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王莽暴政端倪,又一个小皇帝死了(1 / 4)

加入书签

金幕之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为了让自己的地位更加名正言顺,王莽还想出了许多歪招。】  画面中,已经是苍茫的大草原。  一大片的营地坐落在草原上,外面是无数牛羊在悠闲的吃草,还有牧人在放牧,儿童在玩耍。  西汉世界之中,霍去病愣了一下,开口道:  “这是匈奴人的营地!”  卫青也有些疑惑,道:  “难道王莽要征讨匈奴,以成就功绩?”  坐在皇位上的汉武帝闻言,不由一声冷笑。  “若是这个乱臣贼子真的敢去征讨匈奴,朕倒是还佩服他呢。”  讨论声,金幕画面里,一名使者进入了匈奴单于的王帐之中。  单于站了起来,对着使者笑道:  “上国使者到来,本单于有失远迎,快请坐吧。”  【经过多年征战,漠南匈奴基本臣服汉朝,双方绝大部分时间处于一个相安无事的状态。】  两人坐下来,一番闲聊后,使者说出了本意。  “单于可知道我家主公,安汉公王莽?”  匈奴单于闻言愣了一下,疑惑道:  “难道贵使不是代表大汉天子到来的?”  使者笑呵呵地开口。  “不瞒单于说,我家安汉公大人希望单于能向我们大汉天子上奏章,表彰我家主公的功德。”  匈奴单于闻言,皱眉道:  “这……”  使者忙道:  “不瞒单于说,我家主公听说单于喜欢美女珍宝,特地派我送来一批。”  说着,使者拍了拍手。  立刻就有人将好几个大箱子,以及几十名中原美人送了进来。  匈奴单于看着眼前的美人,眼睛都直了。  等到箱子打开,里面那金灿灿的光芒,更是让匈奴单于心动不已。  黄金这种东西,在草原上并没有什么货币价值。  但,能彰显地位!  任何一名匈奴贵族,最喜欢的就是来自于大汉王朝的各种黄金、白玉器具。  这是身份的象征。  匈奴单于一把搂过心中最喜欢的美人,笑呵呵地对着使者开口。  “请回去告诉你家……”  使者见匈奴单于迟疑,忙提醒道:  “安汉公!”  匈奴单于眉头一扬,笑道:  “对,安汉公!你告诉他,本单于马上就向长安大汉天子上表,赞扬他。”  使者目光一转,从怀里拿出一份奏章,笑道:  “何须单于费神?不瞒单于说,这奏章我们都已经写好了,还请单于在上面用印便是。”  匈奴单于哈哈大笑。  “好好好,这样更好,更方便!”  ……  【王莽为了彰显“四夷臣服”的功绩,便派出大量使者前往匈奴、羌、鲜卑等异族之中,以金银宝物美人收买这些异族的首领。】  【于是异族们也纷纷上奏章,对安汉公王莽的功绩大加褒扬。】  【等此事传遍天下之后,天下人无不认为安汉公便是大汉英豪,是萧何、韩信、曹参等开国贤臣的综合体。】  【在这样巨大的声望推动下,无论是小皇帝刘衎还是太皇太后王政君,都不得不选择“顺应民意”。】  一名使者捧着旨意,高声宣读。  “……安汉公王莽,功在社稷,朕心甚慰,特加九锡,以表彰其功!“  王莽闻言,赶忙单膝跪地。  “臣惶恐,敬谢陛下、太皇太后之恩典!”  这九种帝王的赏赐,分别是:  1,车马。金车大辂,兵车戎辂,玄牡二驷(黑马八匹),表彰“其德可行”。  2,衣服。衮冕之服,还有配套的红色靴子,表彰“为国安民”。  3,乐县。赐予超过诸侯规格的乐器,表彰“使民和乐”。  4,朱户。大门可以漆成红色,表彰“能治民者”。  5,纳陛。登殿朝见时有单独的特殊陛级和座位。表彰“能进善者”。  6,虎贲。守门虎贲卫士三百人,表彰“能退恶者”。  7,弓矢。彤弓矢百,玄弓矢千。表彰“能征不义者”。  8,斧钺。御赐斧钺,表彰“能诛有罪者”。  9,秬鬯。一种特制的、祭祀典礼专用的香酒,表彰“孝道备者”。  画面中,王莽穿着特制的衮服,接受群臣们的恭贺,笑容满面。  【九锡之礼,古而有之。九锡,在秦朝之前为“九赐”,到了西汉时才以“九锡”流传下去。】  【自周公旦定礼起,帝王们就经常用九锡之礼来赏赐大臣。】  【但在那之前,从未有任何一名大臣能获得全部九种赏赐。】  【王莽,由此成为了华夏历史以来第一个“加九锡”的臣子。】  【后世的华夏篡位帝王们也纷纷效仿,让“九锡”这个原本象征着荣耀的赏赐,成为了篡位者的代名词。】  大秦世界之中,秦始皇皱眉摇头。  “九赐?这个王莽,还真是胆大包天啊。”  扶苏吃惊地开口:  “九赐合一,就是帝王之礼。”  “将九赐分开赏赐给臣子,代表着帝王愿意给臣子们一部分权力。”  “但这天下怎么可能会有帝王把九赐全部给臣子的呢?那岂不是等于把帝王本身的权力都送给臣子了?”  秦始皇冷笑道:  “这件事情,王莽自然是心知肚明!”  “他把九赐全部拿到,不就是想要为接下来的篡位做准备么。”  扶苏摇了摇头,看向王莽的表情变得极为鄙夷。  “这个王莽,实在是无耻之尤!”  汉初世界之中,刘邦勃然大怒。  “这个王莽,简直是狼子野心!”  萧何神情凝重地开口:  “帝王的九种权力都被王莽拿到了,这是摆明要篡位了!”  曹参嗯了一声,道:  “之前的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