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赵构的投降主义让刘邦眼界大开,陈平破防怒喷(1 / 5)
金幕之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虽然靖康之变的确给大宋带来了深重的苦难,但金军两路分兵南下的主要目的地还是汴京城,故而对一路上的各座城池,要么直接绕过,要么短暂占领之后离开。】 【当赵构继位时,金军真正侵占的大宋领土不过十多个州府,掌控的面积是极为有限。】 【即便是在大宋最北边的燕山府,当地的起义军配合官府依旧能做到切断金军南下的联络通道。】 【各种事实都在证明,若是赵构能有一番作为,靖康之耻或许不能立刻雪耻,但大宋至少自保无虞。】 【然而赵构继位之后的诸多行径,很快就打破了天底下诸多大宋军民的期望。】 “李纲?” 赵构坐在临时行宫之中,看着面前的奏折,眉头明显地皱了起来。 好几份奏折都直言不讳地表示,希望赵构能任用之前曾经被宋钦宗罢黜的李纲重新作为宰相,主持抗金大局。 “这怎么行!” 赵构当场就发火了。 才刚刚定下和金人议和的国策,若是这时候把李纲给提拔上来,金国会怎么想? 赵构怒气冲冲地看向其中用词最为激烈的一份奏折。 “监察御史张所。” 想了想,赵构提起红笔,在上面做出批示。 “贬官流放!” 随后,赵构又拿起了另外一份奏折。 这份奏折比较特殊,并非来自于大宋的官员,而是来自一名军官。 “……值此国难之际,陛下当即刻还驾汴京,召集天下军民共抗金国侵略,迎奉二圣回朝。” “若有臣子阻挠,此国贼也,当诛之!” 赵构脸颊不断抽动,视线缓缓移动到了最下面的提名落款处。 “修武郎岳飞。” 赵构直接拍了桌子。 “混账东西,怎么连一个小小修武郎的奏折都送到朕的面前来了?” “三省的官员都是吃干饭的,连最基本的条陈都没有办法审阅了吗?” 赵构再次提起朱笔,在上面愤怒地做出批示。 “小臣越职,非所宜言,革除官职,削除军籍!” 在做完了这些之后,赵构总算是松了一口气,满意地放下朱笔。 “来人啊,把昨日刚刚送进宫里的那批秀女给朕带过来,朕要好好地欣赏欣赏!” 【然而赵构很快就发现,自己低估了李纲在天下人心中的威望。】 【李纲打赢了第一次汴京保卫战,此时大宋天下无论是官员还是百姓都发自内心地认为,只有李纲才能挽救大宋糜烂的局势,而非黄潜善、汪伯彦等一力主和的大臣。】 【铺天盖地的奏章送到了赵构的面前,内容完全一致——立李纲为宰相之首,主持抗金!】 【甚至就连一部分的主和派官员也认为,让李纲来主持和谈的大局是最为合适的。】 赵构脸色难看,注视着面前的黄潜善和汪伯彦。 “两位卿家,天下人都属意李纲,这可如何是好?” 黄潜善立刻表达了最强烈的反对。 “陛下,若是复用李纲,和谈之事休矣!” “难道陛下想要让自己刚刚登基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如此草草收场吗?” “那陛下在天下人心中的威严何存?” 汪伯彦也道: “上一次的汴京守卫战中,李纲此人就曾经功高震主,完全无视先圣上的命令,自行其是。” “若是陛下用他,将来一旦金军南下,恐怕军权亦无法掌控在陛下手中矣。” 赵构闻言,不由默然。 没有军权是肯定不行的。 赵构还指望着军队保护自己的性命呢。 过了好一会,赵构道: “那朕怎么和天下人交代?” 黄潜善和汪伯彦闻言,也说不出话来。 他们的确可以劝阻赵构,可没办法从天下人的心中抹去对李纲的敬重和信任啊。 赵构见状,心中顿时大为不满,伸手一指面前堆积如山的奏折。 “你们自己看看,这些都是要让李纲为相的。” “朕若是不听他们的话,他们之中又有多少人还会听朕的话!” 赵构这个皇位,说白了就是捡来的。 无论是宋徽宗还是宋钦宗,都没有在被金军掳走前发布过旨意来册立赵构为继承人,或者允许赵构即位。 掳走之后说的话,那就是形势比人强,大家心里都门清,当不得真。 名不正,言不顺! 赵构的地位,并不像那些从太子接任皇位的皇帝们一样稳当。 民心民意,乃至官员的想法,赵构没有办法忽略。 看到两名心腹都无言以对,赵构终于下定决心。 “无论如何,朕必须要让天下人安心。” “拟旨吧,让李纲进京为相!” 黄潜善和汪伯彦无可奈何,只好答应了下来。 顿了顿,赵构又道: “哦,对了,还有宗泽的官职问题,也该议一议了。” 黄潜善和汪伯彦闻言,立刻又紧张起来。 李纲虽然是坚定的主战派不假,但他毕竟已经被罢黜出京一年时间了,手底下早就已经没有兵了。 但宗泽就不一样了。 宗泽麾下可是有一支实打实的军队,而且还是大宋各支勤王之师中唯一一支正面击败过金军的精锐! 若是让宗泽也进入朝堂之中成为宰相,那宗泽和李纲两位主战派大臣相互呼应,黄潜善和汪伯彦这些主和派的麻烦就大了。 黄潜善忙道: “陛下,宗泽此人刚愎自用,之前在大名府的时候就不听陛下之命擅自出兵。” “此人可万万不能召入朝廷之中,不然他跟李纲合流,还不知道将来会闹出多大的祸事呢!” 汪伯彦点头道: “是啊是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