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送信(二)(1 / 2)

加入书签

打开窗户,一股清风吹进来,杜小山再也支撑不住自己,就歪倒在沙发上打起了呼噜。熊清泉看看附近无人走动,就壮着胆子走到杜小山的办公桌前,打开放在桌子上的电文夹,里面是杜晓山刚刚译出来的电文内容:“令驻宜城第45师316团,驻石花地区第64师217团于7月15日前集中于北河,仙人渡,李楼地区,加紧构筑工事,以防共军南下,确保襄阳之安全。”“石花作为前沿阵地,增加一个加强营固守,待命撤退。”熊清泉把内容又看了一遍,并牢记在心上。心想,没想到能看到这样的情报,说不定夏云正需要这样的情报呢。事不宜迟,他得马上离开这里,免得让杜晓山怀疑。他急忙跑到前院,喊来卫兵,安置杜晓山休息。他自己连忙从杜家出来,他要赶快找夏云报告。

夏云这时正在叶子龙家里,家中聚集了七八个人,都是叶子龙介绍来的基本群众,大多数是基层穷苦人出身,夏云向他们宣传国际国内形势,讲明共产党是为劳苦大众服务奋斗的政党,很快就要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人民群众要翻身做主人了。大家听了很振奋,感到有盼头了,苦日子快出头了。会议已经快结束了,见熊清泉进来,大家陆续散去。只剩下夏云,叶子龙和熊清泉三人了,熊清泉把从电报局得来的消息告知夏云,夏云一听,感到这是个重要的情报,必须马上送到陕南军区去。让军区首长根据敌情的变化,调整作战部署,尽快拔掉石花这个“钉子”。石花的驻军情况,工事构筑,火力配系已经摸得差不多了,这些情况都必须尽快送出去。

派谁去呢?大家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面前的困难程度是难以想象的,敌人在通往土官垭的路上,层层设卡,明暗哨都有,为防内部出“鬼”,连军统、中统的人员都在暗中严密监视军中连以上军官的动向。派军队内部的共产党员目前是不合适宜的,危险性很大。派一般老百姓去,敌人盘查得很严密,动不动就大开杀戒,弄的大家人心惶惶,谁都不敢往均县那个方向去。

叶子龙说,这几天,在北门楼的墙根下都绑着七八个衣衫破烂的人。国民党匪兵手抡皮鞭,凶狠地抽打他们,说是些通共分子,其实这些人都是乡下的庄户人。城门洞边还站着几个威风赫赫的国民党武装警察和便衣特务,他们盯着进出城来往的群众,不时从里面拉出几个“可疑分子”,进行盘问和搜查。搞得大家人心惶惶,现在连商人都不敢去那个方向做生意,更何况说去探亲访友了,更容易引起敌人的怀疑。大家在一起想了好半天,也想不出好的办法来,也没有理出个头绪来。夏云见状,就说下午再议吧,大家回去后再好好动点脑筋。

会后,叶子龙护送夏云到熊清泉家里去。熊清泉的母亲病了,夏云想去看看她,顺便也做一做熊林的工作,争取他也像李延谦一样,能为革命做点事情。叶子龙在回来的路上,在西门桥附近遇见了李延谦。只见李延谦低着头,正匆匆忙忙地往家里赶,叶子龙连忙上前喊住他。

“大姑爹,您这是怎么了,遇到什么事啦?”

李延谦低头走路,想着心事,忽然听见有人喊他,就停住脚步,他见是叶子龙,就着急地说:“大侄子,你快帮我拿个主意吧。土官垭驻军王营长中了一颗子弹,打在腿上,伤势严重。这李团长听说我治疗红伤有特效,非让我去给王营长疗伤,你说这兵荒马乱的,到处都不安全,听说只要是看到向西走的人就开枪,谁敢拿命去赌呀?”

叶子龙一听,觉得是个机会,就说:“我和您一起去吧,路上有个照应,遇事我给您跑跑腿!”

李会长一向也喜欢叶子龙,听他这么主动愿意跟他去,就说:“让我再想想吧。”然后,头也不回地向家中走去。

叶子龙见状,急忙掉头去找夏云。夏云还在熊清泉家中,还在为送情报的事犯愁。见叶子龙回来,知道刚刚分手又来找她,一定有新的情况。听叶子龙把遇见李会长的事这么一说,熊清泉把大腿一拍,高兴地说:“太好了,我们就利用这个机会,把情报送出去。”

叶子龙想了想,认真地说:“这件事最好还是由夏云出面找李会长,和他讲清楚去干什么,让他心中有数,这样好些,我想李会长会支持的。”

夏云沉思了一会,把手一挥,果断地说:“好,这件事我来找他谈。”说完,夏云立刻从熊清泉家赶往李家去了。

李会长回到家中,正在客厅里沉思。见夏云进来,正想向她讨个主意。没想到夏云首先就提到他外出治病的事,开门见山地支持他去土官垭,并且把送情报的事说了出来,她说:“干爹,您是个徳高望重的人,也是个深明大义的人,眼看全中国快要解放了,为新中国的建立出点力,共产党和老百姓是不会忘记您的呀,目前当务之急是将情报送到解放军手里,让解放军尽快解放石花,老百姓才有天日啊!”

李会长听完夏云的话后,思绪万千,他感慨地说:“是啊,我都过了这大半辈子了,对现在社会的世道是最清楚不过的了。自从你来了以后,我好像思维,观念都不如你们年轻人了,上次选举没有你们的帮助,我会搞得很狼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