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稷山之战,伤亡数字让倭人心态崩了,朱元璋当场打脸(2 / 4)

加入书签

来,黑田长政的脸色顿时又变了。  但他稍微思考了一下,又觉得问题不大。  自己麾下也有超过一万五的兵马!  况且,天安城附近还有好几支其他倭军。  于是黑田长政立刻下定决心。  “快,本部亲卫随我出动,前去接应黑田图书助。”  “其他部队快速北上,抵达后立刻加入战场。”  “还有,派人去通知毛利秀元大人,让他命令附近的所有其他军团向我这里集合!”  做完这一切之后,黑田长政立刻带着三千亲卫策马奔驰,朝着战场快速赶去。  片刻后,转过一片山坳,黑田长政看到了正在被明军追杀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黑田图书助等人。黑田图书助见到黑田长政,不由大叫起来。  “好侄儿,快救救叔父!”  黑田图书助属于黑田家族的庶子后代,他虽然只比黑田长政大了四岁,但辈分却高,是黑田长政的叔父。  黑田长政脸色一沉,大骂道:  “这是战场,叫我军团长!”  骂归骂,黑田长政还是命麾下的诸多武士亲卫冲了上去,拦住了正在追击的解生、杨登山等人。  解生看到又来了一支倭军,不惊反喜,哈哈大笑道:  “来得正好!”  解生加快脚步,不退反进,重重地撞入了倭军的援军之中。  此时,双方的交战线位于一座桥梁。  桥梁南面被倭军暂时掌控,明军正在从北面不断冲击而来,随时都可能攻上桥梁。  黑田长政观察了一下局势,心中暗惊。  “这支明军好强,数量又在一万以上,看来我部不是对手!”  一想到这里,黑田长政心中不免生出几分畏战情绪,当即就想要下达命令撤退。  但考虑到如果真的就这么撤退了一定会引来毛利秀元乃至丰臣秀吉的怒火,黑田长政一咬牙,沉声道:  “后藤基次,你立刻领兵去后面的山岗,在上面不断策马奔驰制造烟尘,让明军以为我们大军已至!”  “黑田三左卫门,你立刻带着武士上桥厮杀,一定要挡住明军过桥!母里太兵卫,你带着栗山四郎右卫门在后面支援!”  “其余人跟我做好准备,随时支援前方!”  在黑田长政的安排下,黑田三左卫门立刻带着五名旗本武士冲上了桥梁。  “八嘎,给我死!”  冲在最前方的几位明军勇士顿时被黑田三左卫门等人击杀。  轰轰轰!  山岗之上,倭军的火炮接连轰击在明军阵地中,让明军的进攻出现迟滞。  就在黑田三左卫门得意洋洋的时候,一声犹如雷霆的怒吼在他耳边炸响。  “小倭子,敢杀老子的人!”  颇贵猛冲而来,一个健步跃上桥梁,手中大刀直接朝着黑田三左卫门的脑袋劈落!  黑田三左卫门自恃武力出众,一声大叫。  “来得好,晨曦·黑刀破!”  当!  两把大刀在空中相交。  黑田三左卫门只见对方的大刀上传来了狂暴得似乎无穷无尽的力道,手中大刀不由自主脱手飞出。  “不好!”黑田三左卫门瞳孔顿时一缩,下意识地想要躲闪。  但颇贵的刀要更快!  黑田三左卫门甚至都还没在脑海里转完这个念头,他的脑袋就被颇贵一刀枭首,冲天而起。  黑田三左卫门的无头尸体摇晃了一下,重重倒在了桥上。  颇贵哈哈大笑。  “他娘的,小倭子就是脑子不好,杀个人也要乱喊乱叫!”  颇贵对着迎面而来的另外一名倭国武士,上去又是一刀!  “嗖嗖嗖!”  密集的箭矢自桥梁北面而来,将刚刚打算冲上去支援黑田三左卫门的母里太兵卫等人射住,许多倭军纷纷中箭倒地。  解生犹如雷霆般的怒吼在空气中炸开。  “颇贵给老子让开!”  蹬蹬蹬,解生如山丘般的沉重身躯直接撞入了桥上密集的人群之中。  大片的血花顿时绽放。  剑光所到之处,倭军如草芥般被割去!  远处本阵正在观战的黑田长政心叫不妙,忍不住大叫起来。  “炮兵,快把那座桥炸了!”  黑田长政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把桥炸了,让桥上的解生当场暴毙!  然而他的话才刚刚喊出口,解生庞大的身影从桥上一跃而出,砰一声稳稳落地。  在解生身后,两名倭国旗本武士露出不敢置信的表情,砰砰两声同时倒地,头颅和脖子分离。  大量明军自桥上席卷而来!  只不过短短的半分钟,黑田长政惊恐地发现,自己麾下的一大半将领都被包围了!  黑田兵库助、黑田图书助、母里太兵卫、栗山四郎右卫门、后藤基次……  这些人被明军围在中央,拼死抵抗。  黑田长政坐不住了,大喊道:  “全军出击,拦住他们!”  黑田长政所部全部出动,杀入了战团之中。  解生正在大杀四方,突然若有所感,双目盯住前方,缓缓停下脚步。  两名身披金色甲胄,头戴厚重头盔和面具的倭国武士,一左一右拦住了解生。  没有任何废话,三人立刻就杀在了一起。  镜头开始拉远。  可以清楚地看到,明军源源不断地过桥,疯狂冲击着倭军的防线,还将倭军一部分包围起来。  而倭军方面,数量明明是明军至少两倍以上,却被明军杀得步步后撤。  也就是因为倭军数量上占据了绝对优势,不然此刻倭军已经溃败。  倭军在黑田长政的指挥下拼死救援,终于将陷入重围的黑田图书助等人救了出来。  但黑田长政脸上却一点笑容都没有。  就在他视线的尽头,一名穿着金色甲胄的倭军武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