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六章 严管国子监,嘉靖帝党出力!(1 / 2)

加入书签

陆深听后眸露诧异之色。

“陛下所言甚是,如此方去不敬储君之嫌!”

张璁回道。

桂萼也跟着附和说:“正当如此!不是说,太子不能严格教导,而是师者,应该先垂范,以表明自己也不畏吃苦受苦!这样就不悖大礼,也更利于太子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导。”

“臣昔日读书受教,恩师也严,而常让臣等先早起于院中晨诵一遍才可吃饭,而恩师也每天都因此与我等一起晨诵,我们问他原由,他说为师者,也当常记诵圣人之道,正所谓温故而知新,不能稍有懈怠!或者不足以教弟子!”

“陆深,他们说的如何?”

朱厚熜这时问起了陆深。

陆深则道:“陛下容禀,此非君待臣之道!”

“这怎么不是待臣之道?”

朱厚熜拧眉问道。

陆深道:“臣已年过五旬,真要是这样做,一旦受了风寒,顷刻间,风寒就会夺了臣的命。”

“陛下难道真要如此苛待儒臣吗?”

陆深接着质问拿起来。

朱厚熜沉声道:“那就允许你这么苛待朕的皇儿?”

陆深道:“臣说了,玉不琢,不成器,请问陛下,是太子重要,还是祖宗的江山社稷和天下苍生重要?”

朱厚熜深吸了一口气。

接着,朱厚熜就站起身来,冷着脸,一步一步地朝陆深走了来。

张璁、桂萼、夏言也在这时看向了朱厚熜。

他们注意到,朱厚熜那走来的脚步上有着数道如刀剑一样的目光正盯着陆深。

“陛下!”

“臣认为,东宫师傅陆深乃忠良之臣,教太子颇为尽责,且刚直当奖。”

“而臣记得他有一孤孙正值十三,不妨恩荫其孙入国子监!以彰陛下厚待儒臣之德。”

桂萼这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朱厚熜听桂萼这么说后,立在了原地。

接着。

朱厚熜就退了回去,道:“那就这么定了。”

朱厚熜随后看向了陆深:“你是个为社稷苍生不惜牺牲太子的狠人啊!朕虽恨你入骨,但也不得不佩服你。”

“臣身为东宫师傅,教殿下成材乃是本分,不足以因此恩荫子孙,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陆深这时却婉拒了朱厚熜的恩典。

朱厚熜道:“不准拒绝!否则便是抗旨不遵,亦是不准朕厚恩儒臣!不利于表明朕欲使太子成材之心!”

陆深只得闭眼称是。

“退下吧。”

陆深也就退了出去。

朱厚熜接着看向翟銮:“你也退下吧。”

翟銮便跟着离开了御书房。

“朕记得现任国子监祭酒是林文俊?”

朱厚熜问起桂萼来。

桂萼道:“回陛下,正是此人,他乃臣的学生。”

“那就告诉你这位学生,要严管国子监的那些监生,尤其是荫生!”

“朕不希望他们这些仕宦子弟将来不成器不说,还毫无仁爱忠孝之心,他们要是不德,为祸起来,可比平民之弟要为祸起来要严重。”

“这事关社稷苍生,不能马虎!尤其是清流子弟,更是关系清流儒臣的颜面!”

朱厚熜说道。

桂萼忙回道:“臣遵旨!”

当日。

陆深就先秘密约见了国子监祭酒林文俊,还带来了一珍贵的宋刻孤本,对林文俊笑着说:

“久闻公好古籍,而常言道,必有所好此人方配所好之物,所以,鄙人就特将偶然得到的这一孤本送于公。”

林文俊接了过来,且因此爱不释手地摸起了书皮说:“果然是好书啊!”

接着。

林文俊就问着陆深:“公是为令孙的事见我的吧?”

“凡事都逃不过公的法眼。”

“犬孙年少体弱,入监读书后,还请公高抬贵手。”

陆深说着拱手作揖起来。

林文俊则扶起陆深来:“好说,好说,公放心便是,你我同为清流,我不可能这么不近人情!”

但是,林文俊接下来就被桂萼叫了去。

桂萼也对林文俊嘱咐说:“陆深用心险恶,但他偏偏占着是为天下社稷苍生才严教太子的大义,陛下怒不可遏,本欲撕破脸,不再顾忌东宫儒臣杀之不祥而亦伤太子颜面的成例,好在,我及时提出以奖掖其德,而恩荫其孙的名义,给了一个让你来折磨其孙的机会。”

“这样,他陆深既然敢在大本堂以为社稷苍生严教太子的名义,训教的太子呆傻可怜,乃至逼死太子。”

“你也在国子监把他唯一的孙子往死里训!”

“如果他的孙子在国子监过的很好,你清楚后果。”

桂萼说着就提醒起林文俊来。

林文俊忙躬身答道:“弟子不敢!”

而次日。

天还未大亮,林文俊就来了国子监,说是亲自监督这些国子监监生们晨诵。

为此,林文俊还让人点了名。

而林文俊在点名后就因为知道陆深之孙陆郯未在监,就问着国子监诸官:“这个陆郯怎么回事,视皇恩如儿戏吗,怎么不来监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