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 / 4)
贾政见贾母不说话,有些奇怪,便道:“老太太?”
贾母摸摸袖子里的佛珠,不答,转头问道:“这些日子以来,林家当真就没有人过来么?”
贾政立即摇摇头,刚想发表一下长篇大论,说明一下他对林家姐弟的愤慨,就听见贾赦道:“老太太,无论是外甥还是外甥女儿这些日子都是一团忙乱。毕竟妹夫是她们的父亲,又是她们的依靠,她们怎么会不紧张?这些日子,她们虽然没有过来,可是听说了老太太身体不适之后,不也送了上等的人参过来么?”
“人参?”
鸳鸯立即猜到了贾赦的想法。虽然她看不上贾宝玉这个小屁孩。可是她对贾琏还是非常上心的,立即接口道:“是啊,老太太,这些日子老太太用的参都是林姑娘送来的。”
贾母微微叹息一声,道:“林丫头啊。难得她还记得我这个外祖母。林丫头在家里可都还好?”
鸳鸯道:“这些日子,二姑娘在老太太跟前伺疾,没有去林姑娘家里上学,倒是四姑娘一次不落地去了。听四姑娘说,这些日子以来,林家为了林大人的事情。都快翻天了。林大姑娘也好林姑娘也好,都用了素斋,每天还在佛前跪好久的经。为林大人祈求平安。林大姑娘还望江南派了好多好多的人手,去找林大人的下落。这次林大人平安无事的消息一传来,林大姑娘一下子支撑不住,就倒下了。家里上上下下,靠着林姑娘一个勉力支撑。也难为林姑娘一个。又要打理家事,又要往来应酬,还要照顾姐姐和弟弟们,也着实没有空闲呢。”
贾母道:“是这样么?”
贾赦道:“是啊,老太太。也难为外甥女儿小小年纪居然应对周全。不过外甥女儿一直都是个体弱的,我听了消息以后。就担心外甥女儿就跟她姐姐一样,生生地累坏了身子。”
贾母道:“正是这话。不过如今这府里也离不得老二家的。这样,你让凤丫头去一趟。看看能不能搭把手。至少把这些日子的事情给支应过去。”
贾赦一愣。他没有想到贾母会这样异想天开。
没错,之前他跟鸳鸯说的那些话都是他们编出来安慰贾母的。林家的确送来的药材,可是林家的人对贾家的感觉可不好。对自己大房这边还好些,至少林家姐妹认为自己是不知情的,所以对自己也好。对自己的儿女也好,都是留了几分情面。可是对这个荣国府、对二房的人,林家就没有什么好印象了。就像这药材也一样,是送到自己拿出别院,然后由别院的人送过来的,根本就不是送到这荣国府里。从这上面就可以明白林家的态度了。
这样的情况下,林家还会让贾家的儿媳妇儿接手家事?
不可能。
不过,除了先应承下来,贾赦没有别的办法。
贾母又道:“我原看着林大丫头是个结实的,却没有想到她会这样不中用,那副身子骨还没有林丫头来得好呢。如今还要林丫头照顾她。”
贾赦赔笑道:“老太太,其实这些日子以来也都亏了林大丫头呢。外头风风雨雨,都说妹夫在江南出事儿了,还有的人都把挽联也写好了。如果不是林大丫头一口咬定了自己的父亲没有事情,坚持生要见人死要见尸,只怕宫里都要给妹夫定谥号了呢。也亏得她小小年纪撑得住,还将好些奠仪都丢了出去,不然,这次妹夫就是回来了,也不大好。”
“还有这事儿?”
鸳鸯道:“是啊,老太太。听说有好些人家往林家送了挽联花圈什么的,都被林家人给打了出来了。林大姑娘还当众说自己的父亲好着呢,让那些人少来咒她们的父亲。据说当时正好在场的内侍大人都呆住了,好半天也没有反应过来。当今万岁听说了以后,也叹息了一声,压下了手里的折子。再后来,大家都对林姑老爷回来的事儿不抱希望了,就林大姑娘林姑娘硬撑着,还到处走动,说林姑老爷好着呢。不然,林姑老爷只怕真的要随葬孝陵了。”
贾母是知道林如海随葬孝陵的事儿的。这是太上皇给林家的恩典,也是对林如海的恩宠。谁叫林家又是双季稻又是红苕的呢?这些东西给林家带来的爵位也带来了名望的同时,皇家自然是要做出更多的表态的。就像当初的魏征,因为他的好名声,唐太宗就是再膈应他,也在自己的陵墓里给他留了一个位置。当然,魏征最后还是没能随葬。
可是林家不是根基浅薄的魏家,林如海也不是魏征。至少林如海没有失过民心,也没有失去过皇家的恩宠。
也正是因为林家姐妹的坚持,不然,朝廷的旨意一下,认定了她们的父亲已经死了,给林如海定了谥号。那么林如海就是不死也得死了。
“那现在朝廷对林如海是如何安排的?”
贾赦马上就道:“朝廷已经下了明旨,让妹夫再领一任江南省承宣布政使,坐镇江南的同时,也好好地查一查那些盐商。”
贾母一愣,道:“怎么,这事儿怎么是你们妹夫负责的?”
贾赦道:“老太太,江南不比别的地方,天下赋税有三成出自江南,如果江南乱了,朝廷也不会好受的。而且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