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露天机,密留金陵塔碑文(1 / 2)
洪武元年
明太祖在内殿里吃烧饼,只咬了一口,便听到内监会报文成先生和秦艽先生进见。太祖心想测试文成先生一下,于是便以碗盖著只咬了一口的烧饼,再召文成先生入殿晋见。文成入殿后,太祖便问曰:「先生心明数理,可知碗中是何物件?」文成乃掏指一算,对曰:「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到了这里,秦艽已经相信文成先生得到了答案,之后文成继续说道:「依臣所见碗中为一烧饼是也。」明太祖也不得不为之赞叹。明太祖眼见他拥有奇门之术,于是便继续向刘基请教明朝以后的国运。
文成的眼中蓄满悲哀,秦艽暗暗向文成先生摇头,文成先生顿了顿,还是开了口,他缓缓说道:“此城御驾尽亲征,一院山河永乐平,秃顶人来文墨苑,英雄一半尽还乡。北方胡虏残生灵,御驾亲征得太平,失算功臣不敢谏,生灵遮掩主惊魂。国压瑞云七载长,胡人不敢害贤良,相送金龙复故旧,云开日月照边疆。”
太祖又问到:“那我大明事业能否千秋万代?”
文成对曰:“万子万孙层叠层,祖宗山上贝衣行,八侯不复朝金阙,十八孩儿难上难。”
文成又马上卜了一卦说道:“木下一头了,目上一刀一戊丁。天下重文不重武,英雄豪杰总无春,戊子己丑乱如麻,到处人民不在家,偶遇饥荒草寇发,平安镇守好桂花。”
此刻,太祖的眼神已变,秦艽隐隐的看到了太祖眼中的杀机,对于太祖来说,现在文成先生的存在绝对是一个大威胁,太祖对文成道:“国师何不留下『锦囊一封』藏在库内,世世相传勿遗也,急时有难则开视之可乎。”
文成先生此刻已经无法抑制自己的眼泪了。他头一次在太祖和秦艽面前哭的如此伤心,秦艽感到了深深的震动,他不明白文成为什么而哭,但是突然间,他在那刻明白了作为他的使命。
文成道:“皇上,我帮你去做,但是也请你准许我辞官回家,文成已老,想要过些简单的田园生活,请准许文成告老归乡……”
太祖思索了很久道:“那好吧……”
秦艽心中一阵欣喜,以为文成先生有机会脱身,但是事情远远没有那么简单。
洪武元年七月大旱灾。
李善长趁机大做文章,硬说文成先生在祈雨坛下斩杀了李彬,是对上天的蔑视,以致激怒了天神,祈雨也不灵了。太祖本来不太相信,可是那些不满文成先生行为的人一见有左丞相出头,立即随声附和,纷纷投井下石,鼓惑谣言都说文成的坏话。于是太祖找到文成先生察究大旱灾的原因。文成早已听到流言蜚语,便对太祖说,战争死了那么多将士,他们的家属或别葬或寡居,没有什么抚恤,几十万亡灵的阴气郁结,怨气冲天,此其一也。建皇城的大批工匠死后尸骸也暴露野外,无人掩埋,此其二也。江浙官吏投降的人都编入军户,让他们的家人世代充军,住在固定的卫所,足伤和气,此其三也。有此三条,人怨、天怨、地怨,以致不下雨呀!希望陛下善为处理,大旱灾就会迎刃而解啦!
文成本不相信他自己的理由,只想借此为那些受苦的人谋些利益,而且文成认为这些事情要办到并非容易的事,他想拖些日子,但文成没有想到太祖听了刘伯温的话后,果断地采取了措施,很快办完了这些事情……
而此时,秦艽已经按照文成先生的话,在秘密地做一件事情……
此时,太祖正在建造金陵塔,金陵塔的风水和整个金陵城的风水息息相关,太祖为了基业子孙万代相传,而建造了该塔以镇守住金陵该有的龙脉之气。
既渡江左,乃都金陵。金陵之都,王气所钟。石城虎踞之险,钟山龙蟠之雄。伟长江之天堑,势百折而与流。炯后湖之环绕,湛宝镜之涵空。状江南之佳丽,汇万国之朝宗。春秋周显王三十六年,楚威王率军南下讨伐越国。楚军所向披靡,很快就占据整个江南。楚威王兵至金陵,惊叹这里的山水之美和形胜之险。而此刻,楚王听风水先生说,金陵有王者之气,于是吩咐臣下在金狮山以北的江边“埋金以镇之”。
而太祖不知听哪个风水相术之士所言,金陵之龙气将不久矣。于是建了金陵塔以镇之。
那日文成先生在廷上潸然泪下,随后便在玄武湖畔久久不愿离去。秦艽跟随而去,文成先生拿出纸笔写下如下文字:“金陵塔,金陵塔,刘基建,介石拆,拆了金陵塔,军民自己杀。草头相对草头人。到尾只是半缩龟,洪水横流成泽国,路上行人背向西。日出东,日没西。家家户户受惨凄。德逍遥,意逍遥,百载繁华一梦消……”
写下这些东西后,文成先生命秦艽赶紧将文字收入怀中,密而不宣,并命他去钟山取一石板,刻下如下文字,趁夜深无人之时。在金陵塔地基即将完成之时将此石碑镇压于地基之下,文成先生吩咐到,此碑要以红绸包裹,并以铜钱在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之位镇压才能完成,一定要确保不能让任何人看见,若有见者,杀!
文成先生交代完此事,便遥望皇宫方向,这原本是燕雀湖,却是他下令填埋建起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