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新室友(1 / 2)
坐在刚铺设好的床边,秦思汉望着门外正为了帮他打扫房间而在洗手间里搓洗拖把的史大龙,他又想起了刚才整理房间期间从这个新室友处打听来的情报。
史大龙,18岁,身高1米88,体重102公斤,华国米国混血儿,从小随母亲在东海市长大,但长相却大多继承了父系的白人血统,拥有着一副白种人的壮硕体格。也难怪秦思汉当初刚一见到他时,看到一个外国相貌的白人壮汉却说的一口流利东海本地话,好是一阵愣神。
而他史大龙这个名字,也不是其原本的名字,他母亲姓史,而且因为他最崇拜的偶像是米国的电影动作巨星“史太隆”,他的梦想就是成为史太隆一样的动作巨星,所以他才给自己取了这么一个和他偶像很接近的艺名。
在热情的‘伪白人’史大龙话唠般的诉说下,秦思汉也终于知道了为什么他这个才入学的新生竟然会和史大龙这个二年级的学长住到一起。
原来,东海影视学院的天才班,学校为了保证这个班级毕业学生的质量,为了维护住自己学校的声誉,天才班每年的入学标准历来很严。而严厉的入学条件,也使得每年天才班的招生人数变化很大。有时运气好点,一年招到了十几个,有时运气差点,一年才招到一两个。
而秦思汉这届,还算运气不错,一共有8个新生加入天才班。不过也不知道这算是幸运还是不幸运,这其中只有秦思汉一个男生,其他7个都是女生。所以学校也只好安排秦思汉与天才班高年级的学长同住了。
想到竟然有如此巧合的事情发生,秦思汉也不禁摇头,一转眼,他已经成了这一届天才班男性的独苗,真是令他无语啊。
这一个公寓套房一共有3个房间,据史大龙说,还有一个房间住的也是位二年级的学长,不过那是个怪人,一般不出房间,很少和他有交流。史大龙和那人同一屋檐下住了1年,也只知道这个人叫做王佳辉。
正在史大龙对秦思汉说起他们这个另类室友的时候,说曹操曹操到,客厅门口进来了一个瘦小的身影,却就是他们正说着的王佳辉。
只见他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背上背着一写生用的大画板,脸上带着一副黑色墨镜,硕大的黑色镜片几乎要把他本就不大的脸庞占据了一半,让人看的只觉得一种怪异的感觉。
“你别觉得奇怪,他就是这样奇奇怪怪的,整天拿着画板号称要找艺术灵感,要记录生活中的美。”史大龙看到秦思汉一脸奇怪,连忙对他解释道:“墨镜更是一年四季都难得脱下来一次,是他出门必备的武器。你知道为什么吗?我告诉你啊,他号称这是他在向他的偶像----大导演‘王家韦’致敬。我们这室友啊,最大的理想就是要像王家韦一样,用影片构建出一种属于他自己独特的电影美学。”
王家韦---男,50岁,华国著名导演,他的电影捧红了很多明星,也创造了很多奇迹。他获得过世界影坛三大顶级奖项之一,拥有钻石级影响力称号级别的,‘圣徒’国际电影节之最佳导演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华国导演。之后,他又成为首位担任‘圣徒’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的华国人。
谈到王家韦的电影,你立刻会想到手提摄影机所拍摄的恍惚眩目的晃动镜头、不规则的画面构图和艳丽但冷漠的色调运用。他凭借着其极端风格化的视觉影像、富有后现代意味的表述方式和对都市人群精神气质的敏锐把握成功地建构了一种独特的“王家韦式”的电影美学。
虽然他的电影常因为他独特的美学构造而使得观众比较难理解,不符合很多普通民众们看电影就是为了放松情绪的习惯,收视群变得比较小众,从而使得他电影的票房常常表现平平。不过他每部影片中那仿佛贴上他标签般个性化的艺术表现力,都深得影评界等圈内人士的肯定,让它成为了各大电影奖项的常客。
王家韦最大的特点就是出席在公众面前时,永远带着一副黑色墨镜。这幅墨镜是他妻子送他的定情礼物。在他年轻落魄时,他妻子不顾家族反对,毅然决然的嫁给他,并鼓励当时不得志的王家韦继续他的梦想,拍摄属于他自己风格的电影。
多年后,王家韦终于成功的崛起,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夺得了无数的奖项。从此,他也一直带着这幅墨镜示人,以此表达他对他妻子和对这份爱情的感谢。
听着史大龙对室友奇特习惯的介绍,秦思汉马上脑海中就映射出王家韦的一系列印象,发现他的这个第二位室友,还真有一点王家韦的范儿,身上充满了一股艺术的气息,虽然性格古怪了点,不过或许这种略带偏执的性格未来也能给他这个室友带来成功。
不管他的脑海里是如何琢磨,秦思汉还是很有礼物的向刚进屋的王佳慧打了个招呼,毕竟再怎么说他也是新生,面对自己的学长总该主动点。
王佳慧虽然在史大龙的口中被说的如何如何怪癖,不过他面对秦思汉的善意,还是略显生硬的回点了一个头。也看不出他那黑色墨镜背后是什么样的表情,只留下一句冷冷的‘需要帮忙时,可以随时来找我。’,他就背着自己的一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