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民族自尊心(2 / 3)

加入书签

但他所购买的公债,基本上在1937年已经回本利息+本金,比‘整六’、‘七年’这些公债的利息更高、本金偿还年薪更低。

对于公债市场,陈光良并没有太多关注,他只是‘玩票’性质的做一把。

这天。

陈光良来到沪南一带,这里有‘维他奶’第二工厂,刚刚已经投入使用。

目前,维他奶已经完成对沪市及周边城市的占领,每日销量在25000瓶豆奶,以一瓶赚1.8分计算,年利润已经是近15万大洋。

可以说,维他奶是出道便是巅峰,得益于‘产品成熟’、‘定位明确’、‘广告营销深入人心’等。

仔细想想一件事,前世很多产品一开始会走很多冤枉路,但往往是某次的重大改变,便会起死回生。

例如前世的维他奶,一开始因为保质期只有一天,且包装不明确,就很难打开销量;而这一世的维他奶一开始便实行玻璃瓶装,打开饭店这个重要的销售渠道,产品定位中档,一切很快推销看来。

又例如,‘coca cola’仅仅是一个‘中文名’和一个‘广告’,便可以迅速扭转销售不利的局面。

‘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话,显然在商界是行不通的。

“老板,这是我们生产出来的‘豆奶粉’,您要不要尝尝?”技术总师吴广生带着人来到陈光良的身边,并高兴的介绍起来。

“泡起来,我试试!”

“好的”

要想将豆奶制作成豆奶粉,后续需要加入‘浓缩’和‘干燥’环节。

‘浓缩’就无需多说,毕竟可口可乐对于海外的生产,都是采取提供浓缩液,所以这一步的工艺已经非常现代化。

‘干燥’这一步自然也是采取的现代化工艺——喷雾干燥,这个工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便已经诞生。

不一会,一杯泡好的豆奶,便已经香飘四溢的出现在陈光良面前。陈光良有些期待的接过来,随后轻轻的吹了几下,再浅尝一口。

伴随着甜蜜蜜、豆香、香草的口味,充斥着口腔,让人唇齿留香。

可能是前世的物质太过丰富,将人的味蕾复杂化,所以这一世哪怕是一颗、一杯豆奶,都能让人回味不已。

“不错,这一步进展如此的快,是我没有想到的。”

吴广生谦虚的说道:“从零到一比较困难,从一到二就简单一些了。不过是浓缩、干燥的设备较贵而已。当然,罐装成本也较高。”

第二工厂主要是生产‘豆奶粉’,地皮是租赁的,厂房就盖了一层,设备足足了十多万大洋,一年利润都提前了,而这第二工厂足足投资近二十万。

陈光良并不在乎实业的投资,因为这个年代的实业是真的赚钱,超级赚钱,一般投资实业,只要找对方向,一年回本都很正常。

甚至一些实业,仅需要几个月就全部回本,因为这个时代的物质还是比较匮乏的。

这时候,‘总经理’陈世源说道:“老板,现在我们有两样豆奶产品,对大豆、白的需求大增。白的话,基本被外国资本垄断,我们很难有机会。倒是大豆,目前全球的大豆有七八成是我们东北产的。”

陈光良当即问道:“你想怎么做?”

陈世源一听,谨慎的说道:“我读过老板的文章,说日本对我们东北虎视眈眈,我担心大豆的来源。所以,保守一点的话,我们应该在常州府、上海建大豆仓库,储蓄大豆。”

幸好,他没有说去东北租地种大豆,不然陈光良都该考虑他这个总经理有没有真水平了!

陈世源的话,也让陈光良思考起来。

常州既是粮食的输出地,也是粮食的输入地,相当于一个枢纽中心。

据《武进粮食志记载,清代输入本地的粮食,主要是安徽的安庆、大通、芜湖、当涂、全椒等地的稻谷,淮河流域阜阳、蚌埠等地的豆、杂粮及小麦等,东北的大豆,附近各县的稻麦及苏北高邮、兴化、宝庆、六合的稻谷,南通等地的蚕豆等。输出的方向,大豆主要是上海、无锡,小麦主要是上海、苏州、无锡,豆油主要是上海、苏南、苏北沿江及杭嘉湖,面粉主要是苏南、苏北沿江及杭嘉湖,豆饼主要是苏南及杭嘉湖,部分远销福建。估计流入、流出量约在2000万斤左右,流入1000多万斤,流出七八百万斤。

但常州的大豆,主要是安徽那边流入的,而且品质也不如东北的大豆。

此时东边的大豆,占全球的80%产品,大量出口欧美等国家。甚至,前世南鲸政府还用东北的大豆,向日本换了一艘驱逐舰,这艘驱逐舰后来还消灭了日本九架飞机。

不仅仅如此,美国数次派专家造访东北,引进大豆的品种,奠基了五十年代后的‘大豆霸主’地位。

后世美国的大豆占据世界霸主地位,谁能想到是从东北引进的品种呢!

在1937年以前,东北的大豆可能会流出来,但1937年后,东北的大豆便成了日本的战略物资。

在这个时代,大豆的主要作用是‘豆油’、‘豆饼’。

另外,后来日本还将大豆作为战争物资,以大豆为原料,研发出了炸药、军用涂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