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初遇山贼(1 / 2)

加入书签

王富贵一路咕噜咕噜滚下了山丘,脑子一阵天旋地转头晕目眩,王富贵灰头土脸的爬起身来,捡过一旁的行李,拍了拍灰,这才抬头看向山腰之上的巨大青石上的黑虎二爷,黑虎二爷依旧是一副慵懒模样横卧在青石上。

“二爷,小爷这就去闯荡江湖了,好男儿当志在四方,行侠仗义锄强扶弱,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最重要的是纵横周天,一会天下高手。”

二爷稍微动动爪子,掏了掏耳朵,自顾自地又低伏下去,一副半睡半醒的模样,一点没有丛林之王山中巨虎的威风霸气。

王富贵也不把二爷的反应当回事儿,知道二爷的一番好意就成了,赐艺之恩,王富贵心里牢记,日后若是发达,必定会百倍偿还回来,但若是小命呜呼,那也就只能一切休提了,说的再多也得先有命在。

王富贵看清道路,就往着山外而去,王富贵也没有一个清晰地目标,闲暇时也听猛虎道长说过,行万里路,食百样米,这样才能积累武道见识,日后方可有机会见识那巅峰的风景。

南疆一带多山多水,山间沟壑夹杂,常有时令河流,且此间居民也都是性凶狠,一言不合,就拔刀生死相向。蛮夷和当地百姓也常有私下交流,南疆之地就成了鱼龙混杂的地方,有六扇门也有朝廷谍子当地势力蛮夷内奸不一而足。

王富贵就打算一路慢悠悠地赶路,一路行侠仗义,先把自家的名号给打出来,然后有了名号,在江湖上算是一号人物之时再去那些繁华之地,见识见识豪侠义士的大好风光。

王富贵背后的包裹里也有着一卷《诸天道志》比取自落霞山的那本好的多,里面记载了大量的各地山川地势江河走向、历史风流人物、世家大族名门等等一系列的信息,里面还记载着那些上古武道天人以及各宗各派的一些秘事,王富贵是看得是手不释卷。

山路极为难走,更何况是南疆的十万大山,九无他人途径之地,野草丛生,枯枝遍地,碎石塞路。王富贵虽然是一个四品高手,一副身板比之扬州城之时好上了许多,但也毕竟不到天人之境,无法横空虚渡,一座山一座山的走过来,没有一两个月,这座十万大山王富贵也出不去。

行走在山里,王富贵每日还是雷打不动的练功刷枪,至于夜里就在揣摩二爷交给自己的那一套神秘呼吸法,至于他的功效,一直也没有机会尝试,王富贵也不知道是不是像二爷说的那般牛气,但是想到二爷一身武力,王富贵也稍微有了一点信心。

王富贵原本对于那帮读书人是嗤之以鼻的,读过几本书,就敢号称了天下芸芸众生了,一开口就是天下社稷的,王富贵对于这类读书人,听兰桂坊里的一个管事说过,这叫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所以顺带着,王富贵也不爱看书,只是耐不住自己记性不差,竟也把字识的差不多了,每日烦躁的登山爬山跋山涉水,南疆十万大山确实是极为不错,古木参天,猿飞鹿走,奇花异草,满目盛景数不胜数,可是再美的风景若是看了一连几个月,也迟早会看腻了,王富贵这个时候心里不知骂了多少次猛虎道长,都有些怀疑是不是故意指错路,害自己多走些冤枉路。只是走到现在,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走下去了。

所以这些日子里,王富贵翻来覆去地看着背上包裹里的《诸天道志》,将自己感兴趣一页一页慢慢地看完,这才缓慢度过十几日,看完之后,一人独行实在是有些寂寥,王富贵就耐着性子将那些自己不感兴趣的部分也拿出来细细地看着。

道家那位划分出境界阶段的高人曾留下一段小篇文章,可惜的是,王富贵手里的这一卷《诸天道志》只是记载了一部分而已,当然王富贵也不会知道就算是只记载了一点也足以令江湖震惊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有名天地之始;无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这篇让老头儿极为推崇的短篇,据说是阐述了大道,也正是因为这样,道家才成了这几千年来的武道魁首。

王富贵也是读了又读,可惜的是王富贵在这里面也没读出什么来,并没有像老头儿一样每次读到都是一副摇头晃脑受益匪浅的模样,王富贵只知道手里的一杆长枪才是正儿八经的,若是心头不畅,一枪扎去,还管他道不道的,惹了小爷就拿命来偿,一副天经地义的模样,至于老头儿说的探索天道,以求飞升,现在还离着自己十万八千里远,就不费这心思去想了。

王富贵在山里野人一般,一头长发披肩,稍微用着细藤缚在身后,身上也早已换上了巨狼皮做成的小皮袍和狼皮裤,提着长枪,远远看去着实有些像山里走出来的未开化野人。索性这一路还没遇见过旁人。

慢慢入了秋,山里的也慢慢地多了一些要贴秋膘的猛禽巨兽,王富贵亲眼见到有高达一丈的皮糙肉厚月亮心黑熊,一掌拍在大树上,大树应声而断。并且在追赶着猎物的时候,虽然看着臃肿笨拙,但是速度却和其臃肿身子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