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太阳之光辉,月亮之精华,清灵之气(1 / 3)
夜幕降临。
李秋生周身无任何衣物遮掩,浑身鲜血淋漓,大口大口喘着粗气,看到月亮彻底出现之后,盘膝而坐。
全身感觉如坠冰窟,血液逐渐凝固起来,这月之精华乃是极度冰寒之物,没有诀窍之者冒然吞吐会小命不保。
山峰周围天地元气暴动,从四面八方聚集在李秋生周身,以浩瀚元气淬炼肉体,以月之精华锻炼神念。
脑海浮现苍云留下的前世剑仙手段,日采太阳之光辉和山中的清灵之气,夜采月亮之精华。
剑仙口诀共分九步,第一步采气,乃是采集日月精华,以及山中之物的清灵之气,李秋生已经前世经验积累,知道什么是日月精华。
何为清灵之气,须知山野之间皆是大自然赐予的生命,花草树木,山间河流,这些尚未开启灵智之物,蕴含清灵之气,一颗普通的杂草都能割破人类的皮肤,有心人利用起来,不比铁刃钢刀的危害小,凡人不懂利用,只会无视之,而前世的剑仙是儒家与道家的结合,有着丰富的理论,加之大胆求设,采气之法越来越完善,清灵之气是山中之物的锐气,采集足够之后,配合太阳之光辉与月之精华,培养本命剑胎的必须之物也。
第二步练气,第三步养气,这些李秋生在苍天的世界里面铸造胎器神体,现在只需要采集足够的日月精华以及山中清灵之气,寻找锻炼剑胎的材料便可。
修学此剑法的人,在练行的过程中,一须深信不惑;二须专精有恒,服日月精华锻炼神念,吸纳清灵之气时,讲究时刻修持观照自己的心中剑,无时不练,行断神不断。
李秋生对前世最厉害的修剑之人一一回想起来,武侠世界的剑法宗师,不在自己考虑范围之内,李秋生现在边采集月亮之精华,边回想前世的大神通之辈。
“有了”。李秋生暗喜。
前世有封神榜西游记等诸天大能,巫族,妖族。
鸿钧道人,即鸿钧。座下有三个徒弟,称为三友: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三友分别创立三教:人教、阐教、截教。
而通天教主,在三友中排行第三,封神中,通天教主主杀伐,掌诛仙剑阵,布下之后,太上老君说需要四个他们那种力量层次的人会同才能破阵。立诛仙阵后,综合战力应该是鸿钧以下第一人,佩剑是青萍剑,坐骑是夔牛。法宝诛仙四剑:诛仙剑,绝仙剑,戮仙剑,陷仙剑。有重立地水火风,再开世界的能力。
想到此处,李秋生激动的无法自拔,自己的心中剑有着落了,虽然武师境界以下不可能用到,但是其中杀伐之意熔炼到自己的刀法之中,足可让自己攻击达到变态的地步,于是对未来充满了极大的自信。
于是心下所念,脑海之中回忆起前世诛仙四剑的模样观想起来,换位思考诛仙四剑的特性。
一曰诛仙剑,诛仙利,诛仙乃是摧毁敌方防御,二曰戮仙剑,戮仙亡,戮仙乃是主杀伐,三曰陷仙剑,陷仙四处起红光,陷仙乃是主布局,四曰绝仙剑,绝仙变化无穷妙,绝仙乃是主变化。
李秋生依据前世记忆,回想诛仙四剑的特性,以及前世四剑模样,慢慢浮现于脑海之中,体内清灵之气慢慢聚集,只是慢慢在脑海显化出诛仙四剑其中的诛仙剑图案,此图案只是观想出剑柄一部分,其余部分需要更多的清灵之气才会慢慢演化完全。
东边第一缕紫气冒出,李秋生停止观想诛仙剑,神念引动天地元气,勾动体内器体神胎,吸纳太阳之光辉,一炷香的时间后,便又开始撞击悬崖峭壁,自残的锻炼自身肉体。
日复一日,李秋生白天采集太阳之光辉,采集完之后便开始锻炼身体,傍晚时分采集清灵之气,深夜月亮最为绕眼之时,便吸纳月之精华。
转眼间过了一个月,此时虎妞已经苏醒,李秋生的锻体方式,几天观察下来,虎妞看的是心惊肉跳,心疼得泪水涟涟,却硬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但虎妞却还不能阻止李秋生,因为她知道苍天对李秋生说过,一定要磨炼到极限才可以突破,李秋生这种残酷自虐式的训练,才能让鳢鱼宝库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锤炼肉身的方式,便是破后而立,打得越牢,对未来的发展便越有好处。
李秋生此时紧要牙关,手中推起千斤巨石,缓缓推向山峰之顶。
这座山峰本来是悬崖峭壁,硬生生被李秋生用自残的方式撞出一条上山之路,这条山路宽约一丈,犹如一条巨龙盘绕在山峰,可以想象以李秋生的小身体,撞击出这条山路需要多大的代价,而山峰半腰间的李秋生,推着巨石越过凸起的地方,浑身大汗淋漓。
从脚尖到脚跟,然后脚踝提力、小腿肌肉输送、腿弯转承、大腿肌肉承重传输、腰部将所有力量转化输送上去,在背部汇成一股洪流,再传输到双臂,带动全身力量,将全身的力气汇聚到千斤巨石上,全力以赴以肉体的力气缓缓推动而上。
这种看似质朴平凡的基础训练,才是最磨练一个武修心性和基础的东西,这种质朴平凡的基础训练,就是武道的基础,不仅仅是基础那么简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