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全族收监!除掉礼部尚书!(2 / 3)

加入书签

天子。

所以,朱厚熜在御批了毛澄的奏疏后不久,就得知了毛澄暴毙的消息。

“暴毙?”

朱厚熜呵呵一笑。

他知道毛澄这是意识到自己恨他入骨,选择了提前去死,以求得到最大保全。

为此。

朱厚熜宣布辍朝三日。

无论如何,毛澄是迎立有功的大臣,还是礼部尚书。

即便毛澄是有意牺牲他这个天子,欺负他这个天子,用鲁迅的话说,就是要吃他,来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但也是打着仁义道德的旗号吃他,天下人也只会以为毛澄这样做也是为了你皇帝的江山社稷,你皇帝应该感激才是,怎么能恨呢,只怕毛澄自己也这么认为。

所以,明面上,朱厚熜也就还是礼貌对待一下毛澄的暴毙。

该有的优恤流程都会有。毛澄去世后,朱希周也更加慌了。

他知道毛澄为何要选择暴毙。

明显是因为新天子表面仁善,实则记仇阴狠。

你若不给天子一个体面的交待,天子也不会给你一个体面的结局。

刚巧。

朱厚熜也在这不久准了朱希周的求见。

朱希周便在见到朱厚熜后,小心翼翼地行了大礼,大气也不敢喘。

毕竟如今这位天子是真的记仇。

记仇也就罢了,还特别有心计,对自己这些士大夫也没有看得那么高尚,而早就抱有最大的恶意来揣测看待自己这些人。

所以,朱希周不敢在这位不单纯的天子面前有半点让对方不快的举动。

“卿见朕是为何事?”

朱厚熜表现的没有敌意。

面带微笑。

语气平和。

即便才刚出现了顾鼎臣这样的南直士族勾结海寇谋乱以及浙江文官骗他这个天子的事。

但朱希周现在是真惶恐不安,也就如芒在背地跪下说:“臣有罪!”

朱希周刚说出这三个字,两眼就不争气地滚出泪来,接着甚至泣不成声起来。

“呜呜!”

半刻钟后。

朱厚熜总算听朱希周断断续续地阐述了他如何劝阻顾鼎臣,如何又帮顾鼎臣操纵浙江官场的事,和他为何没有及时把这些情况反映给天子,为何瞒着天子做这些事。

按理。

朱希周做的这些事都是很严重的事。

至少“不忠”之名是安得上的。

但朱厚熜倒是没有雷霆大怒,只淡然地说道:“你好歹也是弘治九年孝庙钦点的状元,为臣要忠的道理不会不明白。”

“可你现在这样做。”

“倒是让朕明白一个事实。”

“你们这些大臣,忠的还是先帝孝庙,忠的不是朕啊!”

“朕在你们眼里,还不算是真正的君父。”

“是不是?”

朱厚熜问着就看向了朱希周。

朱希周一时脸如被人抽了一巴掌一样,热烘烘的,更加无地自容。

他想否认,但又不得不承认天子说的话的确一针见血。

他的确更怀念的是孝宗,更愿意忠诚于孝宗。

他也知道他若否认,天子只会更加不满,便不敢否认。

朱厚熜斜眼看着朱希周:“朕若成全你们,让你们去见孝庙,你说,到底是显得朕有情还是显得朕刻薄?”

“臣不知!”

朱希周流着泪道。

朱厚熜突然起身挥手,笑道:“你们其实也不怎么忠于孝庙,在孝庙时,只怕也是该瞒的瞒,该骗的骗。”

“你说是也不是?”

朱厚熜说着就回头问着朱希周。

朱希周哽咽着称是,且道:“臣等该死!”

“满朝文武,要说真正知道怎么辅佐朕的,目前来看,也就是梁阁老!”

“他有句话说的好,要想天子成仁君,关键是看自己怎么做,而不是靠说靠骗看忽悠就能让天子愿意成仁君。”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们自己都不愿意先做圣贤,怎么好让朕做圣贤?”

朱厚熜说到这里,朱希周也明白了他的意思,故而窃喜道:“臣愚笨,不知当如何做贤臣,还请陛下指教。”

“想做贤臣就好。”

“就说明还有救。”

朱厚熜这时抱着双臂,享受着清凉的晚风,笑着说了起来。

接着。

朱厚熜又说道:“太祖当年,执法严厉,年年杀奸臣,年年杀不尽,乃至有朝杀而暮犯之叹,朕也不得不承认,去你们心中之贼之难,真是难如登天!前有陈金,后有赵鉴,接着是杨潭,似乎这奸臣是真杀不完。”

“大医医国,中医医人,小医医病。”

“治国便是医国,要做治国良医,须要治本。”

“要治本就不能只着眼于砍你们某个具体官员的脑袋,到底还是要从根源着手。”

朱厚熜说到这里就看向朱希周:“你告诉朕,根源在何处?”

朱希周知道这是天子在考验他有没有成为天子口中“贤臣”的潜质。

朱希周也知道,贤与不贤由不得他自己,而是在皇帝手里。

皇帝说他会是贤臣,那他就会是贤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