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燕雀埋枯冢,鸿鹄翱九天(1 / 2)

加入书签

纪年沉默,西凉之乱其实远不止明面上这么简单。西凉四州自古便是战乱之地,没有片刻安宁,而大周皇朝的分裂更是使西北大匈帝国猖獗日盛,于是与其毗邻的西凉便是首当其冲。凉王李遂之祖上李渠本是忠勇之悍将,大周初立也曾立下汗马功劳,与当时的一字并肩王,燕王萧鼎同为开国元勋,周太祖分天下百州而治,划三辅以西金州、武州、凉州、掖州四州之地为西凉,凉王李渠治之。

与燕王不同,凉王子嗣数代可谓是平庸之极,而到了李遂这一世,正值大周分裂,燕王萧震自立北燕王雄踞燕地震慑天下,大周初定而大匈蠢蠢欲动,有心无力而生性懦弱的李遂擅自割地于大匈帝国,换来了数年西凉平静,然人心不足蛇吞象,有着巨大野心的大匈怎甘心止步于此,近年来凉州大乱民不聊生于是不可避免。而乱世之下战火蔓延,必然少不了英雄辈出,宵小横行,而李遂无能治理无方,是以凉州此时的现状可谓龙蛇混杂。

良久,纪年终于浮现笑颜,故作轻松道:“也是,你小子比你老爹可还要阴险狡诈的多了,这头脑与天赋,也许只有去了西凉这种地方,才能混得风生水起,总好过我无所事事,只能留在燕都坐吃等死,估计啊,连老魏的成就我都望尘莫及了。嘿嘿,不知道老魏会不会揍我这个败家子。”

陈孝辅盯着纪年看了半响,一个白眼飞了过去,轻声道:“就你这家伙,无所事事?你把当年带我们折腾的那股子劲拿出来,你能把这天下搅得天翻地覆,如果说这么一点小困难就能把你魏纪年困住了,那就当我看走了眼,这十几年也白当你是兄长了,我想瑾年他们也是这么想的。”

纪年先是大笑,继而一愣,反应了片刻,结巴道:”你小子说什么,兄长?哈哈,亏你陈大公子识货,那这兄长小爷我也是当到底了,哈哈。”

陈孝辅沉默半响,抬起了头遥望着北国风光,眸中熠熠生辉,喃喃道:“放手去做,不要有任何顾忌,你还有我们,还有整个北燕。”

纪年轻笑:“好。”

从小青梅竹马五人,陈孝辅胸怀大志,即将前往西凉成就人屠之名;萧瑾年早已南下,为扛起北燕大梁而做着准备;徐彦儒,这么一个儒雅的名字,却是天生武痴,此时正马踏辽东,经历着血与火;五人当中的小妹李凌雪更是天赋异禀,武当问道,寻求长生,如今只有自己一人还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纪年思索间轻声苦笑,缓缓摇头。

陈孝辅看了看纪年,继而转头轻语:“现今你有什么打算。”

纪年笑了笑,抽了抽冻得通红的鼻子,苦笑道:“我能有什么打算,老魏似乎有什么安排,大姐却说带我去天府书院解决体质问题,但我却只想继续回到卢龙塞。我觉得我还是喜欢沙场对决那种长刀入肉的快感,王旗招展时的心潮澎湃、战鼓擂雷动时的荡气回肠,都令我无法割舍。其实经了大家伙这十多年的努力,我心里明白这身体多半是好不了了,实在不想再过多的浪费时间和精力了。

陈孝辅面无表情,只是缓缓开口道:“不论你做什么,大家都支持你。”

夕阳西下,傍晚的燕都像是陷入沉睡的巨兽,天色已然灰暗,两少年起身道别,各自离去,等待着他们的明天又会怎样。

纪年回府,早有一位年过半百的老者迎了上来,他的背很驼,显得很矮,只到纪年的肩膀,须发皆已花白,走的一步三摇踉踉跄跄,露着风的嘴却是咧开笑着,混浊的双眼不住的放光,满脸惊喜道:“公子,你回来啦?”

纪年停下脚步笑了笑,轻声道:“老庞,这么冷的天你不在屋里烤炉子出来做什么,不会在这里等了我一天吧。”

老庞咧嘴笑了笑,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道:“老奴等了公子三个时辰,喝了六壶酒,嘿嘿。”

纪年哈哈一笑,开怀道:“还能喝吗,再陪我喝几杯?”

老庞眯着眼睛笑了:“好。”

自纪年记事起,老庞便一直在身旁陪伴,待她如亲子一般,纪年不知道他是否有家室家人,不知他来自何处,就只是懂事起就在了。他总是腰间悬着酒壶,有些为老不尊,有些神秘。在纪年的印象中,或许老庞也是一位修行者,只是从未见过他出手,但老庞越是不出手纪年越是觉得他就是一位神秘莫测的高手。

纪年房中,一老一少看起来极为享受的蹲在暖炉旁,老庞有自己的酒葫芦,纪年便又拿了壶酒,对嘴灌,热气腾腾的暖炉,灼心一般的烈酒,只是几口下肚,纪年便觉得连脚趾头都是暖洋洋的。

老庞瞥了一眼纪年眉心,又看了眼巨大的剑匣,咧嘴笑着漫不经心道:“公子眉心是何物?这大匣子又是何物件,怎得这般巨大。”

纪年愣了,下意识的摸了摸眉心,心道陈孝辅说的难道是真的?急忙起身立于铜镜前,纪年眉毛挑了挑,抽了抽鼻子,嘴唇抽搐着,似笑非笑。眉心处,一道竖着的猩红印记清晰可见,十分深刻,却没有任何不妥,跟皮肤紧密契合,又或者说本就是皮肤。

纪年抬手抚摸,眼中有些疑惑又有一丝明悟,回想御都大街的神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