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回家(1 / 3)
薛宝钗终究是薛宝钗,即便是有过迟疑,但是自己想要的东西什么,她绝对不会弄错。这一点上来说,她跟林家姐妹的确很像。不同的是,林家姐妹的比较高,所以不需要自己汲汲营营,用尽全部的心力和智慧去争取,而薛宝钗的太低,她想要什么,都要付出比别人多得多的努力。
不过,薛宝钗的身上到底流着王家的血,也继承了王家人的毛病,远见不够、自私自利,常常明着是帮助别人,其实是损人不利己。
这次也一样。
在贾宝玉那里坐了半天,薛宝钗突然发现自己之前向李纨请教的似乎有些不妥当,便直接回去了。晚上,坐在灯下,薛宝钗难掩心跳。不安就像无法散去的乌云,不详的预感始终萦绕在周围,没有散去。这个感觉非常糟糕。薛宝钗进京以后,坏事就一件跟着一件,就是有好事儿,也轮不到她们薛家。薛宝钗如今都有些杯弓蛇影了。
以前,仅仅是不安,她薛宝钗就那样倒霉,现在这心惊肉跳的样子,那岂不是说事情会糟糕到她无法承受的地步?
薛宝钗知道,如果事情真的是那样的话,向李纨求助根本就不能解决问题,就是这荣国府,落井下石,顺势鲸吞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唯一有可能帮助她的,也只有林家。林黛玉是个心软的,林招娣又是极为傲气的,不会稀罕她们薛家的这一点子东西。
林家要比这荣国府的任何一个人都要可靠。
薛宝钗终于提笔,写了一封信,连夜送到了林家。
出乎意料的是,给她回信的人不是林招娣,而是林黛玉。
对于薛家的困境,林黛玉给出了两条建议。不过。也正是因为薛宝钗的身上流着薛家和王家的血,所以,她既不会轻易地放下手里的一切,也不会心甘情愿地跟别人分享自己手里的权力和金钱,更不会愿意便宜了外人。
在薛宝钗的心中,自己的堂兄弟薛蝌就是外人。
薛宝钗直接跳过了林黛玉让她抬举自己的家族里的男丁的提议,直接将目光转移到了后面一条。这不看还犹可,看完了,薛宝钗就一下子站了起来,晃了晃身子。又跌坐了下去。
招兄速归,闭门三年。
这八个大字沉甸甸地压在了薛宝钗的心上。
薛宝钗很清楚,自己母女二人没有被这荣国府扫地出门。跟自己是王夫人的外甥女的关系还在其次,更重要的是,她有一个高官的舅舅,王子腾。
舅舅是九省统制,一向甚得圣上宠爱。自己的哥哥薛蟠被释放了以后。也没有进京,而是直接去了自己的舅舅那里。林妹妹的信上居然让我尽快把哥哥叫回来,可是舅舅要出什么事情了么?
薛宝钗能够跟林黛玉并列,成为大观园里的双珠,固然是因为她的年纪略大些有关,更重要的是。她也是个极聪明的女子。雍容大度、沉静端庄,那是因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当事情终于轮到她的头上的时候,她也会有大祸临头、方寸大乱的一天。
按理说。王子腾是高官,薛蟠在他的身边应该是极为安全的。因为只要王子腾不倒,就一定会照顾好薛蟠,薛蟠自然也是极为安全的。虽然自己家跟盐商之家的关系不是很近,可是从这些日子冷眼看来。金陵四大家族的其余几家,跟甄家的关系可不浅。甄家又是那些盐商们的后盾。这次盐商们捅出了大纰漏,朝廷下令严查,甄家只怕会跟着浮出水面,就是这府里,一个不好也会栽下去。舅舅家自己也曾细察,该不会,跟那些盐商也有关系吧?
薛宝钗虽然不是非常清楚外面的事情,可也隐隐约约地感觉到了,王子腾从京营节度使升任九省统制其实是明升暗降,并不是一件好事。
看来这荣国府不能久住了。
薛宝钗瞒着薛姨妈,吩咐下面的人将自己家在京里的宅子收拾出来,又让人给薛蟠送信,说薛姨妈身体不适,让薛蟠快一点回来。
薛蟠是个孝顺的孩子,得到妹妹的信,还以为自己老娘出了什么事情呢,不顾王子腾的挽留,就急急忙忙、日夜兼程地回到了京里。
那天薛姨妈正在跟王夫人说话呢,听见外头的人通报,说她儿子薛蟠回来了,非常吃惊,赶紧出来迎接。才到二门边,就看见薛蟠一路小跑着进来了。大概是走得急,薛蟠头上勒着额头的布巾都松散开了,露出了下面刺字的一角。
见薛姨妈没事儿,薛蟠松了口气,只叫了一声“妈”,就软到在地上。慌得薛姨妈赶紧叫大夫。
少时,大夫过来一把脉,只说薛蟠路途奔波,累着了,好好休息两天就没有事情了。又开了方子。薛姨妈和薛宝钗这才放心,拿着厚厚的礼封谢了大夫,又让小丫头将汤药煎了,这才有空坐下来说话。
“好端端的,你哥哥怎么就回来了呢?”
薛姨妈有些糊涂。她根本就不知道这事儿啊。
薛宝钗见屋里没有别人,只得跟薛姨妈明说:“妈,是我把哥哥叫回来的。”
薛姨妈大吃一惊:“好端端的,你把你哥哥叫回来做什么?你哥哥是男子,我一个妇道人家总是管教不
↑返回顶部↑