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惊闻败讯秦王割地,秦魏韩齐暗里相投(2 / 3)
。 秦国使者随到齐国游说齐王出兵相助。
秦国使者走后。魏王随召集文武说:“我闻屈匄楚军在商南、少习、商邑大败秦军。秦将庶长章仓逃洛南。楚军席卷商、少和商州之地。秦将甘茂率大军袭取楚的汉中郡。秦将司马错、庶长章、甘茂、樗里疾和齐将匡章合击屈匄。秦军又在丹阳、商州、商南大败楚军。昭睢率南阳、襄樊马军奔援商南。又在商南、商邑大败甘茂、樗里疾、司马错、庶长章。席卷商南、少习、丹凤、商洛、洛南诸地。现又倾尽国内兵力云集商洛。看來楚、秦这次要有一个倒下了。呵呵。若是昭睢楚军兵指关中。直取咸阳的话。司马错、庶长章、甘茂、樗里疾四十万秦军已经打沒了。关中。咸阳一定沒兵可以抵御昭睢楚军了。现秦惠文王派使來说。愿以归还河东四邑。请我与韩军一起发兵南下攻击楚军。众卿家的意见如何呢”。
公孙衍说:“现在秦王派使请魏发兵相助。说明关中。咸阳的秦军不足以抵抗楚军。蜀军不能东出。越军不能西进、北进。楚怀王军队从阜阳、淮北打败越军。现又困越军于广陵。说明楚军有能力同时打败秦、蜀、越三国军队。伊川、南阳、襄樊二十五万楚军虽然被昭睢调到商洛攻打关中秦军。但在曲沃、济源有司马淖滑和熊彪十三万楚军。襄陵、许昌、禹州有景奎十五万楚军在防守。若是我发兵南下。如果楚怀王在广陵得胜。必定挥师北上。取我大梁(开封)。昭睢闻讯必定回师南阳。司马淖滑和熊彪闻讯。必然引兵回伊川、汝州。那时我军和魏都就很危险了”。
魏惠文王说:“那你的意思是按兵不发”。 公孙衍说:“此次魏、韩两国若不发兵助秦军。秦国将难逃此厄。为什么呢。连甘茂、樗里疾、司马错、庶长章四将联合都被昭睢打得惶惶如丧家之犬。说明甘茂、樗里疾、司马错、庶长章的四十万大军都已经被楚军消灭了。秦惠文王又还能到哪里调二十五万军队來抵抗昭睢的进攻呢。如果魏、韩不发兵相助秦军。秦军就一定会被打垮。秦王就会向楚国投降。秦国垮了。对魏、韩两国來说。也不是什麽好事。而且还有可能是坏事。因为如果沒有秦国的军事力量牵制楚国。楚军就会北上攻打魏、韩。那么。不论是魏军。还是韩军。都将不能抵挡楚军的进攻。
因此。为今之计。就是既不能让楚军战胜。也不能让秦军得胜。而是让楚、秦二军作进一步对决。彼此消耗兵力和物资。现在秦王说把曲沃四邑归还魏国。这只是个空盒子。曲沃四邑现在被司马淖滑和熊彪的十三万楚军占领着。秦王做了个空人情而已。秦王企图引大王发兵去和楚军相拼。大王何不将计就计。令大军南渡黄河。作出南下的姿势。司马淖滑和熊彪见状。必然引兵南渡。回守伊川、汝州。修鱼十万秦军就会返回安邑。驰往咸阳。我们让秦、楚二军在关中对决。若是秦军败了。秦王自然回來向大王求救。等他把安邑、河西诸地都割还给魏国。那时大王才出兵帮他打退楚军。若是楚军被困。大王即可南下取回襄陵、许昌等地”。魏王说:“善”。随令晋城十万魏军南渡黄河。到偃师、巩义与魏章八万魏军会合。新乡十万魏军南渡黄河到中牟待命。
秦国使者走后。韩王随召集大臣说:“半年來。汉中、商於楚、秦两国军队大战。秦军虽然侥幸攻取楚军的汉中六百里。却丢失了商於六百里。楚军损失了汉中、商南、浙川近三十万军。秦军损失了甘茂、樗里疾、司马错、庶长章四十万大军。现昭睢倾国内之兵二十五万云集商洛。大有直取咸阳之势。关中、咸阳秦军已大困。秦王派使者來说。愿意许还函谷关外二邑。请韩国出兵南下击楚。若不答应。它日楚军北上。韩国有难。秦军不仅不会相帮。甚至还会來报复;若是出兵。楚怀王大军回荆都。必然挥师北上。攻打韩都。怎么办呢”。
韩当说:“现在楚军攻势正盛。中原尚有二十八万楚军。大王不可在这个时候发兵相助秦军。昭睢率军进击关中。楚、秦两国军队必定有一场生死较量。若是秦军被困。秦王一定还会派使者前來求援。待秦王将灵宝和函谷关外四邑割还给韩国。再和魏王联手出兵。帮其打退楚军。若是楚军被困。我们便取回汝州、南召诸地。因此。大王可一方面集结军队。另一方面按兵不动。静观其变”。韩王说:“好”。随令洛川十万韩军集结于洛宁。郑州的十万韩军。随时准备战斗。
齐王闻讯丹阳、商南战况。随召朝中大臣议事。齐王说:“昭睢倾举国之兵。西进商洛。楚、秦对决已成必然。而今楚怀王大军又在广陵。楚军无力北顾。现秦王又派使者前來构和。我意欲举兵南下。夺回荷泽、泗上诸地。并攻取徐州。众爱卿意下如何”。田横说:“现在战局未明。广陵越军溃败的可能性很大。关中秦军也很难讨到便宜。中原尚有三十万精锐楚军。魏、韩两国军队不敢大举南下。而徐州、泗上又有昭阳的二十万楚军驻守。难图。大王若是举兵南下。楚、秦两国要是罢兵言和。魏、韩两国的军队自然退回。楚怀王要是在广陵击溃越军。必然会挥师北上。到那时。楚、齐两军必然又是一番苦战”。
苏秦说:“现在局势已经明朗。楚军三面作战。巴黔与蜀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