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特色(2 / 3)

加入书签

么办,那将会是一道很残忍的选题,失去任何一方,都将是阿兰心中一块永远的心病。

午餐并不是很正规,以烧烤为主,有正宗的新疆肉串,更多的是镇江的海鲜。海鲜同样能做烧烤的食料。

知道戚金是南方人,张华山考虑的很周到,急忙招呼戚金:“阿金兄弟,快过来,钓鱼很上瘾啊,咱们来这里可不是钓鱼的,就是联络一下兄弟感情,我跟你说啊,这天大地大,没有兄弟的感情大,咱们喝酒谈心才是最主要的,钓鱼就是一个点缀而已。”

“华哥,你真是太客气了,昨天让华哥破费,今天这场面一定又花费不少,感激,感激。”戚金拱拱手说道。

“真兄弟不必说客气话,今天咱们一醉方休。”

有了小木片帮助作弊,戚金倒不不担心喝酒的问题,当下笑道:“华哥,今天一切听你的,怎么安排的,跟兄弟说说。”

“哈哈……”张华山拍打着戚金的肩膀,说道:“阿金兄弟,真是爽快人,哥哥确实有事求你。”

“这么客气啊?我不太习惯。”戚金的心里明白,张华山能这么郑重提起‘求你’两个字,接下来谈到的事不会那么简单。

“坐下,都坐下。”张华山很热情,招呼众人坐在桌子的四周。

午餐安排的很好,一共是三个十平方的遮阳棚,每一个遮阳棚下面放了一张桌子。能坐下十个人,展放一圈凳子,二十个人也能坐得下来,不过,坐在遮阳棚边缘的人会受罪一点,随着阳光的转移,可能会晒着某个人。

中心点在张华山的这一桌,在座的都是男人,也都是很有分量的社会大哥。戚金对这些人算是熟悉,昨天在安东的时候就见过。

女人在另外一桌,剩下一桌给辛辛苦苦的工作人员。

大家团团坐下来之后,开始吃东西,相互之间敬酒。镇江这边的食物跟戚金的家乡有一些差别,镇江的海鲜是戚金从来没见到过的。

在杨娴的家里他吃过一些海鲜,但是张华山的安排又有所不同,经过张华山的讲解,戚金知道了海螺和香螺不一样的地方。大的海螺一个足足有一斤重,这种海鲜生吃味道最是鲜美,砸开外壳,用刀子切开海螺,成为不到一毫米的切片。

这切片蘸着海鲜酱油和辣根吃,一股子麻辣气息直冲鼻子,忍住这一股刺激的味道,带来的是身心舒畅的快感,海螺肉质鲜美,吃下去像是没吃东西一样,但是,美味不可多用,再好的海鲜也不能无休止吃下去。

还有蚬子和鱼翅,都是肉质鲜美的食物。杨娴就是本地人,不会不知道海鲜的特点,但是杨娴在遇到戚金之前,一直生活在比较贫困的环境中,她能接触到的海鲜种类相同,但是个头却小了很多。越大海鲜越好吃,有新鲜的味道。

因此,戚金在杨娴的家里还没见到这么顶级的海鲜,主要是海鲜的个头大,做食料的空间变得大了,本质上倒是没有区别。现在的杨娴不同以前,她凭着巨大的资金也能搞的来这样的海鲜,不过,顶级海鲜的价格是普通人见识不到的。

杨娴的家庭属于一夜暴富的那种人,他们接触到的层次跟张华山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从桌面上摆着的海鲜等级就能看得出来。张华山这一次的安排煞费苦心。也让戚金大开眼界,才知道镇江食料的丰富多彩。

冲着当地这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食料,戚金也爱上镇江这个地方,满足他的口腹之欲。

酒水也是很不错的五粮液,正宗的国产名酒。

举着酒杯,张华山说道:“一碗米饭的价值有多大?来一个家庭主妇,煮一碗米饭,不过才一两元而已,换一个裹粽子的,加工一下,卖到了三四元钱,这是小商人的做法,在社会上的人数更多,再换一个企业家,经过发酵、酿造,制造出美酒来,一瓶酒卖二三十元,来一个有秘方的酿酒师,一瓶酒能卖出去二三百元,这人生就像是一碗米,如何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就看你走上一条什么路了。”

“说得好。”大家一起鼓掌,不禁为张华山的理论叫好。其实,这个说法不是张华山创造发明的,而是来自于别人的创意,张华山拿来用用而已。

在戚金看来,就是哗众取宠的一种手段,看似漂亮,其中的营养成分一点没有。试想一下,这个社会里谁是家庭主妇,谁是小商人,谁是企业家,不是想做就能做成的。

就是有人想做企业家,也避免不了被张华山这样的人插、进去一脚,还有个别政府的工作人员横加刁难,这些都需要企业家出来摆平。

单单是平定各种刁难,就需要有背景的人出面。作为张华山之流的混社会的人,怎么可能了解做企业家的痛苦呢?不说别人,眼前的杨娴就是一个例子,她有大笔的资金,还是镇江的本地人,她的父亲杨长久也曾经是社会人,晓得人情世故。

但是凭着杨娴的社会人脉还无法顺利开展海洋养殖业,必须有张华山这样的人在后面说句话,才能赶走无数的宵小之徒,要不然的话,杨娴的资金再多百倍,养殖场也不会顺利开展下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