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假面具(十二)(3 / 4)
他不急不慢地继续说到。
“个体终究只是个体,是世界的组成部分,不可能脱离整个体制特立独行。认为个人意志神圣不可侵犯。标榜绝对自由的,不是大脑没发育好的空想家,就是别有用心的政治投机者,好看的小说:。”
“……”
“个人意志有被承认的必要,但那是以不会威胁到多数人,不会给整个体制和秩序带来毁灭为前提,相对的,只要遵守规则,大部分自由和优质安全的生活也可以得到保障。失去这项前提,对应的条件自然不存在,该个体的意志也就没有任何存在意义。必须对其加以监控,在事态无可挽回之前做出处分。”
鸦雀无声。
杀手们无需多说,她们就是这一体制内的组成部分,法芙娜和姬艾尔则是无话可说。
恐怕不会有比这更正确的见解了吧。相比排他色彩浓烈的宗教统治,以及正在各国之间流行起来的扩张主义、种族至上主义、纯血主义。自称神明使者的少年的发言略显保守,但在温和程度与包容性方面,明显高出不少。
比起一味强调自己的主张正确,这番发言更强调现实与合理性。绝大多数人都清楚人性的丑陋面,都不希望自己的安全和生活被他人肆无忌惮的自由所破坏,因此建立了法律和道德,以一定程度的自由为代价。筑起保护自己的栅栏。李林的发言无疑与此相呼应:为了多数人的利益,为了整个社会体制不至于崩溃,有必要对少数危险分子进行监控,甚至**消灭——虽然很强硬,但无疑正确。
否定这番理论,同时也等于否定迄今为止智慧生命的文明史。没有谁会愚蠢到去干这种傻事。
李林是正确的,并将一直正确——这个概念再次被印证。
然而……
“换句话说,和父母管理小孩是一样的吗?”
发出预料之外的反问,目睹对方表示肯定的点头动作,罗兰叹息着。
父母看待孩子大致也是如此。一方面承认孩子作为个体持有个人意志,另一方面也会拒绝孩子的意见。且不论谁的意见更高明更正确,也不探讨亲子关系和尊重的问题,这种做法本身就带有浓烈的独裁色彩,是变质的关爱。而李林的策略可说是家长作风的放大版和隐蔽版,扮演着不苟言笑的长辈,保护着大众的同时,也扼杀任何脱离框架的思维。
个人意志在某些情况下确实无能为力,并非所有人都能依循自身意志与良心,冷静仔细的审视周遭之后采取行动,但连心灵的自由也不被允许——这未免太悲惨了。
李林会做出那种论述,或许是他深思熟虑后的见解,但他看待事物的方式……
(太悲哀了。)
毫无意识的,罗兰的脑中划过了这个词。
“这不是可以容许感情论介入的问题。小孩长大后再去反省曾经做过的愚行,或许会对自己曾经如此愚蠢苦笑不已,但这种事情以世界规模再现时,可不是笑笑就能过去了。与其等到犯下错误无可挽回之后再去后悔,不如从一开始就不犯错误。”
做完最终的论断后,李林不再说话,从他的背后闪耀出青白色的光辉,宛如薄纱一般的光幕静静溢出。
那道光犹如月光一般,和天上三轮月亮反射的光芒相互交错,给人以朦胧恍惚的美感。明灭闪烁的光芒渐渐散去,一对晶莹剔透的翅膀出现在黑发少年的背后。
沐浴月光的少年张开羽翼,仿佛要飞上天空。
这大概是和神明使者的身份最相称的风景吧,具有压倒性的美感,同时又超脱尘世,仿佛在诉说着展翼者与众生处于不同层次的世界。
——死之翼。
一瞬间就能毁灭一座山或者将整座城市烧成灰烬的恐怖武器,此时亮出这个,个中含义不言而喻,。
——自己动手,还是我动手?
睥睨过来的红瞳无声诘问,和养父对视了一秒,少年转过身。
解除保险,拉开枪机,上膛——动作一气呵成,枪保养的不错,机件动作没有任何阻碍。虽然款式比自己的枪要旧,但性能似乎并不差。
举起枪,准星和阿兹达哈卡的笑脸重叠在一起,疼到布满汗水的脸上正露出犹如疲劳的旅人看到终点的笑容。
“哟,少爷,原来你就是我的‘死’……我们的‘死’啊。也罢,有尊严的死比什么都好。”
那是解脱的笑容,是早已预料到结局,亲眼见证时的表情。
(早已预料到的结局吗……)
罗兰在心中呢喃着,和李林对抗的下场,阿兹达哈卡不可能不知道,但他还是选择了这条路。尽管不能认同他的手段,也不能认同他的生存方式,但有一点无法否定。
自己经历、自己思考、自己判断,然后由自己承受这一切。
自始至终,阿兹达哈卡贯彻着这一点,处于“意志之墙”的支配下也坚持着这一点。或许在这个杀人鬼、魔龙的心里,唯有“自我”是绝不能被剥夺的坚持和自尊吧。
仿佛在催促他一般,背后的青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