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无头公案(下)(1 / 2)
(上一章有增补。请先回看一下。)
靖曲城乃是赵国西北最大的一座城池。水陆交通便利。周边尽是膏腴之地。堪称鱼米之乡。城内有户近十万。商贾云集繁华富庶。因此地距天子朝都已不算远。所以人文教化崇尚古法。因远在赵慜的父亲作赵王的时候就有迁都于此的计划。所以这些年一直在扩建经营。其规模虽比不上定阳。但相去也不远了。放着这样一座坚城而无力防守。可见赵慜真的已到穷途末路。
城内呈现的是一片慌乱景象。赵慜是秘密出逃的。只带走了一部分亲信。留下的人万沒想到易军会來的这么快。有些人急急的想要逃出城。有些人则趁乱想浑水摸鱼行盗抢之举。还有些身负仇怨的百姓总算盼到了变天的时刻。合伙向恶官酷吏的宅院发起了冲击。入城的易军正极力维持着秩序。严把各处城门断绝了交通。以图把贪官恶霸截留在城内。这些人的头可是安抚民心的法宝。不能随便让他们逃了。
望着城中方向升腾着的滚滚浓烟。贺然皱起了眉。看样子这火可不小。
此时闻报的东方鳌赶來迎接。贺然指着浓烟问:“何处起火。”
东方鳌答道:“是王宫。已安排人扑救了。我们刚进城。那边就烧起來了。末将去查看了。火头很多。明显是有人故意纵火。还沒有抓到纵火之人。按末将推测。应该是赵慜事先安排下的。”
贺然忙传令从城外调一千军卒进來扑火。又调了五千人进城维持秩序。偌大座城池。先锋营的人已显得不够用了。
进了一处大宅院。东方鳌回禀道:“尚未查出赵慜去向。末将已派人出城去打探了。”
贺然叹了口气道:“已然逃了就不好追了。安民要紧。你去忙吧。”
东方鳌去后。贺然对许统道:“得多派点人去北面监察那边赵军的动向。按迅固所言。这些人马尚有三、四万之数。远的距此两、三百里。近的只有不足百里。需严防他们反攻过來。”
“要不要从这边杀过去。与康军杀他们个南北夹击。”
贺然缓缓的摇了摇手。道:“我想还是先派一支人马与苏明夹击白雁口要紧。北面的赵军只要不來找咱们麻烦就暂且不要管他。”
许统有些不甘心道:“过几天靖曲城被攻陷的消息传到白雁口后。那里会不攻自破。趁这个机会不剿灭北方的赵军。等他们逃了可就再找不到这么好的良机了。”
贺然坚持的再次摆了摆手。道:“自己安稳了才好杀敌。这点赵军已不足为虑。任他们溃逃沒什么大不了的。”
“数万人呀。不久他们就会得到靖曲陷落的消息。那时军心必乱。我们大可……”
贺然打断他道:“别尽想好事了。如我猜的不错。赵慜出逃时肯定会派人去给这些赵军送个信。一來可以显示出不是弃他们不顾。二來可让他们有个准备。有序而撤。现在咱们去攻。说不定还会中人家的埋伏呢。你想是不是这个道理。赵慜不是无能之辈。别以为他为了逃命就什么都顾不得了。”
许统听完点头道:“你顾虑的是。仗打得太顺。我还真是轻敌了。沒想到这一层。以赵慜的为人的确不会轻易抛下这仅存的一部人马。送个信让这些人马垫后才是上佳之选。”
“这样吧。让专举率所部人马去迎苏明。你主城内。我率余下兵马去城北面驻扎。咱们互为呼应以防有变。”
许统笑道:“还能有什么变啊。你未免太谨慎了。”
贺然别有意味的看着他道:“咱们离家太远了。小心为妙。再者。不日康军可能就会过來会师。明白我的意思吗。”
“你是要防康军。”许统压低了声音问。
“不可全然不加防备。你心里有数就行了。对属下可别提这么说。免得传到康军耳中徒惹嫌隙。”
“不至如此吧。”
贺然嘴角溢出一丝苦笑。道:“因天子不允李平立国之事。我派人去给墨军师送去了一盏玉灯。以此试探。前两天送礼之人回來了。”
“如何。”许统关切的问。
“听使者禀报完來意及这边战况后。他只问了句新政怎样了。得知尚未收回后。就不再问别的把使者打发回來了。”
“他这是何意。”
贺然呼了口气。道:“当日联手侧击西屏时。他就一再要求我收回新政。我敷衍着答应了。我想他一直在关注着新政。此番阻挠李平立国就是向我施压。我已然猜到了。派人去送礼。意在示好。他只问了新政。这是明确告诉我。要想两国盟好。必须收回新政。”
许统神情凝重起來。道:“你担心他会……”
贺然摇摇头道:“我觉得还不至于兵戎相见。等康军來了。我会把大营从城北移回城南。以示友好。不过你可别轻心大意。一定要暗中把城守紧了。以防不测。”
“那还是你來守城吧。我去大营。再说。他來了。你怎么都要请他入城会上一会的。”
贺然想了想。道:“也好。我一会还得派人给守曲兰关的云野送个信。让他一定打点起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