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家乡(1 / 2)
4S店比较敬业,车子的手续办得一应俱全,就连保险也办好了,并且是奉送的,算是促销的优惠。其实一辆车的保险不到一万元,高档车子的保险自然能贵一些。
戚金几个人一次性买下三辆豪车,车行的经理也很清楚,这是有潜力的大客户,给他们送来三张会员卡,以后买车,凭着会员卡有八五折的优惠,而且每一批新车到来,店铺会把新车的资料奉送一份。这是一种认可老顾客的待遇。戚金暂时不想买车了,但是受到重视和尊敬,让他的心里很是满意。
坐上路虎揽胜的副驾驶座位,杨娴使劲弹了弹肉呼呼的屁股,真皮包裹的座椅把她的身体包围起来,很是舒适。拥有高级交通工具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年前的时候,戚金就拿到了驾照,当下熟练地发动车子,轻轻拨打方向盘,车子拐过花园的小径,从史红云的面前无声滑过。
摆摆手做了告别,戚金对她有一些愧意,主要是利用史红云查探红帅那件事,合理合法却损害了他和史红云之间的友谊,将来不知道会如何处理圆满,如果史红云知道了真相,还不肯原谅他的话,戚金注定了一辈子心里不安。
清晨的京城空气格外寒冷,前几天下过一场春雪,路面干爽了,路边的花墙还能看到乌黑的雪迹。
拐上大街,杨娴才说道:“这车真好,很静。”
“高级的车子一方面是操纵轻巧,机器零部件的精密度高,啮合紧密,其次是封闭隔音效果比较先进,如果肇事,厚实的钢板给车乘人员最大的安全,这种车子不容易发生侧翻,速度提升也很快,作为新手司机,体会不到速度的快感,日后适应了车速,就会发现车子提速给人一种冲动,有的司机开了几个月车之后,越开越快,就是这个道理。”戚金一边开车一边讲解开车的心得体会,杨娴早晚也会拥有属于自己的车子,很有必要提前上课。
“快车很容易出事的。”杨娴有点担心。
“开车主要掌握一点,那就是胆大心细,不要担心出事,有的时候越担心越容易出事,只要有路,就向前闯,杀出一条路来。”
“看你说得,好像是上战场一样。”随着车速的提高,杨娴在心里咀嚼着他的话,渐渐深有体会。
镇江在黄海之滨,从山海关绕路,走大连高速公路,然后一路向东,在北韩边境的地方依山傍海,这里的渔业兴旺发达,路上还能看到拖板车上面运送到码头的木船。
“你的家乡很富裕啊。”一路走来,戚金从路旁的人家和人们的面貌上能看出来,镇江一带比他的家乡金川富裕很多。
“是啊,这几年赶海的人都发了,沿海养殖业也收获不小,出现了很多百万富翁,千万富翁,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咱这里主要靠海。”
“你在家乡发展事业比京城还好吧?”戚金问道,心里觉得奇怪,既然这里很富裕,杨娴为什么到京城打工。
“打造渔船和发展养殖都需要大笔投资的,我家没那么多的钱,只有钱生钱,才能有发展,哪个地方还缺少富人呢?”
的确,杨娴说得对,就是在贫瘠的非洲,也有世界上最富的人,不是土地不养人,而是财富是否集中,当财富集中在少数人的手里,造就几个大富翁不是事儿。
浪沟村,距离海边只有十里地,这是生养了杨娴的地方,空气潮湿,略带着咸味,风比较硬,透骨的寒,比京城那边湿润很多,静下来,能听到阵阵的海涛拍打海岸的声音,哗——哗——哗——永无休止。
杨娴的家只有三间瓦房,孤零零耸立在浪沟村的东南角,屋前栽种着三棵树叶掉光的香椿树,枝桠直直地指着灰蒙蒙的天空,像是已经死亡,又像是酝酿无限的生机。
车子停下来,屋子里的人已经看到了。一个披着军大衣的中年男子开门走出来。杨娴跳下车子,扬一扬纤纤玉手,大声喊道:“爸爸,过年好。”
“是娴儿回来了?”杨长久瘸着一条右腿,走路一颠一颠的,让戚金看着就难受,一个身有残疾的父亲,难怪家里会这么贫穷。
在农村那样的环境里,身体健康才能拿得起农活,残疾人生活的比较艰难。
戚金打开后舱,把买来的礼物提下来,心里很是惴惴不安,大过年的登门,还是以杨娴男朋友的名义,不用说,这就是准女婿了,不知道杨家的人是否会满意。
不久之后,戚金就发现自己多虑了,崭新的路虎揽胜车子,给他的脸面增添了光彩,这样的车子,浪沟村只有一辆,属于养了三条渔船的村长家里的。是有钱人的象征。
杨长久摸不着头脑,女儿明明说不回来了,刚刚过了春节就回家,不是在京城打工吗?这个年轻人是谁?
他没理会杨娴的问好,看着戚金问道:“娴儿,这是谁啊?”
“叔叔好。”戚金赶紧鞠躬问好,自我介绍道:“我叫戚金,是杨娴的男朋友。”他现在也算是见多识广的人了,即使是第一次见到未来的岳父,也不怯场,大大方方见礼。
“哦,快进来吧,外面冷。”杨长久伸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