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裂痕(2 / 3)
川省,若不清剿了这些叛逆,又怎好回朝向陛下复命”
多尔衮对豪格一直极为忌惮,此次放豪格领兵出征,实际上也是迫于无奈
两年前汉中贺珍武大定等人举旗复叛,汉中秦省等地纷纷响应,贺珍等人轻易夺下汉中,而后大举进兵秦省,贺珍等拥明义军连战连捷,很快便直接兵围西安
当时秦省几乎全境失陷,只剩西安城还有几千残兵驻守顽抗,秦省眼看便要沦陷,多尔衮见贺珍等人兵力强盛,这才决定令豪格领兵出征
豪格身份特殊,掌握正蓝旗十余年,由于清廷的八旗之制的特殊性,以正规途径,多尔衮基本上不可能从豪格手中夺走其麾下的正蓝旗兵卒
豪格也正是因为有着正蓝旗的支撑,才能屡屡与多尔衮作对
多尔衮派遣豪格出征平叛,一方面是为了夺回秦省关中,另一方面却也有借机削弱正蓝旗的打算
只要豪格没了兵,豪格这个所谓的肃亲王,多尔衮便随时都能拿下
多尔衮算盘打得虽好,但谁也没想到豪格竟如此能打,豪格领军到了陕西,轻而易举便击溃了贺珍等人的大军,平定了秦省汉中的叛乱
此战非但没有让正蓝旗损兵折将,反而还让豪格拿了个平定秦省的大功,在朝中威势更甚多尔衮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既然豪格能打,那干脆就让他多打一打!
中原两大巨寇,李自成已死,而张献忠却正好在紧邻秦省的川省之中
多尔衮的意图很明显,张献忠当世巨寇,手下皆是争战十数年的悍卒,这等流贼巨寇绝非轻易可胜
令豪格征张献忠,豪格纵是最终能胜,正蓝旗也必然会损兵折将,而若是豪格败了,那多尔衮却正好顺势惩治豪格,将他麾下的正蓝旗给夺过来
作战失利,罚没旗主兵员物资,同样也是清廷祖制
此番令豪格征张献忠,无论胜败,多尔衮都能稳坐钓鱼台
多尔衮计划的极好,但他千算万算,却怎么也没想到,话本里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的桥段,竟然能出现在张献忠身上
张献忠在数十万大军的护卫之中,竟然轻易就被人取了首级,豪格几乎是毫发无损,就大破数十万西军,又是立下泼天的大功
豪格经此一役连定川陕两省,在朝中声势大涨,威望直追多铎
而正当此时,多尔衮心腹博洛等人却在闽浙大败,这却让多尔衮对豪格愈发忌惮
清廷此时虽然已经建制称帝,但清廷之中却依旧残留着军事贵族部落时期遗留下的传统
谁的兵力强盛,谁能打赢,那么谁便理所当然的能在朝中获取更大的权力,雷霆雨露俱出君恩并不是清廷的传统,强者占有一切才是清廷此时通行的规则
多尔衮之所以能权倾朝野,靠的是麾下多铎等心腹在战场上的连番大捷,多尔衮手握大军,势力凌驾诸旗之上,所以他理所应当的掌握朝中的权力
但如今多尔衮心腹在战场上失利,而豪格这边却是势如破竹,这已经开始直接威胁到多尔衮的权力根基
正因如此,多尔衮才如此急切的想要将豪格调出四川,不想令其拿下夺取全川的大功,令其再添声势
以豪格的特殊身份,若是再让他这样连番立下大功,那朝中恐怕再过不久,就又会出现另一个辅政叔王
下方正蓝旗众人听得豪格所言,脸上神色也是一松,在八旗之制之下,他们与豪格早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豪格若是失势,他们的下场也绝对好不到哪里去
豪格既然已经对此早有准备,并没有班师回朝的打算,那他们也能放下心来,只要他们还留在川省,那就没有任何人能够威胁到他们的安全
堂中几人神色都是皆是放松下来,但一旁的参领吉赛脸上却是眉头微皱,开口说道
“摄政王威凌朝中,早已惹得朝中诸王贝勒不满,我等以平叛为名留在川省,应能获得朝中各旗支持”
“但川省督粮道王来用是摄政王的人,如今川省粮饷皆靠汉中转运而来,末将这几月却是发现,从汉中转来的粮饷已经越来越少了”
堂中众将闻言先是一愣,而后脸上神色也是微变,豪格看向下方的觉罗巴哈那,开口问道
“左襄在重庆拷粮,情况如何”
吉赛摇了摇头,开口回道
“作响搜遍全城,只得了两千余石米粮,咱们一路行来,川省各府尽皆凋敝,重庆无粮,恐怕川省其他地方也好不到哪去”
西军在成都立朝以后,妄行杀戮,川省中的百姓士绅也不断起兵反抗,这几年来西军与川省内的残余明军几乎无日不战
川省之中兵乱四起,百姓连逃命都尚且不及,又有谁去耕种生产,如今川省之中到处是抛荒逃难的百姓,没有人种粮,又哪来的米粮让清军来抢
至于豪格想在重庆取粮就更是痴心妄想,重庆在清军到来前,便已经被孙可望等人抢过一遍,重庆纵是有粮也轮不到清军来取
豪格听得吉赛所言,脸色也是沉了下来,他如今手握大功,只要有正当的理由,多尔衮便很难将他强调回京
多尔衮摄政数年已经野心渐露,朝中早已有各种风传流言,此时不仅是济尔哈朗与豪格等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