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死保武汉(1 / 3)

加入书签

薛云龙说的没错八路军的基础太差、中国的基础太差纵然是集中了国内一半科技专家、学者教授近万名苏联工程技术人员河西学院各大研究机构仍然受制于基础学科、基础材料、基础设备陈海松越时代的科技点拨虽然指出了研究方向依然停留在摸索积累阶段

轻武器、常规火炮进度还算快冶金、化工、动力、电子等全的课题需要完整工业基础的支持所以张掖、包头两大基地投入惊人、规模巨大却毫无产出陈海松深知基础的重要、开放式研究过程、发散式思维方式对中国科技界的积极影响并不急于见成果、出效益 小说章节最快

他对薛云龙说:不用急只要有了明确的目标技术人员就会不断去探索去研发去解决遇到的问题现在也只有英国使用了雷达咱们起步并不晚两年以后会有成果的

你这个空军司令可不要光想着驾机上天要为这个兵种的不断进步进行科学的谋划要根据作战的需要和未来作战的需要督促设计部门、生产部门研发、制造多先进航空装备无论是度、机动性、火力、侦测通讯设备都要过日本、苏联

是我记住了回去后空军一方面加强飞行技术的训练、一方面与设计部门研制式飞机、改制老式飞机苏联专家分析了九六、九七后对其战术性能赞赏不已也提出许多改进意见正在对10架飞机进行改装试飞成功后就会来前线检验 小说章节最快

九七是零式的前身空气布局相似发动机加强劲对它进行改装必须有高性能的发动机和高强度铝合金集中力量改造注定会落后的机种从人力物力上都是一种浪费只是别人不知道而已他觉得必须让未来的空军领导人对未来空战有全的认识

改装是研发的第一阶段对我们的工程技术、设计人员了解飞机结构、空气布局、材料、动力都有帮助不过螺旋桨的活塞发动机已经到了极限发展空间不大

你们不能局限在眼前现有装备上要尽可能地了解航空领域的发展趋势围绕着高快探索的飞行动力系统比如涡轮燃汽发动机我画了草图留给航空研究院不过耐高温合金材料、高精度压缩机的铸造切削、喷油、喷气、点火系统的组合、飞机合金材料的选择、的空气布局绝不是一蹴而就的

所以两三年内你们的主要空战装备还是要靠缴获日式飞机重点是培养飞行员、机械师、领航员等专业人员加强技术积累王凯正在江南潜伏很快会给你们送来一些的

你从潢川过来给我说说那边的情况

陈海松经常绘制各种稀奇古怪的武器装备交给研究部门去开发薛云龙早就熟悉了他相信神奇的司令员绘制出来的肯定是好东西他交代的任务一定是有目的性的不打折扣地落实一定会带来生的空军以强大战斗力

见陈海松把话题转移到潢川前线略一思考答道:司令员由于你在九江的胜利激发了部队的作战信心潢川一线集中了50多万人包括20万中央系部队

李宗仁、白崇禧、程潜三位长官对所属部队进行了细致组合和任务划分制定了周密的作战计划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行动预案视察了所有军师部队、检查阵地和物资包括胡宗南、汤恩伯在内的中央军也奉命编入该集群一心要打一场大胜仗

各部队也被军委会严令服从战区指挥补发了所欠军饷和作战物资士气很高战斗中有战术、有配合敢于拼命、勇于出击包括空军在内都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积极态度…,

由于双方统帅部都很重视第二军攻得很猛守得坚决许多战场发生白刃战、战斗激烈程度过了淞沪、台儿庄一线部队损失很大、战争潜力正在迅枯竭

我担心武汉很可能会在年内失守虽然百万大军给敌人造成较大杀伤自己也是元气大伤飞机、重炮基本耗光、轻武器弹药又快要见底再这么拼下去有一个月就打不下去了

陈海松没想到前线回来的将领有这样的看法在他看来打得越好日军的损失越大对中国越有利才对呀他疑惑地问:你觉得武汉战役没有必要打下去吗

薛云龙直截了当地说:打下去当然比败退有意义问题是人员物资已经到了的极限如果十天内没有重大形势变化或者得不到大批武器弹药补充必难坚持潢川败退肯定会威胁兵力空虚的武汉第七、第九战区的努力也将付诸东流

第五战区虽然有心模仿你的分散包围打法可第二军非常狡猾绝不派出少于一个旅团的孤立弱势部队三个师团品字配置相距不少于30公里战区预备队虎视眈眈就是无法下手敌人虽然兵力减少一半仍然掌握着进攻主动权伤亡惨重不断退却

我觉得如果政府明智开始慢慢放弃潢川在信阳收缩防线集中全力在此与第二军进行一场大决战胜则继续坚守、败则退出华中留下一些部队坚守山区袭扰交通线其余部队撤向山区休整补充一年后元气恢复再行反攻

原来是担心这些呀这种担心他也有过就这么些家底拼光了会造成后期抗战加艰难可如果能早胜为什么要等到以后再反击呢以的素质越败士气越低哪里还敢主动反击呀早早赢得几场胜利鼓舞军心也会越战越勇把单纯进攻转变为互有攻守

为此他留在敌后就是要减轻正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