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康熙戏耍沙俄使者,兑换工业革命,秦桧为上位祸害大宋(1 / 6)

加入书签

土尔扈特?  在听到这个词语的时候,托尔斯泰伯爵终于无法淡定了。  土尔扈特的确是漠北蒙古瓦剌联盟中的一支,曾经和准噶尔、和硕特并称为瓦剌最强部族。  但在噶尔丹崛起之后,土尔扈特被准噶尔接连打得大败,最后连自己的地盘都守不住了。  要么逃跑,要么困守漠北祖地被全歼。  土尔扈特最终的选择和其他被击败的草原部族一样,西迁。  中亚草原就在土尔扈特牧场的隔壁,但这也意味着将来准噶尔夺取了土尔扈特牧场后,还能接着紧追而至。  土尔扈特部族最终选择跨越中亚草原,绕过里海,抵达了乌尔拉山南边的东欧大草原最东端。  西迁之后,土尔扈特又发现一件事情。  这些曾经蒙古人的牧场,如今已经是沙皇俄国的地盘了。  土尔扈特还发现,自己不但打不过准噶尔,也打不过沙俄。  这其实很正常,毕竟准噶尔本身就得到了沙俄的扶持,属于沙俄用来遏制大清西进的小弟。  连准噶尔都打不过,怎么可能打得过沙俄?  土尔扈特无奈之下,只能选择臣服沙俄。  作为沙俄的高官,托尔斯泰伯爵很清楚,土尔扈特人是口服心不服。  土尔扈特人是蒙古的一支,而沙俄的前身莫斯科公国当年只不过是蒙古金帐汗国麾下一个负责收税的奴才罢了。  向祖先的奴才臣服这种事情,对骄傲的草原雄鹰来说,心中是非常不服气的。  也正是这种不服以及最近东方漠北发生的诸多变故,让沙俄那位女皇陛下开始考虑怎么削弱土尔扈特人。  作为在沙俄高层拥有许多人脉的伯爵,托尔斯泰甚至已经打听到一些消息。  女皇陛下即将启用来自乌克兰的哥萨克人,让同为游牧民族但却对沙俄忠心耿耿的哥萨克骑兵,逐渐掠夺和屠戮土尔扈特人,直到土尔扈特彻底臣服或者消亡。  按照时间来算,眼下应该是哥萨克人刚刚开始行动的节点。  此时若是整合了绝大部分蒙古部族的大清选择西进,并劝说土尔扈特人臣服……  喀尔喀、和硕特、黄金家族的蒙古人现在都跟着大清吃香喝辣,土尔扈特却被沙俄用哥萨克人压迫屠戮。  但凡土尔扈特的首领不是傻子,都知道该怎么做。  和大清联手,帮助大清打通中亚草原,然后重新融回大蒙古部族之中,融汇到大清王朝之中。  这对沙俄来说,就是绝对的坏消息了。  托尔斯泰定了定神,缓缓道:  “陛下您可知道,我们大俄罗斯帝国并不是准噶尔这样的弱者?”  康熙悠然道:  “朕当然明白贵国的强大。”  “但朕也想问你一句,如果朕联手土耳其、法兰西和英吉利一起,允诺给他们足够的领土利益呢?”  托尔斯泰身躯顿时僵硬。  英国人如果有机会,绝对会笑纳圣彼得堡作为在东欧的领土。  奥斯曼人肯定会把乌克兰重新夺回,让曾经的“真主之剑”哥萨克人回归土耳其帝国的附庸。  也就只有法国可能没有那么渴求俄罗斯的领土,但刚登基没几年,一心想要继承父亲路易十四“太阳王”伟业的路易十五也绝对不介意在东欧多一块领土的。  在这个时代,国王们于国境外拥有飞地简直不要太常见。  就比如英国如今的国王乔治一世,他同时还是神圣罗马帝国的选帝侯之一,出自神圣罗马帝国的汉诺威家族,在统治着英国的同时也统治着老家汉诺威。  对了,还有俄罗斯曾经的死敌波兰立陶宛联邦。  波立联邦曾经在俄罗斯刚崛起的时候上演过“火烧莫斯科”的好戏。  这几百年来,虽然被俄罗斯接连暴打变得极为虚弱,但只要俄罗斯被四面围攻,波立联邦绝对会参与到围殴俄罗斯的行动中。  托尔斯泰越想越是头皮发麻。  咱们俄罗斯帝国怎么全天下都是敌人?  托尔斯泰脸色变得越发恭敬,开口道:  “尊敬的大清皇帝陛下,我个人对您的看法十分认同,但我必须要得到女皇的旨意才能决定布里亚特蒙古的命运是否能全部归于贵国。”  康熙点了点头,淡然道:  “那是自然。在写给你们家女皇的信上和她说一声,当她看到信的时候,整个布里亚特蒙古应该已经完全被大清征服了。”  托尔斯泰:“……”  作为沙俄的大臣,这些年托尔斯泰见证了沙俄不断地扩张。  什么时候受过这种气?  但托尔斯泰也很清楚,不忍不行。  现在这种局面,大清就是更加主动,更加国多势众的一方。  谁让沙俄拼命扩张拼命打邻居,搞得所有邻国都和沙俄有仇呢?  托尔斯泰吐出一口气,正色道:  “我明白了。但有一点我还是要郑重声明的,若是贵国当真以国家的名义进入布里亚特,无论女皇愿意还是不愿意,都必须只能对贵国宣战了。”  康熙大笑了起来。  “行,朕可以满足你这点小小要求。”  “下去吧,你有四个月的时间。”  托尔斯泰急匆匆地离开了。  看着托尔斯泰离去的背影,弘历有些迟疑地开口了。  “皇祖父,您刚才为何要答应托尔斯泰最后一条要求?”  如果是弘历的话,肯定不会答应。  大清的军队就明目张胆的进攻你,咋了?  不服来呗。  康熙哈哈一笑,看向胤禛。  “老四,你自己的儿子,你来教!”  胤禛本想变脸臭骂弘历一通,但马上想起了父皇曾经说过的话。  要温和教育儿子……  胤禛吐出一口气,尽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