满,但是这场冲突的快速取胜,让日本整体高估了整个北疆辽系军队的战斗力,和后世日本人在这个时期随便进入东北军营不一样,这个时空在张良的影响下,这个辽系的军事基地戒备的非常严密,日本人根本无门而入,平时的情报也是从辽系收买的线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