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赵匡胤掀起政治风暴,马家渡之战,岳飞的成长(2 / 6)

加入书签

学着经商。”  “毕竟他们是臣的儿子,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能力的,也赚了一些钱买了一些庄园。”  “这不能全部都记在臣的名下啊。”  “陛下,臣对您和大宋都是忠心耿耿的,绝无二心啊。”  “还请陛下看在臣服侍了陛下这么多年的份上……  赵匡胤眉头一扬,直接打断了赵普的话,道:  “哦?那这样好了,朕就让三法司去带你几个儿子还有诸多经手的管事、下人们好好地审问一番,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一定得还你一个清白,如何啊?”  赵普闻言,脸色顿时变得惨白。  其实之前说了那么多,赵普心中还是抱着侥幸心理。  一方面希望赵匡胤能念及旧情,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另外一方面则是希望其他官员同僚们能开口搭救自己一二。  但眼下,赵匡胤显然是打定主意要把这件事情捅到底了!  至于其他的宰相、尚书和侍郎们,一个个都被赵匡胤的态度吓到了,哪里有人敢开口给赵普说话?  死道友不死贫道啊!  话都已经说到这种地步了,赵普也知道自己再也无法继续顽抗下去,只能脸色惨白地跪倒。  “臣认罪,愿辞去所有官职,听凭陛下发落。”  这一刻,大殿之中变得无比寂静。  所有人都紧张地等待着赵普的结局,就连太子赵德芳也不例外。  赵普作为士大夫阶层的首领,他的结局如何,将会直接关系到士大夫整个阶层的命运。  赵匡胤冷冷地看着赵普,良久之后开口道:  “赵普私德不修,违反国法。”  “着免其宰相之位,即日起调任河阳三城节度使,钦此!”  话音落下,一旁的沈义伦等宰相就都松了一口气。  只是免官降职,没有流放更没有抄家杀头。  这就说明,陛下对士大夫阶层并没有想要赶尽杀绝!  如果真的出现了最恶劣的情况,这些宰相、尚书和侍郎们是肯定要出来给赵普争一下的。  那已经不是简单的赵普政治结局了,而是事关整个士大夫阶层的生死存亡。  现在嘛,没了一个赵普,虽然士大夫阶层失去了领袖,但也不会面临存亡危机。  这其实就没啥。  无非就是将来大家夹着尾巴做人呗。  太子赵德芳将这一幕尽收眼底,心中突然有些感慨。  这就是文人的软弱性啊……  明知道父皇对赵普动手就意味着士大夫整个阶层将来一定会被打压,但只要不动手到自己头上,为了自己的官职,依旧可以心安理得的坐视赵普被免官。  难怪大宋会有什么狗屁的澶渊之盟,难怪会有靖康之变,难怪赵构手下的大部分官员臣子会是那种样子。  软弱,是绝大部分文人骨子里与生俱来的东西。  李纲和宗泽这种有骨气,有热血的文人,永远都是少数!  看着赵普跪地谢恩,随后又失魂落魄地离开大殿,赵德芳开始期待起父皇接下来的表演。  然后他就听到了赵匡胤的话。  “今日到此为止,诸位卿家都散了吧。”  啊?  赵德芳直接愣住了。  不是,这就完了?  说好的大风暴呢?  大的怎么就这么没了?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建康城,杜充官邸。  “什么,兀术真的渡江南下,而且还朝着建康来了?”  杜充听完这番话,脸色顿时惨白。  这位大宋右相,直接被这个消息吓得魂不附体。  “没道理啊,这都马上冬天了!”  “金人冬天明明应该撤兵的,完颜拔离速都已经撤兵了,为什么兀术还不撤兵?”  “陛下派了那么多使者,送了那么多份求和书,怎么金人就一点都不动心呢?”  【但不管杜充再怎么无法置信也好,兀术渡江并且朝着建康城逼近已经是铁一般的事实。】  【杜充无奈之下,也只能派出陈淬、戚方率领两万兵马前往阻击,并让王燮率领一万三千人作为策应。】  镜头中,出现了岳飞等人。  岳飞统领本部兵马,受陈淬节制,一同出发前去对抗兀术。  其他的宋军将领,大多脸上带着惶恐,唉声叹气。  “怎么运气就这么不好呢?偏偏让我们去。”  “建康城里那么多人,怎么就中了我们呢?”  “陈淬大人也是,就不能和杜大人说一下,换一批人吗?”  听着这些家伙的抱怨,岳飞不由皱眉,开口道:  “各位,我们可是保家卫国,你们何必要说这种丧气话呢?”  “男儿为国家战死沙场,这是我们的荣耀!”  另外一名统制斜了一眼岳飞,忍不住好笑道:  “岳统制,大家都是从汴京逃到这里的,又没有别人,你就别装了。”其他统制也哈哈地笑了起来。  “对啊岳统制,都是逃跑的人了,何必呢?”  “杜大人是宰相都不愿意卖命,皇帝陛下一听到金人来就赶紧逃跑了,咱们这些拼什么命啊?”  岳飞大怒,直接策马离开。  “道不同,不相为谋!”  统制们嗤之以鼻,对着岳飞的背影指指点点。  “这人就喜欢装。”  “谁说不是呢,还在背上纹个精忠报国,结果还不是和我们一起从汴京逃回来了。”  “笑死人了,又当婊子又想立牌坊。”  “做人还是真实点好。”  岳飞太阳穴突突直跳。  一旁已经是副统制的张宪气愤不已,转身就要回去理论,却被岳飞拉住了。  岳飞低沉开口:  “走吧,做好我们自己就行。”  张宪气愤道:  “咱们这一路出生入死,从来就没怂过,这些混账东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