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李自成破太原(1 / 3)
于此同时。兼并了罗汝才和革左五营的李自成开始了东征。迈出了灭亡明朝。夺取天下的关键一步。
崇祯十七年正月初三早晨。李自成率领牛金星、宋献策、喻上猷在西安新降的武将。由李友、吴汝义、李双喜、李强等率领的数千精锐骑兵护卫。从长安动身东征。留守长安的文武大臣。袁宗第率领。一直送到灞桥。刘宗敏的一支人马。由高一功和贺锦率领。早到了韩城。已经同东征大军渡过黄河。明朝的秦王和几个郡王都带在军中。崇祯十五年在河南破汝宁时捉到的崇王也带在军中。
大顺朝东征的先头部队。在去年十二月中旬就踏着坚冰渡过了黄河。主力军兵分两路:一路由韩城和禹门之间的沙涡渡河;一路由韩城向蒲坂渡河。李自成从长安启程的时候。陕西省的许多府、州、县的明朝政权。已经纷纷瓦解。有的地方士民打开城门迎降。有的正在准备迎降。李自成在路上不断接到刘宗敏的飞奏。有时是刘宗敏转來的贺锦和刘芳亮等大将的禀报。知道到处沒有遇到抵抗。果如所料:势如破竹。在路上。每晚驻营以后。倘若沒有紧急军情需要他处理。他仍然请牛金星带着新降的文臣。为他讲解经书和《资治通鉴》。离开长安后的第一次经书讲題是《春秋》上的“春王正月”。
牛金星认为。目前正是大顺皇上正月出师。所以选取《春秋?鲁尹公元年纪事》开始的这四个字。依照《公羊传》的意见。大加发挥。向李自成宣传做大一统皇帝的思想。李自成也是希望做大一统江山之主。如今形势顺利。只要攻下北京。收拾江南虽然还不能说可以“传檄”而定。但是必不会经过大的战争。所以牛金星讲解《春秋》上的这四个字。很投合他的心意。
李自成同他周围的群臣。在一片胜利的欢悦中。策马踏着坚冰渡过黄河。于正月十六日到了蒲州。祭了关公。十八日到猗氏。十九日到闻喜。二十日到绛州。二十一日到曲沃。二十三日到了平阳。在平阳停了五天。同刘宗敏、李过等开了一次军事会议。发表了使一般庶民百姓都能听得懂、读得懂的上谕。便向太原进军了。
东征大军每到一地。就将已经拆掉的驿站恢复。整顿了驿卒。配备了马匹。所以。李自成沿路到长安的信使和公文不断。朝中大事和关中、汉中、河南、湖广等地情况。也都不断地向李自成禀报。倘若有重要军情。则逢站换马。日夜不停。虽相距数百里。一日夜可以到达。这个正月。长安朝廷每日要收到四方许多公文。也发出许多公文。而最重要的是通往太原一路的消息。凡是长安朝廷收到山西方面的公文和消息。都要报进宫中
刘芳亮率领的十万人马。作为进攻北京的一支偏师。渡过黄河以后。就同主力分路向晋南前进。一面追赶高见。一面占领晋南各府、州、县。遵照李自成的命令。从晋南向东。越过太行山。进人河南省的怀庆地方。然后由安阳向北。威胁畿辅。贺锦率领的先锋骑兵。则沿着从平阳去太原的大道继续前进。
当是明朝在山西境内的兵力。十分空虚。巡抚蔡茂德直接指挥的府标营。大约只有三千人。他原來驻在平阳。可是山西省从河曲城开始。就与陕西相临。只隔着一道黄河。上下一千余里。到冬天全都结冰。随时可以渡过。更不是少数兵力可以防守的。蔡茂德奉崇祯皇帝严旨。不能不布置守河。可是他手中无兵无饷。毫无办法。正准备战死在平阳的时候。晋王却催他赶快回太原。全力保护省城。因为当时不仅是平阳以西黄河危急。而且在河曲附近。也哄传大顺军渡河。那就是说。李自成的人马不仅要从平阳进军。还要从北边走偏关过來。从北边包围太原。所以太原城中。从晋王宗室到达官富绅。都十分害怕。紧催巡抚蔡茂德回去守城。蔡茂德知道。倘若太原失守。他就更不好向皇上谢罪了。所以当大顺军从韩城一带有小部队渡河的时候。他就带着二千标兵匆匆返回太原。而将守黄河的重任。交给了原來驻防在平阳一带的副总兵陈尚智。十二月十八日。大顺军一部分人马从禹门口和韩城之间的沙涡镇过河。陈尚智逃回平阳。又逃到赵城。投降了。太原以南再也沒有明朝的军队了。
山西各地百姓从李自成到西安以后。就哄传着李自成如何仁义。人马纪律如何严明。纷纷等待李自成大军一到就要迎降。果然大顺军渡河以后。各地土民不但亲眼看到了李自成的纪律确实很好。而且读到了提营首总将军刘宗敏的布告。所以从十二月二十二日起。就出现了到处迎降的形势。平阳知府张璘然投降了。受到了重用。
平阳的大乡绅申家严逃到山中。被家奴们捉到。献给大顺军。刘宗敏因他为富不仁。民愤很大。下令严加拷打。逼他将家中的金银、财宝、粮食全都交出。然后处死。这件事使平阳府的百姓们人心大快。此事。可以算是日后刘宗敏在北京拷打各级降官。逼他们交出金银财宝來“追饷”的肇始
李自成得知此事后。大夸刘宗敏办的好。刘宗敏也很得意。便将这种暴力追饷常态化。为李自成日后的败亡埋下了祸根。
李自成在到处迎降的情况下进入山西。他的前边有两三千威武的骑兵。然后是一队骑兵打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