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两面夹击(2 / 3)

加入书签

正确,还要受到这样多羁绊。

你,还有那个王议员,今晚考虑仔细点,若是想永久的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你们可以大规模的反对我啊,对这个,我是不怕的。

当即不顾,一个人坐在椅子上,陷入一片沉思之中。

看到杨兴这个表情,罗纶终于没有说什么,慢慢的走出了房间。

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一个秘书匆匆赶来,声言政治部副主任卢师谛、农业厅副厅长颜德基前来求见。

一听这个,杨兴更是感到一股暖流穿过心间,须知卢师谛、颜德基都为革命党人,在杨庶堪被派往广州向孙文汇报四川革命形势后,以杨庶堪为首的实业团,现在当家的就是卢师谛、颜德基了。

在二次革命失败逃亡日本后,由于分别支持孙文、黄兴,川省革命党人发生分裂,杨庶堪、谢持等人组成了实业团,熊克武、但懋辛等人组成了9人团。

这几年,虽然在军队中,杨兴大量起用军校毕业生(四川武备学堂(以刘存厚、周道刚、钟体道、王陵基等人为代表,一般为后面四个学堂学生的老师)兵目学堂,速成学堂、陆军小学,陆军军官),起用教导部队军官,革命党人在军队一般负责政治工作。

在政府,主要起用立宪派中开明人士,革命党人,军校毕业生,如此虽然被一些孙记革命党人批评为保守,但毫无疑问更能代表四川民众意志。熊克武的九人团、杨庶堪的实业团在川省影响,远未达到历史上那种高度。

他们这种小组织、小派系,让杨兴颇为头痛,对此也一直无能为力。

不过现在在土地改革,减租减息进入关键时刻,在遭到保守人士全力反扑的时候,这些革命党人,在杨兴内心中,那是不同含义的,他们这些人,毫无疑问只能成为自己政策的坚定支持者,坚定执行者。

想到这里,杨兴内心一喜,连忙吩咐身边干事,有请卢师谛、颜德基。

片刻,卢师谛、颜德基三步并作两步快步来到办公室,杨兴热情的迎上去,连连握住二人手,笑道:锡卿、应纯,两位仁兄来得正好。工作中出了什么问题?

让人吃惊的是卢师谛等人一上来没有谈什么减租减息运动,一上来竟然要求杨兴出师东征湖北。

卢师谛笔直的站在杨兴前面,敬了一个礼,答道:督军,三角带战争已经结束半年多,川军在经过休整、整编后,现在已经兵强马壮,是难得的雄师,而北洋军阀主力正进入湘省,与桂军鏖战。

督军乃护国四杰之一,川省人口超过全国1/10,督军手握五个师的雄兵。可趁南北二军鏖战于湖南,率军沿江而下,击败吴光新的长江上游司令部下辖2个师,王占元鄂军3个师,占领武昌,一举恢复辛亥革命南北分治之态势啊。

杨兴大惊,建设川省,在建设有成后在举师出征,这是杨兴的战略计划,想不到今日竟然被卢师谛等人质疑。

要知道在这个时候,保守派正全力反补,正全力攻击自己的减租减息政策,在这关键的时刻,孙记革命派应该全力支持自己。

怎么在这个时候,竟然谈论什么东征。

当即显得颇为尴尬,强忍着内心的不满,解释道:锡卿兄,说句实话,吴光新长江上游司令部所辖的北洋军2个师,王占元鄂军3个师,我还没有放在眼里。但是难就难在我们若是兵进三峡,占领武昌,必然导致整个北洋军阀的反扑啊。

锡卿兄,北洋军阀控制全国十几个省啊,有十五六个正规师啊,除此之外,再加上各省军队,起码达30个师之数啊。

若是这样,我们东征军虽然可以取得最初的胜利,但到最后必然遭到北洋军阀全线反击,如此我们必败无疑啊。

卢师谛眼睛一亮,听杨兴口气,至少没有将吴光新的两个北洋师,王占元的3个鄂军师放在眼里,只是担心北洋军阀反击而已。

这么说来,杨兴还是赞成革命的,而不是一些人说想呆在四川,做土皇帝。

想到这里,显得颇为激动道:督军,若真是这样,南方护法军必然起而相应。督军请看,只要我们歼灭吴光新长江上游司令部两个师,王占元鄂军3个师,占领武昌后,进入湖南的北洋军5个师虽然可以向江西、安徽方向撤退,再加上桂军在后面牢牢拖住他们,如此可以无忧啊。

督军,若真是这样,只要我们川军占领武昌,到时候孙大元帅必然令海军进入长江,防止北洋军过江,如此即使有30个师的北洋军,也无忧亦。

如此恢复辛亥革命态势,指日可待啊。到那时,督军对革命的功绩,犹在黄克强之上亦。

杨兴扫了一眼地图,笑道:锡卿,虽然我没有加入孙先生的护法军政府,虽然对川滇黔战争中护法军政府一些做法颇为恼火,但是对孙先生的革命事业,从总体上来说我是支持的。

锡卿兄,如果桂军能够与我们同心协力,如果滇黔的那个唐继尧不抄袭我们后路,也能够与我们同心协力的话,你们不劝,我也会力主施行这个计划。

但是,说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