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构思能源根基与工业蓝图(1 / 2)
在历经与幽影族的惨烈大战后,营地联盟深刻认识到能源自给自足与强大工业体系的重要性。林羽召集联盟的核心成员,在会议室中展开了一场关乎未来发展方向的深入探讨。
灯光昏黄却稳定地洒在会议桌周围,林羽目光坚定地环视众人,率先开口:“诸位,此次与幽影族的战斗让我们明白,依赖外界能源供给与有限的工业产能,难以支撑我们在宇宙中的长远立足。我们必须建立起自己的能源工厂与完备的工业体系。”
科研组长推了推眼镜,神情严肃且充满期待:“首领,关于能源工厂的构建,我认为我们可以从星渊遗迹中发现的能源转换技术入手。结合我们在之前战斗和探索中获取的各类能源样本,比如幽影族的黑暗灵能残片、外星作物蕴含的生物能等,研发一种复合型能源转换装置。”
众人纷纷点头,对这个方向表示认可。林羽微微皱眉思考后说道:“这是个不错的思路,但我们首先得确保能源的稳定采集。对于能源采集点的选择和建设,大家有什么想法?”
一位资深的地质专家站了起来:“首领,在我们之前对周边星球的勘探中,发现了一颗小行星,它蕴含着丰富的晶矿资源,这些晶矿具有极高的能量储存特性。我们可以在那颗小行星上建立首个能源采集基地,同时,在地球上也需要建立一些辅助采集站,收集诸如地热、风能、光能等自然能源。”
“那工业体系方面呢?”林羽将话题引向工业建设。
工业部长清了清嗓子:“我们目前的工业基础较为薄弱,主要集中在武器装备制造和简单的生活用品生产。要构建完整体系,我们需要从基础材料加工、零部件制造、大型装备组装等多个环节全面规划。比如,建立专门的金属冶炼厂,提高金属材料的纯度和强度;建设精密机械加工厂,生产高质量的零部件。”
在确定了大致方向后,营地联盟立刻行动起来。
在那颗蕴含晶矿的小行星上,工程团队驾驶着巨大的采矿飞船和建设机甲忙碌开来。首先,他们使用高能钻探设备深入小行星内部,探测晶矿的具体储量和分布情况。当确定开采范围后,便安置了大型能量护盾发生器,将开采区域笼罩其中,防止宇宙射线和陨石撞击的干扰。
随着开采工作的推进,晶矿被源源不断地挖掘出来,通过运输管道输送到临时搭建的初步加工站。在加工站里,技术人员操控着复杂的提炼设备,将晶矿中的杂质去除,提取出高纯度的能量晶体。这些晶体被封装在特制的容器中,等待运回地球。
而在地球上,能源采集站的建设也在同步进行。在沙漠深处,光能采集站如一片巨大的金属森林拔地而起。巨大的太阳能板如同向日葵一般,自动追踪着太阳的轨迹,将光能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电能,存储在地下的能量储存池中。在海边,风能采集塔高耸入云,巨大的叶片在海风的吹拂下缓缓转动,发出低沉的嗡嗡声,将风能转化为可供营地使用的能源。
工业建设方面,金属冶炼厂选址在一片空旷且靠近资源产地的平原。建筑团队先打下坚实的地基,然后竖起巨大的熔炉和烟囱。从各地运来的金属矿石被倒入熔炉中,熊熊烈火在炉内燃烧,技术工人时刻监控着温度和金属的熔炼状态,确保炼出的金属符合标准。
精密机械加工厂内,一台台高精度的机床整齐排列。技术人员小心翼翼地将设计好的程序输入机床控制系统,机床的刀具在金属材料上精准地切割、打磨,制造出一个个精密的零部件。这些零部件被送往装配车间,在那里,工人们熟练地将它们组装成各种工业设备和武器装备。
然而,在建设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在小行星的能源采集基地,时常遭遇宇宙海盗的骚扰。这些海盗驾驶着灵活的小型战舰,趁着夜色或防御薄弱时刻发动突然袭击。
一次,一群宇宙海盗悄悄地靠近了能源采集基地。他们发射出电磁脉冲弹,试图破坏基地的能量护盾和通讯系统。基地的守卫人员迅速反应,开启了备用防御系统,操控着机甲和战舰迎敌。激光炮在黑暗的宇宙中闪烁,导弹拖着尾焰冲向海盗船。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交火,机甲战士在太空中灵活穿梭,与海盗近身搏斗。
在地球上,工业建设也面临着资源短缺和技术难题的困扰。某些特殊金属矿石的储量有限,限制了金属冶炼厂的生产规模。而且,一些高精度零部件的制造工艺要求极高,现有的技术难以完全满足。
面对这些问题,科研团队日夜钻研,试图寻找替代资源或改进技术的方法。他们通过对外星材料的研究,发现了一种可以与现有金属混合使用的新型合金材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源短缺的压力。同时,他们不断优化机床的控制系统和刀具材料,提高了精密零部件的制造精度。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与奋斗,营地联盟的能源工厂逐渐成型并开始稳定运行。能源采集基地源源不断地将采集到的能源输送回地球,满足了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需求。工业体系也初步构建完成,从基础材料生产到高端装备制造,各个环节逐渐衔接顺畅。
林羽站在新建的能源控制中心,望着大屏幕上显示的能源输送数据和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