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章 军宴(2)(1 / 2)
“我等晓得!”在众将卒的应答声中,洛远身旁一满脸络腮胡子的将官用手指戳了戳洛远的腰,低声嬉笑:“老洛,国士再说你呢!”
“去去,能得国士当众提醒那说明他看得起我,重视我,那是我的荣幸,老邢该不会是嫉妒吧?”洛远没好气的打开腰间的手指,脸上挂着戏谑的坏笑。
哟,还真是。国士声望如日中天,比之普通王境高手都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小子的话还真不无道理。老邢暗自呸了一口,不去看洛远那小人得志的模样:“不就是提及你一下吗?瞧把你得意的,又没送你水淋淋的媳妇。”
听着有些发酸的话,洛远得意的笑着,目光在身旁人群中掠过,随即面容一僵,转头看着老邢:“老邢,沈戎那龟儿子呢?”
嘿嘿,统领手下的哼哈二将又要争个胜场了,可惜沈戎不在,不然又有得好戏看了。老邢喝了口酒,故作不在意的说着:“刚回营时,沈戎便带着百余将卒奔南安城去了。”顿了顿,补充道:“可能是国士吩咐他进城采买物资去了。”
“采买个毛的物资,南安城残破不堪,哪能有啥物资可采买?前几天进城买的几坛酒跟马尿似的,都不知道店主在酒中参了水多少水?”洛远皱了皱眉头,不满的哼哼着。
“嗡”一声轻吟,洛远抬头望去只无道,只见站在桌案旁手中拔出持着一柄剑身微微颤抖的长剑,显然刚才那声音是无道弹剑发出的声响。
无道低头看着司徒威,笑道:“大哥,刚才清风拂过,我管南安城头乌云沉沉,让我想起数百年前远途公是否在草原大漠上也和你我这般与将士对饮作乐。我突发灵感得了两句难登大雅之堂的民谣小调,大哥博文广记,见识广博,我想请大哥帮我将小调筹足成曲。”
民谣小调?我这兄弟竟还有文人的酸腐之气,难道是在临安城呆久了,耳闻目染学来的恶习吗?司徒威略微思索,沉吟道:“大哥学识不深,恐怕有负兄弟厚望!”顿了顿,又笑道:“不过,兄弟大作,我这做大哥的自然得好好欣赏。”
司徒威心中想法奇特,无道难以揣测,他本意是要向将卒们显露一下自己的文采风流,再顺便拍一下司徒威的马屁,若他知道司徒威心中想法,打死他也不会学酸腐文人咬文嚼字。
“大哥,您就别拿我打趣了,我乃布衣出身,也只能弄两句民谣来附庸风雅,还请大哥别见外。”顿了顿,无道长长的吸了口气,弹剑而歌:“乌云压城大风起,总是想起你。飞扬跋扈我为雄,长歌九万里。”
好家伙,好强的气势。用大鹏扶摇直上九万里来形容远途公的功绩,或者说是暗指他心中的抱负。民谣虽不求对仗押韵,但求朗朗上口,但你将气势拔得如此之高,我若输了气势,也就暗中弱了一筹,你这附庸风雅之句也有点不好接啊!你该不会是故意扫我颜面的吧!司徒威略微沉吟,将碗中酒倒入口中,猛然站立而起,“哐当”拔出腰间佩剑弹剑而歌:“阴山腥风燃血雨,纵马踏戈壁。车辕滚滚碾胡骸,胭脂变血溪。”
好强的杀气,而且虽然接了两句,但明显还未结尾,显然他将球又踢了回来,他该不会误会我的意图了吧?无道偷偷的瞄了眼司徒威,猜不透其想法,长长的吁了口气,耸了耸肩,无奈的苦笑道:“前两句我也是偶然而得,哪能再做出两句来结尾,大哥可真是难煞小弟了。”顿了顿,他故作无奈的叹息一声,朝着围坐的将官们抱了抱拳:“哎,我实在文采有限,各位将军谁能给此歌做个结尾,我这里还有陛下赏赐的御酿一坛就权当彩头。”说着他拿出一坛写着“御”字的十斤装的酒坛,随即指着篝火上燃烧着的大铁锅继续道:“而且今日我也擅自做主一回,将锅中第一碗肉做个头彩。”
军人最在乎什么?无非酒、肉、钱、女人、荣誉五种。绝大数军人都有好酒的习惯,泰安左军的将官也不例外,更何况是他们之闻其名,不知其味的御酒,谁能夺得彩头不仅在军中大露头脸,还能报得美酒归,荣誉和美酒都是极大诱惑,只是大多数人都是粗鲁莽夫,斗大的字认识的加起来还不足一箩筐,大家都想喝御酒,但脑子里却蹦不出一个词来,最后只得眼睁睁的瞪着桌案上得御酒吞口水,有其以洛远表现得最为突出,两个眼珠子瞪得好似牛眼般大,似乎都能从眼中看到那个大大的“御”字。
众人窃窃私语好一阵,要么气势不足,不足表现远途公的攻击,要么语调拗口,都没得到合适的句子。
好一阵子后,终于站出一年约三十出头白面无须的将官,躬身向无道与司徒威行了一礼:“国士,请听我这句可否合您心意?”
场面有点冷,哪怕无道脸皮够厚,也有点挂不住脸,背上都急出了一身冷汗,听得有人有下句,哪还敢挑三拣四,自己挖的坑,自己不填谁填。而且这人名叫杜修文司徒威给他简绍过,出自破落的商贾小世家,考中过举人,后来投军,现在身居从六品副指挥使之职,想必腹中有些墨水。
无道大喜,招了招手,笑道:“杜将军腹中即有佳句,请快快道来。”
“功成名就收甲兵,如龙隐天地。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