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封常清兵败洛阳,李治的分析让李世民刮目相看(1 / 4)

加入书签

杨国忠话音落下,在场的诸多大唐宰相顿时目瞪口呆。  房琯忍不住开口道:  “杨相公,你是否有些太自信了?”  “那安禄山可是掌控了河北三镇的兵马啊!”  天宝年间的大唐,总共册封了十个节度使。  分别是范阳、平卢、河东、朔方、河西、安西、北庭、陇右、剑南等九个,以及一个和节度使同级别的岭南五府经略使。  总计四个方向的边军,西方边军负责西域——陇西,主要防备吐蕃;东北边军负责震慑草原和东北异族;西南边军负责震慑云贵一带的异族,岭南经略使负责经略岭南百越。  在这其中,岭南方向的百越力量是最弱小的,是以岭南经略使麾下兵力将将过万,属于四个方向中战斗力最弱的,可以忽略不计。  其他三大边军,战斗力都非常强悍。  安禄山负责范阳、平卢、河东三镇,麾下云集了东北边军的所有精锐,十五万兵力将近大唐边军的三分之一,非常强悍。  这么一支劲旅,想要十天就击败并让安禄山授首,岂不是痴人说梦?  然而,李隆基却一下子就相信了,露出了笑容。  “好好好,那你就立刻去负责此事!”  画面一转,依旧还是皇宫之中。  一名将军大步走进殿中,朝着李隆基行礼。  “臣封常清,见过陛下!”  【封常清,汉人。时任大唐摄御史大夫,权知北庭都护,持节充伊西节度。大唐重臣、名将。】  李隆基看着封常清,淡淡道:  “说来也巧,你回京述职,正好碰到安禄山的叛乱。”  “你可愿意为朕出征平叛?”  封常清精神抖擞,高声道:  “陛下,那番人安禄山狼子野心,臣愿意为陛下擒其首级,献于御前!”  李隆基哈哈大笑,点头道:  “好好好,那安禄山号称二十万兵马,尔需要多少兵马能平叛?”  封常清思考片刻,沉声道:  “六万兵马足以!”  李隆基大喜过望,道:  “如今安贼来势汹汹,从边疆调兵是来不及了。”  “你立刻在长安、洛阳两京招兵买马,朕许你十万人!”  【当日,李隆基授封常清范阳节度使之官职,命其持圣旨,开国库招兵。】  画面一转,封常清快马来到洛阳城。  此时的洛阳,官方名称是大唐“东京”。  “封大人为大唐招兵啦!”  国库之中,无数锦缎丝绸,金银珠宝拿出来,放在太阳底下,极为显眼。  一时间,报名之人无比踊跃。  “我来!”  “我要上阵杀敌!”  “算我一个!”  短短一日时间,封常清就召到了六万兵马。  但,这位大唐西域名将看着面前的六万士兵,却傻眼了。  “这,这些人也能算是大唐良家子?”  在封常清的面前,一个看起来还算健壮的洛阳汉子,拼了命的拉一张军中最普通的长弓,脸都憋红了也没拉开。  再看旁边,两名士兵正在展示格斗技艺……好吧那根本就不是格斗,就是你一拳我一拳的互殴。  更远的地方,大量刚刚招募来的老百姓们嘻嘻哈哈,在大营之中喧闹不已,犹如来赶集的一般。  结阵?不会!  令行禁止?不可能!  封常清默然半晌,仰天长叹。  “都说中原无比富庶,我本以为中原男儿应当威武雄壮,更胜西域士兵。”  “却没想到,竟然是这般光景!”  封常清所说的六万士兵,是和西域边军那样,令行禁止,如臂使指的军队。  不是面前这六万连弓都拉不开,连结阵都不会,甚至连军中鼓声、旗帜传达的命令都看不懂的乌合之众!  带这种“军队”去打仗,和送死有什么区别?  封常清深吸一口气,沉声对着一旁的官员道:  “这六万人不行,你立刻给我向附近郡县传令,让他们放弃城池,立刻把所有的郡兵都调来洛阳!”  封常清算是看明白了,中原内地这边的兵源,全特么都是没经过训练的超级菜鸡。  想要让这些菜鸡们成为合格的士兵,没有个一年半载是不可能的。  可封常清哪里有这么多的时间?  安禄山马上就要渡过黄河,最多几天就打到洛阳城外了!  无奈之下,封常清只能另辟蹊径,就是调用附近的郡兵。  在封常清想来,郡兵就算再不堪,平日里总归还是能有点训练的。  只要能集合个几万郡兵,凭借着洛阳坚城,封常清依旧有信心和安禄山的十五万大军周旋到底。  他毕竟是威震西域,击溃吐蕃的大唐名将!  这名官员闻言,却露出哭笑。  “封大人,咱们附近的郡县,恐怕没多少郡兵了。”  封常清愣了一下。  “为何?”  官员答道:  “就在两天前,杨国忠大人发布命令,命各地郡守、县令率兵出城镇压安禄山叛军。”  “什么?”封常清表情瞬间呆滞。  安禄山的东北边军就算再不堪,那也是正儿八经打过仗的军队。  从洛阳这边的情况就能推断出所谓中原地区的“郡兵”是啥样的战斗力。  再加上单个郡撑死了也就几千郡兵,一个县也就几百人。  这几百几千的上去“镇压”安禄山的十五万边军,这就是纯纯的送命啊!  封常清急了,一把抓住这官员的领口,怒吼道:  “那你还不快派人去,把这些郡兵统统调回来!”  官员一脸无奈。  “封大人,那可是杨国忠杨相公的旨意!”  封常清怒道:  “我乃大唐河东节度使,负责镇压安禄山叛乱!”  官员越发无奈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