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皆入梦来(1 / 2)
95年的时候,一台“奔腾”486机器将近万元,电脑对于查尼斯的老百姓家庭,无疑还是个稀罕物,像李东的家乡—离石这样的小城市,除了一些富裕家庭,电脑一般只见于科研、教学单位,普通人很难负担起。
舅舅此次回来,要说李东最大的收获,其实并不是电脑,而是理清了一些概念。
舅舅问他喜欢机械吗?李东说喜欢,不过他更喜欢自动化功能的机械,最好有一定智能的机械,就像电影中的机器人。
舅舅笑了,说道:“其实从学术角度来说,所有自动化机械都可以泛称为‘机器人’。但你是否明白什么叫机器人?”
李东想说就像电视电影中那样的,可是仔细想想,好像又无法用言语准确概况它们的特点,于是嘴巴张了张,却没有说出话。
舅舅摸了摸他的小脑袋,有些严肃地说道:“你不必惭愧,其实这个问题,到目前为止,整个国际科学界都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但是根据我个人对机器人的理解,一个所谓的机器人必须拥有两大最主要的功能:一是能和外界交流,二是能够自动根据交流的信息产生反应。”
“这反应可以是事先写好的程序,或者机器人自己产生的程序,一句话—就是要有反应。当然,我本来就没什么资格来定义机器人,但是就目前的技术水平和对机器人的理解程度,我觉得最简单的机器人也应该至少具备以上2大主要功能。像你刚才的电动小车,还有很多所谓的机器人看上去像机器人,其实并不是真正的机器人!”
李东听得目不转睛,小脑瓜也开足马力使劲运转消化。
只听得舅舅又说道:“机器人学科是一门非常复杂的科学,要想学好它,非常不容易。不仅要善于钻研,还要有丰富的知识面。做机器人需要什么知识?需要很多,比如机械、力学、传感器、计算机技术、电动机驱动、编程通信技术、单片机以及更复杂的伺服器等等,这些统统都要学习。概况来说,就是三大方面的知识:机械设计、控制电路、软件编程,它们是最基础的东西,必须精通……”
这一次的谈话,对李东以后的人生影响很大,可以说,正是这一次舅舅的说教,使李东端正了对机器人的认识和态度,从而使他在该方面的学习找到了正确方向。
舅舅走的时候,又留下很多书籍,包括机械设计、控制电路、电脑知识、软件编程等多方面的教材。
其中还有一本五笔打字速成,舅舅为李东考虑的很细致,别以为这是小节,成功往往就是由很多小细节组成的,如果李东不是现在练好打字,我们可能几年后会看到一个只用食指在键盘上点来点去的程序员。
舅舅离去了,却留下很多思考和书籍让李东消耗脑细胞。
李东仗着有梦中学习能力,像一个饥渴多日的旅人,贪婪地吸收着各种知识,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梦中没有电脑,很多需要在电脑上执行的操作无法在梦境实现。
没想到他这么一想,当天晚上梦中就出现了电脑,还是那间华丽的屋子,还是那个孤独的少年,不过房中多了一件事物,就是一台崭新的386计算机。
当李东想到白天在电脑上遇到的疑难问题,梦中少年顿时出现在电脑前,认真地操作着。
李东羡慕地看着少年十指如飞,五笔打字他已练习多日,可是直到现在还是手笨的很。
在少年的操作演练下,李东对计算机的掌握又加深了一层,更让他欣喜的是,一些白天无法想通的问题此刻忽然恍然大悟,似乎他和少年已经心灵相通,只要少年所想,便是他所思。
不久后,梦境带给李东一份更大的惊喜。
在开发动手能力后,李东经常动手做一些小实验、小玩意,理论联系实践,实践强化理论,这种意识渐渐根深蒂固地刻于脑海。
结果,一天晚上,李东在梦中学习时,突然想到白天所做的一架自摇摆机械秋千还有几个缺陷没有改善,明天有时间一定要做好它。
就这么一想,梦境发生变化,或者说是房间中的事物略有变化,一架比他白天所做的更精致的机械小秋千出现在实验桌上,而那个奇怪的少年已来到秋千旁开始研究。
就如同自己亲身研究一般,少年对机械秋千各部件的每一分触摸、每一分熟悉、每一分了解,都清晰地传入李东脑海,加深他对秋千构造的掌握,并时不时迸发出灵感。
李东惊喜地喊了出来,然后他就被自己的叫声惊醒。
醒来后依然兴奋不已,李东虽小,却也明白梦中实验的珍贵和巨大作用,那代表着不仅可以节约大量时间成本,同时,还可以极大地弥补他因为经济能力而导致的实验器材不足的劣势。
反复验证了几日,李东发现想在梦中重现实验,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现实中曾做过同样实验或者类似实验;二是器材必须是在现实中有所了解和掌握的,不熟悉的器材工具无法在梦中出现;三是现实中实验必须认真去做,过程有思考有心得,才会在梦中重现。
虽然结论是梦中实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