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1 / 2)
“崩!”只听一声弓弦轻响,树枝上的那只威风凛凛的野山鸡,一头从树上栽了下来。只来得及发出一声短促的惨叫,就再没了声息,身上那只箭,还在微微抖动。
树下的灌木丛中传来一阵“哗哗啦啦”的轻响。只见一名十七八岁,扎着长长马尾辫的清秀女孩跳了出来,一手拎着一张反曲弓,一手提起这只野山鸡掂了掂,也不顾满头的树叶碎屑,笑得眼睛都弯成了月牙,喜笑颜开的自语道:“哇,好肥啊!这下有口福了。”
片刻之后,灌木丛旁的一小块空地上已经是炊烟袅袅。
用树枝搭好的简易烤架,下面柴火燃烧正旺,上面用一根树枝并排穿着野鸡和刚从小河里钓上来的野鱼。
野鸡被烤的通体金黄,烤鱼也在滋滋滴油,鸡与鱼的热气和柴火的青烟在小河边氤氲蒸腾,空气中弥漫着让人垂涎的香甜,
“再放点辣椒就更好了!”
这名女孩轻轻翻转了一下烤枝,眼睛里露出垂涎之色,忙从随身带的大包里翻出调料盒,找出辣椒瓶,细细点撒在鸡和鱼上。
顿时,那夺人馋虫的香气喷薄而出,让人顿时食指大动,即便满汉全席摆在眼前,也不及面前食物的半分。
这名女孩搓了搓手,用脚踩灭火堆,开始享用起美食。从焦酥的外皮,到爽滑的肉质,她细细品味着大自然的馈赠。
不消一会,这名女孩就捧着肚子躺在地上,撑得哼哼唧唧,脸上却是一副极其满足的神情。
话说这名女孩,名叫沈小西,自幼聪明过人,连连跳级,14岁便考入了北京华清大学的特招少年班,今年刚过18岁生日,便已是北京华清大学研二的学生了。家中原本乃是著名的中医世家,祖上可是出过多名御医的,爷爷也是闻名天下的杏林高手。可惜的是,到她爸爸这一辈,不知为何却再也不愿意学那枯燥难懂的医学,却偏偏对美食情有独钟,硬是改行做厨师。
说来也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真正喜欢,才能全身心的投入,沈小西的爸爸带着她妈妈,不顾爷爷的反对,一心扑在了厨艺上,短短几年时间,居然把一个小吃摊干到了一个红红火火的酒楼,取名“天下客”。
要说在北京,各大酒楼饭店是不计其数,但是一提到“天下客”,全北京的人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啊!每天只要一到饭时,在“天下客”排队等号的人是络绎不绝,在中国这个美食大国,足矣可见这里的食物是多么的诱人。
爷爷原本也是和爸爸在怄气,后来见到儿子也算出息了,心中也就默许了,只道儿孙自有儿孙福吧,且随他去了。只是在平日里,对自己聪明好学的小孙女却是更加上紧了,时时把沈小西带着身边,手把手教着。那么多年来,倒是让沈小西耳濡目染的很是了解一些医学知识呢。
沈小西应该是属于高智商一族,对什么都是一学就会,在她爸看来枯燥无味的医学,被她烂熟于心。可偏偏这沈小西也和她爸一样——又犟又倔,不愿意继承家族的医学传统,本科报考时,非要去学工科,等到考研的时候又自作主张的改成了生物。老爷子倒也见怪不怪了,反正她爸就这样,只要她自己喜欢,能干好就行。
这沈小西也算是兴趣广泛一族,不仅学习一流,业余生活也是无比的丰富多彩:瑜伽、舞蹈、声乐、绘画、射击……十岁那年,因为迷上了武术,还专门去舅舅的野战军部队很是刻苦训练了几个月,此后一直勤练不辍,如此寒来暑往几年,倒是练出了一副好身手,等闲几个男子都不是她的对手。
当然,平日里的最爱还是在老爸的酒楼帮帮忙,她对厨艺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有时老爸甚至都想让她毕业后帮厨,这孩子天生就是一个厨仙儿啊!可人家沈小西却不理老爸这一套,自顾自的到处跑颠着。
这不,最近又迷上了户外运动、野外探险什么的。今天人家只身一人,带着她装满吃喝住用的无敌装备,来到了北京的郊外清峰峡,说是要体验露营生活,顺便夜观猎户座三年一次的流星雨。
这野味也吃了,眼见着天色渐渐变暗,沈小西一步一步的登上了清峰峡的山顶。
这里视野开阔,今天又是个晴朗的夜晚,这金秋十月的天气不冷不热的,对观测流星雨来说,绝对是天时配地利。
“这么好的天气连望远镜都省了!”沈小西自言自语道。她望着深邃的夜空,一轮弯月,带着残缺的美好。她哼着悠扬的小调,在山顶感受着晚来的微微山风,想着此时的爸妈还在酒楼忙碌,爷爷戴着老花镜在灯下安安静静的看报,家里那只不知疲惫的狗永远都在这跑跑那窜窜,见了人就拼命摇尾巴……
一想到这些,沈小西不禁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心想:我这是怎么了,跟过电影似的,家人的情景仿佛历历在目,爷爷说要离开的人才会有这样的全景式的回顾呀,难道我要离开这个世界了?
呀!怎么会有这样乱七八糟的想法?!
沈小西用力的摇了摇脑袋,想让自己赶快回过神来。她低头看了一眼手表,心里嘀咕着:“差一点错过了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