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天下四分(1 / 3)
崇祯首先逼周后自杀。周后伤心痛哭:“妾事陛下十八年。卒不听一语。今日同死社稷。亦复何恨。”说完自身亡。崇祯又下令后宫嫔妃和懿安太后自尽。等到太监复命“娘娘领旨。”崇祯又叫來太子、定王、永王。崇祯安顿完三位儿子后。让他们易装出了宫城。处理完三个儿子的事情。崇祯在往坤宁宫的路上遇到十六岁的长平公主。崇祯对他说:“尔何为生我家。”挥剑向她砍去。长平公主用手臂一挡。手臂被斩断。立刻昏了过去。崇祯也沒有再理长平公主。在王承恩的陪同下。來到煤山。上吊自尽。而王承恩也随之自。
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率领大军进入内城。太监王德化率领内宫残存三百人在德胜门迎接闯王。太监曹化淳引导李自成从西长安门进入大内。李自成进入大内后。知晓崇祯、太子、二王下落不明。立即发榜悬赏。
突如其來的政治变故。让大明官僚迅速瓦解。有一小部分崇尚传统士大夫气节的大臣选择了杀身成仁的归宿。其中皇亲国戚六人。大臣二十一人。这些人难免有些愚忠的思想。但他们那种视死如归的气节还是让人感动的。但更多的人选择了投降的卑劣行径。共有一千二百多大明官员投降。
李自成入京后。崇祯皇帝的三个儿子很快就被抓住。这三个孩子皆着民间破烂衣服。帽子上与绝大多数北京市民一样。贴“顺民”二字。
李自成本人沒儿子。看见这三个眉清目秀的玉孩儿。心中不由自主生出怜爱。安慰他们说:“你们今日即同我儿一般。不失富贵。”他立刻唤人为他们换上新衣。
这几个孩子智商很高。但自他们幼长于深宫。沒有经历过世事。说话口无遮拦。回答李闯问话时。言及农民军。还一个一个“贼”字。对此。李自成也不怪。
李自成问太子朱慈烺:“知道你父亲的事情吗。”
太子答道:“知道。父皇已经崩于寿宁宫。”
李自成又问:“知道你们老朱家为什么失去天下吗。”
太子答道:“知道。父皇误用庸臣。而文武百官都为私利争斗。枉顾国事。”
李自成闻言笑道:“原來你也明白这个道理。”
太子可能是平日听左右儒士教诲。恨恨地说:“满朝文武官员无情无义。很快就会來向您朝贺求官。我现在只求你不要杀害我家人、不要毁坏我祖先的陵墓、三不要杀害百姓。”
李自成闻言。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对于明朝官员的贪腐。他本人感触自然不浅。崇祯帝太子之言。无形之中又加深了他对明朝官吏的憎恶。有了这种恶意。加上刘宗敏等诸将的贪婪。才最有可能是导致紧接而至的对明朝北京大官们的“追赃”拷掠的起因。
三月二十二日。太监在煤山发现崇祯尸体。用门板将崇祯的尸体从煤山抬了下來。与周后的尸体一起停放在芦棚之中。可叹一国之皇上、皇后死之后。死后竟然受到这样的待遇。不久。这些太监又受命将崇祯和周后的尸体用柳木棺材安放。枕头竟然是土块。大臣中前往哭临的不过二三十人。不少昔日的大臣。对帝后的灵柩根本就不屑一顾。反倒是作为反叛势力的李自成。却能遵循传统礼仪。人情世故。下令以皇帝和皇后的规格将崇祯皇帝和周后下葬。
相比朱棣纂位后建文帝诸臣的殉难。崇祯一朝不是太多。仅仅三十多位臣子。且多为文人士大夫。但这些人的殉节之烈。不愧前人。世臣戚臣方面。宣武伯卫时春、新乐侯刘文炳、驸马巩永固。或阖门自焚。或全家跳井;文臣方面。首推大学士范景文。他在壁上大书“谁言信国(文天祥)非男子。延息移时何所为”后。毅然投井自杀。户部尚书倪元璐。自缢殉国。状元刘理顺。闻贼入城。书绝命辞云:“成仁取义。孔孟所传。文山践之。吾何不然。”一家十八口阖门自缢。左都御史李邦华(劝阻崇祯帝南逃那位)。在阁门上大书:“堂堂丈夫。圣贤为徒。忠孝大节。之死靡他”。仰药自尽。太常寺少卿吴麟征。一直在城上指挥守卫。城陷后上吊自杀。农民军兵士久闻其名。过其门而不敢入内抢劫。叹赞:“好男子。真忠臣也。”户部给事中吴甘來。題诗堂上:“到底谁遗四海忧。朱旗烈烈凤城头。君臣义命乾坤晓。狐鼠干戈风雨秋。极目山河空泪血。伤心萍浪一身愁。洵知世局难争讨。愿判忠肝万古留。”引佩带自缢于室。兵部主事金铉。投河自尽。其母、妻闻之。泣言曰:“我等为命妇。焉能辱于贼手。”相继投井而亡。其弟殡敛母兄嫂尸之后。亦投井而死……;可称的是。城破国亡之际。紫禁城内宫女自杀者数百人。赫赫烈烈。直让成千上万降臣羞死。
李自成命人遍索皇宫。发现大内府库中只有黄金十七万。白银十三万。骇异之下。失望至极。本來。他“建国”之后当大赏将士。如今金银缺少。如何是好。
李自成回想崇祯太子一番话。又有刘宗敏等人窜掇。李自成下令“追赃”。由于官员太多。刘宗敏自己所住的大王府容纳不下。便把其余诸人转送至贼将田虎和李遇的府中。
一时之间。棍杖狂飞。炮烙挑筋。挖眼割肠。北京城内四处响起明朝官员的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