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第三次清缅战争失败,李世民开始警惕起来(1 / 4)

加入书签

镜头一转,已经到了清军大营之中。  明瑞表情平静地对着众人开口:  “休整三天,然后我们全军突围。”  帅帐之中的气氛明显颇为低落,众人在这种身陷重围的险境之中,也发不出什么激昂的话语,只能稀稀拉拉的应是。  明瑞离开了帅帐,在夜色中注视着外面的群山。  无数缅军的营帐被月光照耀得极为明显,犹如一只只隐藏在黑暗之中的猛兽,随时都可能扑上来,将清军彻底撕碎。  “我们会回去的。”  明瑞自言自语。  【吸取了之前在蛮结失败的教训,莽聂渺沙并没有急着对实力尚且完好的清军主力发动猛攻,而是继续保持着围困和骚扰的方针。】  【三天后,休整完毕的清军开始了这场战争中最后一次突围。】  画面之中,所有的清军都已经尽可能地轻装前进,之前还带着的辎重也全部都丢弃了。  每个人身上除了必要的武器之外,就是尽可能多的带满了干粮。  明瑞同样也是披挂甲胄,骑在战马上,对着众人下令:  “突围!”  看到这里,大秦世界之中,扶苏忍不住开口了。  “父皇,您觉得他们会突围成功吗?”  秦始皇的表情很平静,淡然道:  “就算是真的突围成功了,这一次大清对缅甸的战争也失败了。”  扶苏哑然。  堂堂华夏王朝,疆域比现在的大秦还要辽阔的大清,竟然已经是第三次失败了。  一想到这里,扶苏就觉得这件事情实在是太过荒谬了!  秦始皇又开口了。  “若是明瑞的指挥没有问题,清军突围应该还是极有可能的。”  “缅军数量虽多,但正面战场上的战斗力确实是不如清军。”  “真正能让缅军接连取胜三次的原因,最重要的还是火器,其次则是缅军对地形的熟悉。”  扶苏闻言,心中不免又生出了期待。  明瑞,固然是个满人,对扶苏而言属于异族。  但明瑞麾下的大部分将士,可都是汉人!  扶苏并不希望这些汉人士兵们就这么死在异国的土地上,成为缅甸人用来夸耀军功的战利品。  大汉世界之中,刘邦坐在御驾上,忽忽悠悠地,表情非常的舒适。  在御驾之外,大汉军队正在穿越茫茫戈壁。  这是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事情。  堂堂大汉皇帝,竟然真的亲自穿越了戈壁,前往漠北去寻找冒顿单于的老巢!  刘恒就站在刘邦的身旁,这辆御驾马车的面积相当大,犹如一座房屋般,即便偶尔有些颠簸,刘恒依然还是能够稳稳当当地站着。  “恒儿啊,你觉得明瑞这个家伙能带着大清的军队逃出生天吗?”  刘恒想了想,道:  “应该可以,但缅军火力实在是太强了。若是正面强突的话,恐怕会遭遇巨大的伤亡。”  刘邦嗯了一声,道:  “这种时候,就需要一个韩信了。”  韩信最擅长的,就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还定三秦之战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以及平定赵国时的“背水一战”,都是韩信指挥艺术的绝佳体现。  刘恒笑了笑,并没有接话。  他已经明白,韩信之死固然是吕氏出手,但背后恐怕也少不了刘邦的默认,甚至是推波助澜!  大清世界之中,气氛相当凝固。  康熙缓缓开口:  “明瑞这个名字,朕怎么好像听说过?”  雍正忙道:  “父皇,他应该是富察氏的小子,儿臣前段时间还见过他,刚开蒙没几年。”  康熙闻言,表情也是有些微妙。  一个几岁的小娃子,竟然成了这金幕之中的大将?  看来这清缅战争,距离朕的时代真的已经很久了……  弘历就在康熙的身旁,此刻坐立难安。  在昨天晚上回到东宫被胤禛一番臭骂之后,弘历已经完全明白这场清缅战争是在自己的治下爆发的,也明白了这场战争已经输了两次!  对于一个雄心勃勃,恨不得开天辟地的少年而言,亲眼目睹自己在未来的失败,那种感觉简直就是公开处刑!  弘历握紧了拳头,心中暗自在给明瑞加油。  明瑞,你可一定要把大清的主力全部都带回云南啊。  如果能直接把缅军主力击败,我以后就让你当大清的三公!  康熙叹了一口气,道:  “朕明明知道这是一次失败,但还是得看下去。”  “没想到啊没想到,朕为大清操劳一生,老了还要受这样的折磨。”  看着须发皆白的父皇,胤禛身体颤抖了一下,又恶狠狠地看向了弘历。  就是你这个臭小子!  哼,昨晚上还是打得太轻了。  今天回去,说什么也得加加量!  金幕之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伴随着明瑞的一声令下,一支清军队伍开始朝着北方发动了进攻。  这也立刻吸引了莽聂渺遮的注意力。  “立刻派预备队出去,支援北方!”  清军的动向并没有出乎莽聂渺遮的意料之外。  毕竟只有往北,才能回到大清云南境内!  故而,莽聂渺遮早就已经在北方设下了重重防线。  在莽聂渺遮想来,凭借着火器的优势,缅军士兵躲在早就已经设立好的营寨之后,一定能将清军的突围给直接击溃!  过去多次的战斗经历已经说明了这一点,缅军在野战之中完全不是清军的对手,但只要拥有营寨的保护,缅军的防守就是无敌的!  砰砰砰!  燧发枪击发的声音,在空气中不断地回荡着。  树林之中,诸多鸟儿呼啦啦地飞了起来,在硝烟中四散而去。  清军的攻势很快就被击退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